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葉定
在我校倡導的高效課堂模式下,教師講授時間一般不能超過20分鐘,大半以上的時間需要回歸給學生。在課堂中,教師首先根據(jù)學情,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以團結(jié)共進小組為單位先進行獨立自主學習,再討論交流,形成統(tǒng)一意見后,小組代表進行展示,最后進行評價。在這一過程中,最為重要也是教師最難以駕馭的就是學生的展示。通過對問題結(jié)果的展示,體現(xiàn)了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甚至應用,鍛煉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鍛煉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等綜合素質(zhì)。但在高效課堂實施過程中學生展示環(huán)節(jié)往往會出現(xiàn)各種問題,達不到意想中的效果。下面我就高中生物高效課堂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模式下如何進行展示作簡單的探討。
一、 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需合理
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雖然不是學生展示的環(huán)節(jié),但是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展示的效果。
1. 教師的問題設計應緊扣課堂知識。
例如,學習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片段內(nèi)容時,我們可以讓學生小組討論辨析脫氧核苷酸、基因、DNA和染色體幾者之間的關系。這個問題的設置難度不大,但卻十分有利于學生對基因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 問題設計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有所區(qū)別。
每個團結(jié)共進小組中都有A、B、C三個不同層次的學生,他們的學習基礎、性格愛好等都各有不同。問題設計時,我們必須考慮這些學生的差異,因材施教,不能一概而論。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我們可以設置不同的問題,提出不一樣的學習要求,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兼顧并獲得成長和進步。比如第一題設置的問題相對難度較低,全體學生都能進行展示,則讓B或C層次的學生展示,而第二題難度相對較大,則讓A層次的學生進行展示。
3. 問題設計難度應合理形式要多樣。
比如在學習“通過激素調(diào)節(jié)”中有關激素的知識點時,我們可以讓一個學生抽取其中一個激素,然后描述它的成分和作用,另外一個學生則根據(jù)他的描述猜出激素的名稱和分泌的腺體及其要作用的靶細胞。而有些需要學生去識記的知識點,比如有氧呼吸的三個階段的反應,我們甚至不需要設置問題,直接就可以讓學生上講臺進行展示,通過學生自己動手落實,效果比老師反復的講解強調(diào)要好的多。
二、“展示”中的常見問題及對策
1. 教學中,由于學生基礎不同,展示效果不理想,其他學生還需要老師用大量時間進行講解,教學效率不高。
對策:針對不同層次學生設置問題難度,難度相對較低的絕大部分學生都能回答的讓B層次或C層次的學生來回答;難度相對高一點的,讓每組中A層次的學生來展示回答。同時平時要注重對學生展示進行訓練和引導,教會學生如何展示才能更高效。
2. 個別學生因性格內(nèi)向,缺乏自信,不敢面向其他同學,聲音比較小,展示時不能把結(jié)果展示清楚。
對策:對于這類學生,就算展示效果不是十分理想,也要為他勇于展示進行加分和語言的鼓勵,讓他不會因為展示效果不好而喪失自信。同時,在日常的教學和課后的交流中都要注意對其加以鼓勵,讓他們要敢于發(fā)言,積極展示,努力鍛煉自己的能力。
3. 展示時,經(jīng)常都是各組A層次的積極分子爭著表現(xiàn),而B、C層次的同學主動性和積極性都不夠。并且負責展示的同學在講解時,其他同學在下面注意力不集中,無所事事,根本就沒有參與進來。
對策:首先,設置問題需注意層次性,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有可探究后達成的目標任務去參與完成。其次,可由教師根據(jù)不同層次問題確定展示人選,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可能獲得展示機會。不必為追求課堂氣氛表面的熱烈,每次都讓學生代表主動展示。最后,需要讓學生明白,展示只是課堂教學的手段,并非目的。教師經(jīng)常要對展示效果進行驗證和反饋,比如甲組學生代表展示完后,可以讓乙組同學提出疑問或作出評價。這樣就可以讓全體學生都參與進來,而不會覺得其他同學展示和自己無關。
4. 課堂教學過程中,展示環(huán)節(jié)往往要占用很多時間,學生展示時又很難掌控,經(jīng)常會導致課堂教學任務無法完成。
對策:教師在設計展示問題時,要注意設計問題的必要性和典型性。學生自己很容易弄明白的問題不展示,學生展示了也很難弄明白的問題也不展示,相同內(nèi)容盡量不重復展示。每節(jié)課展示的問題不宜過多,展示的應該是能體現(xiàn)重點難點考點的問題,是能體現(xiàn)解題規(guī)律或方法的問題。另外,展示的方式也可多樣化。比如,小組討論時,先在小白板上進行板書,展示時直接出示小白板即可,這樣就省去了在黑板上板書的時間;比如可以利用多媒體電教平臺直接投影學生在練習本上的解答,等等。
責任編輯 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