周玉明
筆者聽課及自己上課后,總隱隱感到有些遺憾或不足,但一下子又無法用語言準確表達清楚。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醞釀,姑且將這些遺憾或不足稱之為“語文課堂教學之盲點”吧?,F(xiàn)把所收集到的這些盲點的幾種表現(xiàn)列舉如下.
一是不作筆記。據(jù)了解,絕大部分學生均沒有語文筆記本。這個現(xiàn)象十分驚人。而有些教師往往對此視而不見,他們似乎對學生“認真聽講”頗為滿足。詢問學生為何不準備筆記本不記筆記,他們大多輕描淡寫地回答“沒有必要”;如有興趣,隨便在書上記一點就行了。還有一些學生對此感到很奇怪,發(fā)出“學語文也要記筆記”的疑問。更有甚者,有些學生竟振振有詞的說,他們以前的老師從來沒有如此要求過。
二是貌似認真學習。教師在認真講課時常常被一些假象所迷惑,筆者把他們分成以下類型:第一,“埋頭苦干”型。一些學生把頭埋在課桌上面堆得高高的書下,似乎在默默地學習,其實在看小說、卡通書,玩手機,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或者趕做其他科作業(yè);等等。第二,“聚精會神”型。課堂上,個別學生坐姿端正,神情似乎很專注??梢患毧矗麄冇械哪樕下冻雒H坏纳袂?,表現(xiàn)出對遇到問題的疑惑與不解;有的頭腦一片空白,神情恍惚,其實已經(jīng)神游天外了。第三,“大叫聽懂”型。課堂上,常聽見有些教師不放心地問學生“聽懂了沒有”,學生馬上大聲喊“聽懂了”。其實,如果教師此時檢查,往往能發(fā)現(xiàn)學生并未弄懂,他們大喊,只不過是為了附和、敷衍老師。
三是做主觀題只看不寫。課堂上在進行現(xiàn)代文閱讀、古詩鑒賞、仿寫等一些主觀題型的訓練時,一些學生只是看看題目,稍作思考,就是不愿下筆。究其原因,他們或懶于下筆,或難于下筆,或羞于下筆,只等老師公布標準答案,自己抄正就行了。而有些教師對學生寫得如何不夠關注,只等時間一到便講答案。課后布置上述作業(yè),部分學生往往不做,如果附有答案,就直接復制答案應付老師。
四是部分教師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教師專注于在講臺上講課,卻沒有下去巡視學生,不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意狀態(tài)。學生是否認真聽課、記筆記,教師不知道。教學效果可想而知。有的教師重課本輕生活。只知道就課本教課本,甚至照本學科,不注重把鮮活的生活的泉水引入課堂,整個課堂氣氛沉悶,一潭死水,嚴重抑制了學生的學語文的積極性,使本來就飽受詬病的語文教學雪上加霜。
針對上述存在問題,結(jié)合具體實際,筆者認為應該采取下列措施加以解決。
首先,教師要高度重視作筆記的重要性。告訴學生“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一本好的筆記比教科書更有價值。不要認為書本上有,就不必去重新抄一遍。要認識到:書本上是分散的知識,只有抄到了筆記本上,把重點、難點、關鍵點抄下來,在以后的學習中才更容易回顧自己的學習,復習效率才能更高。這是許多高考語文狀元的經(jīng)驗之談,他們在這個方面做得很好,比如建立改錯本,把在課堂上,平時作業(yè)、考試中弄錯的問題系統(tǒng)歸納到改錯本上,多次復習,達到真正解決的目的。還要告訴學生記筆記的方法。有些學生不懂如何記筆記,不知道該記什么內(nèi)容。教師要告訴學生凡是老師板書在白板上的內(nèi)容,反復強調(diào)的內(nèi)容,所歸納的帶有方法、規(guī)律性的內(nèi)容,一定要及時完整地記下來。還要求學生每人需準備一本筆記本,以便長久地保存。對所作記筆記要分門別類整理好。教師要經(jīng)常檢查學生的筆記,及時督促他們堅持作好筆記,使之嘗到筆記的甜頭,從而養(yǎng)成作筆記的習慣。教師還要注重自己的素養(yǎng)提升,要牢固樹立素質(zhì)教育理念,更新教學方式,不斷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與教學方法,做一個具有較高教學素養(yǎng)、豐富教學經(jīng)驗、受學生歡迎的好老師。
其次,教師要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不要只顧自己如何講課,要經(jīng)常巡視行間,發(fā)現(xiàn)“貌似認真學習”的學生,要及時采取暗示、當面教育等方式制止他們,使他們不敢做與學習無關的事,真正認真聽課、作筆記,有效地學習。否則,就算你講得天花亂墜,到頭來也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什么也沒學到。對于“聚精會神”型的學生,教師可采取多講一遍、課后個別輔導等方式,幫助他們釋疑解惑。教師在課堂上可進行經(jīng)常性的檢測,讓學生當堂消化所學知識。
再次,教師要高度重視學生的動手能力的提高?,F(xiàn)代文閱讀、仿句等一些主觀題型的訓練屬于難點,學生做這些試題經(jīng)常失分,有些學生甚至不知如何下筆。因此,必須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訓練。要求學生一定要動手寫,告訴他們光想是沒有多大作用,只有寫出來才能真正反映完成的真實情況。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