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棟國
摘 要:近幾年來,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全面推進,在整體語文教學中改革中,嘗試了幾種作文教學改革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現(xiàn)在就作文寫作指導提出自己的幾點建議。
關(guān)鍵詞:初中作文;教學策略;寫作指導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3-340-01
一、改作前指導為作前不指導
我認為:無的放矢的作前指導是沒有多大價值的。在學生的思路未確定之前,教師的指導很難掌握分寸。指導得太籠統(tǒng),師生之間沒有心理上和感情上的交流與共鳴,學生有隔靴搔癢之感,寫作時依然是四顧茫然,無話可說;指導得太具體,教師又會替代學生的思想,抑制學生的聰明才智,磋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炮制出一些內(nèi)容相近,結(jié)構(gòu)雷同的文章來;況且學生上考場又靠誰來指導呢?有鑒于此,我在布置作文之后,只幫助學生審題,而不做指導,不提供素材,不協(xié)調(diào)構(gòu)思,不供給詞語,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學生的主動性容易得到發(fā)揮,同時,學生寫作中帶有傾向的問題也容易充分暴露出來,為教師的講評提供放矢之后,有利于教師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提高認識能力和表達能力。
二、變教師修改的“獨家經(jīng)營”方式,為學生互改自改、師生共改等“多種經(jīng)營”。
1、在學生修改之前先教給修改方法。提倡學生自改互改,但光布置學生修改,不教給學生修改的方法,那就是毫無用處的,我在修改時,首先把一篇習作發(fā)給學生,讓學生分組討論、修改這篇文章,然后,再和學生一起對照原文進行修改,從提綱的擬定到錯別字的改正,從詞語的選用到段落的調(diào)整,從修改標記方法到眉批、總批的寫法、評分標準等都教給學生,這樣學生在修改時就有了一個可仿之模,可借之鑒??窟@個模、這個鑒就可以修改了。
2、在修改時,采取學生背對背互改、面對面互改、學生自改、師生共改、教師修改等多種形式,逐步由教師改帶師生共改、互改向?qū)W生自改過度。但在自改時還要穿插采用其它形式,這樣,學生就會既無乏味之感,又能始終保持一定的興趣。
3、寫評改后記。評改后記的主要內(nèi)容是對評改的看法。學生的評改后,我要一篇一篇細看,對一些爭議較大的問題,還應該反復斟酌,予以答復。有些問題,還要整理出來,放在班上進行討論。這樣做,學生在作文時就比較認真,修改時也很負責任。
三、指導學生給自己作文寫后記。
在學生習作修改之后,再指導學生寫作文后記,我認為是一種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好方法。學生寫了、改了以后,對問題的認識還停留在感性上,對作文得失的認識還不夠條理,寫作文后記使學生的認識由感性到理性化的一個過程。經(jīng)過作文后記的寫作,學生對自己文章的得失,對別人文章的優(yōu)缺點就會有一個較為明晰的認識,就會在重做時揚長避短,去粗取精。寫出較好的文章來。在指導寫作文后記時,我注意了以下幾點:
1、讓學生明確寫什么。我一般是在黑板上出一些題目讓學生按題目去寫。如:寫作前是如何構(gòu)思的?寫作時態(tài)度是否端正?修改時發(fā)現(xiàn)了別人文章中的哪些優(yōu)點?自己的文章還有哪些不足之處?怎樣改正等等,有了這些題目,學生就明確了后記寫什么了。
2、啟發(fā)學生質(zhì)疑設問,寫入后記,如對評語的認識,對修改有什么不同意見等寫入后記,請老師評論是非,這樣一來,大多數(shù)學生能夠在后記中質(zhì)疑設問,評改中的問題也能充分暴露出來,教師能掌握到更全面更豐富的材料,學生的智力也得到了開發(fā)。
四、講評、引導。
學生通過作文、修改、寫后記之后對本次作文從立意到選材,從布局謀篇到遣詞造句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認識,這時講評,確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對那些學生已經(jīng)認識的問題就無須再講了,學生后記中發(fā)現(xiàn)并找出解決方法的問題也無需羅嗦了,只要學生尚未認識或認識尚淺的問題稍作講解評析,學生就會“心有靈犀一點通”。這時,我再把寫得好的習作讀給大家,有時還從刊物上找?guī)灼段耐扑]給學生看。這樣一來,學生就會對照范文進一步發(fā)現(xiàn)問題,認識就會進一步深化,材料就會進一步豐富,寫法也會多種多樣,不至于雷同。還可以算作重做前的指導。
五、重做。
在教師講評、引導的基礎(chǔ)上,在師生共同總結(jié)出來的理論的指導下,學生再按照原題進行重做練習,這時,他們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因為他們認識到重做是為了吸取初作時的教訓,把初作時的經(jīng)驗和老師講評引導中介紹的知識運用到寫作實踐中,通過寫作實踐而轉(zhuǎn)化為能力,同時,重作的實踐也使他們感覺到受益不小,提高較快。所以,重作的學生個個躍躍欲試,人人開動腦筋,學生真正做到了寫作的主人,改變了過去那種“作文本一發(fā),分數(shù)一看,扔那不管”的狀況。經(jīng)過重作的文章,我和同事看了以后,一致認為比初作有明顯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