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興波(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qū)沙井鎮(zhèn)東溝小學734023)
談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
袁興波(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qū)沙井鎮(zhèn)東溝小學734023)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落腳點。本文從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廣泛閱讀,注重積累;引導學生發(fā)展個性,創(chuàng)造良好的習作心境;重視作文講評和修改四個方面闡述了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
小學生寫作能力培養(yǎng)
葉圣陶先生說過:“寫作就是說話,為了生活上的種種需要,把自己要說的話說出來;不過不是口頭說話,而是筆頭說話?!毙W作文是小學生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語言文字表達的綜合體現(xiàn)。其成功之關鍵在于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nèi)容,或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用恰當?shù)恼Z言文字表達出來[1]。具體來說,培養(yǎng)小學生寫作能力要做到以下幾點。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睂W生之所以對寫作有恐懼心理,難進入寫作的興奮狀態(tài),缺乏興趣是一個重要原因。因此,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就顯得很重要??鬃釉f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睂W生如能“樂之”,寫好作文就容易了。因此,教師要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積極性。
1.作文題目要新穎別致且敢于打破傳統(tǒng),走出命題的“禁區(qū)”。信息時代,學生借助網(wǎng)絡對傳統(tǒng)的作文命題應付自如,抄襲、雷同現(xiàn)象較為嚴重。而且,命題作文局限于教師規(guī)定的范圍中,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受到限制,其作品失去了孩子天真、童言無忌的氣息,也無耐讀性可言。教師應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水平,放手讓學生自擬題目,寫真實的人和事,表達自己真實的情感。
2.對學生的優(yōu)秀習作,可當眾朗讀,也可在“學習園地”中進行張貼。這樣既對寫作好的學生進行了表揚,又為其他學生樹立了榜樣。教師還可向報刊社推薦,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舉辦優(yōu)秀作品展覽會,給學生借鑒等。對寫作能力差的學生,教師應給予熱情幫助,并及時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哪怕是對那些語言優(yōu)美的只言片語也要毫不吝嗇地進行贊揚。
3.深入生活,學會觀察。作文的源泉是生活,其實質(zhì)就是對現(xiàn)實生活的反映。觀察則是認識生活的起點,因此,教師應組織引導學生有目的地觀察事物,以獲取重要的作文素材。在觀察的基礎上,捕捉作文素材,為寫作打好基礎。春天可讓學生觀察各種花草樹木的發(fā)芽情況;夏天可讓學生觀察云、雨、雷、電等天氣的變化情況;秋天可讓學生觀察廣闊田野的豐收景象;冬天可讓學生觀察皚皚白雪覆蓋村莊的壯觀景象[2]。此外,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輔助作文教學。如讓學生寫一篇有關動物的作文時,教師可把動物世界播放出來,也可把一些動物圖片用幻燈的形式以動畫的效果用多媒體展示出來。此時,學生對于動物的外形以及生存過程就有了全面的了解,寫起來就有內(nèi)容可寫。而且,學生也會在無形中對作文產(chǎn)生興趣。
文章源于積累。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多讀書,多看文章是寫好作文的一大途徑,這也是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成功經(jīng)驗。所以,教師必須要擴大學生的閱讀量,要廣泛閱讀,多方吸納,不斷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如教師可讓學生閱讀童話故事、成語故事、兒童文學、詩歌、散文、名人傳記、世界名著……同時,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能力強弱做不同的要求。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布置讀書筆記,讓學生在完成閱讀后摘抄精妙故事、好詞佳句,撰寫讀書心得。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把報紙雜志中的好文章剪裁下來,粘貼到自己的讀書筆記中。注重平時的積累,才能厚積薄發(fā),寫作時才可能文思如涌,得心應手,下筆有神。否則,縱有萬千思緒,筆下也難有只語片言。
“個性”是文章的靈魂。一篇沒有靈魂的文章不會有真情實感,也沒有獨到見解。所以,在培養(yǎng)學生作文能力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才能,寫出自己的個性。在作文教學中,教師也要注重對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從作文命題、主題確定、材料選擇、作文寫作到作文評改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要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思維,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創(chuàng)作欲望,堅定寫好作文的信心,因為信心是寫好作文的重要心理因素。樂觀的情緒是自信的表現(xiàn),學生有了信心就不會被暫時的失敗或困難嚇倒。心境平和,思維就會活躍,情感才會真實,想象就會豐富,個性才能發(fā)展,作文也就能寫好了。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正確評價自己的文章,使學生的個性在作文中得到真實反映。
小學生有自己特別的認知方式,他們的學習動機總是表現(xiàn)為想獲得表揚。教師的評價對學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評價得當會使學生樂于作文,評價不當就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所以在作文中,對于不同的學生,教師應有不同的要求。基礎好的學生可拔高;基礎差的學生,用了一個好詞、好句子也要表揚,鼓勵他們,讓他們看到希望。
首先,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寫作水平評價學生的作文,要淡化枯燥的分數(shù)對作文的定性評價作用。學生作文寫得特別優(yōu)秀的,達到年級上等水平的可評為優(yōu)秀;對有待提高的學生作文,還可用其他評語如“你的習作有很大進步”“你還能做得更好”等人性化的評語來鼓勵學生[2]。教師批閱學生作文后,找出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問題,然后進行針對性練習,從而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如在批改作文中,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對文章結構不清楚,語言應用不恰當,人物特點不突出等,就可以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
其次,教師要教給學生修改文章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每完成一篇作文后細心閱讀,看看文章是否有錯別字,用詞是否準確,句子是否通順,結構是否嚴謹,段落銜接是否自然,正文是否緊扣主題等。講評后,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就作文存在的問題再次修改。如把文中不具體的地方補寫具體,把多余的詞句刪除,把不合適的地方修改過來,把錯亂的段落與層次整理過來[3]。有時,教師也可組織學生進行作文互評,發(fā)現(xiàn)優(yōu)點,指出缺點,提高自身的修改能力。教師應時刻不忘作文講評,作文修改,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總之,作文教學沒有固定模式,只要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堅持不懈努力,并在長期的教學中不斷探索,運用多種手段慢慢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1]歐淑群.淺談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J].教學科研,2010(5):71.
[2]宋耀清.寫作興趣激發(fā)的途徑[J].文學教育,2011(1):87.
[3]唐玲.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J].文史,2010(9):106-107.
(責編張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