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彬
(山西藝術職業(yè)學院,山西太原030001)
淺談高校青年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
張曉彬
(山西藝術職業(yè)學院,山西太原030001)
目前,高校思政課青年教師占多數,為提高高校思政課教學質量,應重視和加強高校青年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首先,應關愛思政課教師,讓他們獲得更多的尊重;其次,應調整重科研和社會服務、輕教書育人的管理制度,鼓勵青年思政課教師全身心投入教學工作;再次,重視對青年思政課教師的培養(yǎng),開展多元培訓,制定科學合理的考核制度;最后,要重視和加強對青年思政課教師的理想信念教育。
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課;隊伍建設
大學教師不僅要教書育人,更要立德樹人。高校青年思政課教師更是肩負著通過課堂教學和自身言傳身教,幫助學生樹立崇高理想信念和正確“三觀”的歷史責任。目前,高校青年教師人數比例已經高達全國高校教師總數的一半以上,其中,承擔思政課教學任務的又以年輕人居多。因此,重視和加強高校青年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是非常重要的。
當前,大多數青年思政課教師的理想信念正確堅定,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主流積極健康,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有的人只注重眼前利益,對教學工作缺乏責任心和奉獻精神,有的人理想信念模糊,有的人政治敏感性不強,認識能力處于多變的不穩(wěn)定階段,人格塑造和知識學習與技能掌握都有極大的提升空間。
因此,應加強對青年思政課教師的理想信念教育,一方面,積極探索靈活多樣的教育培訓機制,激發(fā)出青年思政課教師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的精神狀態(tài)。另一方面,青年教師也應通過讀書和學習不斷地完善自我,不散布不健康的言論,不參加不健康的團體活動,自覺抵制歪風邪氣。只有理解時代對自己的要求、國家對人才的要求,青年思政課教師才能在教學過程中把握好方向,與學生愉快溝通,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
有很多用人單位在接收大學畢業(yè)生時提出了德才兼?zhèn)涞挠萌艘?,但如何考察學生的“德”并無科學的標準法則,它比考察一個人的專業(yè)技術水平要難得多。因而,很多學生認為思政課不如其他技術類課程重要,即使平時不用功甚至不上課,只要考試前用用功還是能夠得到一個好分數的。這種認知使得不少學生、家長乃至學校都對思政課不夠重視,甚至連不少思政課教師自己對所從事的教學工作也不能完全認同。尤其在專業(yè)特色較強的高校,常常會發(fā)生思政課讓位于專業(yè)課的現象,和專業(yè)課相比,思政課的經費劃撥、資金投入、教師的外出培訓機會都會少一些。于是,無形中就形成了思政課不被重視、思政課教師不被尊重的環(huán)境氛圍,這對青年思政課教師的教學和成長都造成了不好的影響,使得有的青年思政課教師轉崗,有的兼職搞起了行政工作,教師隊伍很不穩(wěn)定,思政課教育目標難以實現。所以,積極營造一個關愛青年思政課教師的氛圍,讓他們獲得更多的尊重,對加強青年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非常重要。
為此,高校要重視和加強思政課的學科建設,劃撥出專項資金支持此項工作。要通過建章立制體現思政課本身和思政課教師的重要性,通過制度來進行保障;要創(chuàng)設機制使得思政課教師能夠分享學校的發(fā)展成果和榮譽,使他們感受到自己在學校發(fā)展中的作用,激發(fā)他們勇于為學校發(fā)展努力拼搏的熱情,建立起職業(yè)自信和自我認同;要積極營造尊重思政課教師的良好氛圍,讓思政課教師充分發(fā)揮專長,在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過程中能夠以自身淵博的知識、良好的理論素養(yǎng)、高尚的道德情操給予學生正能量,從而獲得學生的尊重,增強教師內心對教書育人的榮譽感和使命感,也以此喚起全社會對思政課的重視和對思政課教師的敬仰。廣大青年思政課教師正處于需要資源和幫助的特殊時期,也處于事業(yè)發(fā)展的初期階段,高校要關愛青年思政課教師的現實生活,通過建立完善利益機制,保障青年思政課教師的福利待遇,為他們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困難,使他們能夠安心工作。只有讓教師在工作中充分體會到公平、快樂、自信和幸福,才能使他們擁有感化學生的動力和能量,從而鼓勵學生為實現崇高理想去努力去奮斗。
大學的根本任務就是為我們國家、為社會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各類人才。英國教育家紐曼認為,大學的使命是培養(yǎng)獨立人格、高尚情操和強烈責任感的人。作為一名教師,第一責任當為教書育人,優(yōu)秀的教師一定是對教學工作充滿熱情的。所以,加強青年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必須要鼓勵其鉆研教學、愛上教學并全力以赴投入到教學中去。
對目前諸多高校的教師考核制度、職稱評審制度、經費等資源分配制度進行分析不難發(fā)現,普遍存在著重科研成果的量化考核而輕教學效果的傾向。重科研成果硬指標量化考核,再加上個人生活學習方面的困難,使得不少青年教師身心俱疲,無法全身心投入教學工作。對學生的部分考核制度缺乏客觀性和科學性,導致一些教師對學生放松要求,甚至迎合學生的需要,助長了歪風邪氣,這樣,教師難以受到學生的愛戴,也就無法獲得教書育人的幸福感。近年來,在教師職稱評審中,不少高校已經開始重視課堂教學,但由于增添了科研創(chuàng)新和社會服務等方面的指標要求,很多教師幾乎沒有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課堂教學中。這些都會導致青年思政課教師隊伍素質整體下降。所以,要建立健全充滿生機活力的教學運行機制,使青年思政課教師全身心投入教學,對優(yōu)秀教師還要給予必要的物質獎勵,起到利益激勵的導向作用。有的青年教師并不是師范類院校畢業(yè)的,教學經驗欠缺,對其應該加強崗位技能培訓,不斷提高青年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要請治學嚴謹、教學和科研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對青年教師進行指導,積極培養(yǎng)青年教師并幫助其熟悉思政理論課教學的基本環(huán)節(jié),使之盡快勝任日常教學工作。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青年教師教學觀摩活動,在青年教師中組織講課比賽和教學質量考評,讓大家相互學習、共同進步,促進整個教師隊伍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
雖然中央一再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但部分高校對思政工作還是不夠重視。尤其是部分高校不重視對青年教師隊伍的培養(yǎng),招聘青年教師的門檻一年比一年高,不僅要求學歷最低是碩士或博士,還要求具有教師資格證,這無疑增加了青年學生進入高校的難度,不利于青年教師隊伍建設。在管理制度方面不少高校也缺乏對人才梯隊的合理組織與培養(yǎng)的政策保障,同樣制約著高校青年思政課教師隊伍素質的提高。
定期的培訓和考核,的確對思想政治理論課青年教師隊伍建設大有裨益。教師外出參加培訓,可以與擁有不同學習工作背景的人才相互交流,豐富知識,開闊眼界,鍛煉思維。因此,應鼓勵青年教師外出深造,支持他們外出學習交流,鼓勵創(chuàng)新,做到人盡其才。應完善和改進青年教師考核制度,在評價范圍方面,要注意評價的全面性和整體性;在評價方法方面,要注意定量與定性的結合,重視對教師教學過程和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在考核內容方面,要突出考察青年教師是否有開拓進取精神;考核方法要科學,既堅持原則又靈活運用。
對教師的培養(yǎng)要注重隊伍的可持續(xù)性和工作的前瞻性,除了關注學科帶頭人以外,還要重視青年教師隊伍建設,大膽培養(yǎng)和啟用中青年教師,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隊伍結構更加合理。
責任編輯 文丁
G451
A
1009-1203(2015)06-0119-02
2015-10-16
張曉彬(1975-),女,山西代縣人,山西藝術職業(yè)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