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企元
摘要:本文在調查了解對信用卡洗錢犯罪典型案例剖析的基礎上,分析了信用卡業(yè)務的犯罪特點及洗錢風險,并提出了應對防控洗錢風險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信用卡;洗錢;研究
信用卡作為一種新興的支付結算工具,目前已成為人們普遍使用的支付工具,但也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信用卡作為洗錢犯罪工具,因此,亟待加強信用卡洗錢風險防范。
一、信用卡洗錢典型案例
(一)偽造信用卡。偽造信用卡通常是犯罪團伙利用先進的機器設備,竊取合法持卡人的資料,自行設計或偽造信用卡,并將竊取的他人資料制造在假卡上,之后便進行批量性的制造和販賣假卡,大肆作案。根據我國《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第四款規(guī)定,以偽造金融票證罪定罪處罰。
案例::2012年4至6月,犯罪團伙以服務員身份臥底在湖南省長沙市某連鎖餐廳打工,竊取了上百位顧客的信用卡卡號及密碼,并復制了100多張偽卡。該團伙中的5人因涉嫌偽造金融票證罪,被長沙市天心區(qū)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
2012年4月,湖南雙峰人吳××花5400元網購了信用卡信息采集器、讀卡器等設備,并安排妻子等用假身份證到湖南省長沙市某連鎖餐廳應聘服務員,利用結賬的便利,用讀卡器竊取客人的信用卡信息,并在客人輸入密碼時偷窺其密碼,再交由吳××制作成“克隆卡”,最后,由犯罪嫌疑人張××前往銀行取現。4至6月,吳××犯罪團伙共竊取了上百位顧客的信用卡卡號及密碼,并復制了100多張偽卡。該團伙中的5人因涉嫌偽造金融票證罪,被長沙市天心區(qū)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
在網上看到一則套用他人信用卡資料,自制“克隆卡”在ATM機上成功取現的新聞,決定仿效此法騙取他人信用卡資金。吳大為隨即花5400元網購了信用卡信息采集器、讀卡器等設備,串通大舅子張四平、弟弟金川、熟人許小江一起作案。按照吳大為的安排,其妻子、嫂子、弟弟金川、許小江用假身份證應聘服務員,臥底湖南省長沙市某連鎖餐廳,利用服務員結賬的便利,用讀卡器竊取客人的信用卡信息,并在客人輸入密碼時偷窺其密碼。到月底,交由吳大為制作成“克隆卡”。最后,由張四平前往銀行取現。
(二)信用卡詐騙
信用卡詐騙指不法分子采取非法手段或通過不正當渠道偽造或獲取卡片,或獲取持卡人賬戶信息冒充真實持卡人從事欺詐活動的行為。根據我國《刑法》一百九十六條規(guī)定,以信用卡詐騙罪定罪處罰。
(1)使用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案例。2008年5月,湖南省麻陽苗族自治縣工商行政管理局職工趙×在同單位工作人員唐×、孟××不知曉的情況下,復印了二人的身份證,以二人名義在某銀行辦理了公務員信用卡。2008年6月,趙×持公務員信用卡在中國工商銀行懷興支行ATM機上、麻陽苗族自治縣小康木業(yè)加工廠曹×處的POS機上刷卡透支4萬元。2008年6月,趙×向滕××提出使用虛假身份證明辦理信用卡套取現金,滕以本人及同縣村民黃×、王××、向××、田××的名義,冒充麻陽苗族自治縣綠溪口鄉(xiāng)中學教師,并由趙×偽造麻陽苗族自治縣綠溪口中學加蓋公章,辦理了五人的公務員信用卡,2008年7月,滕持在ATM機上、麻陽苗族自治縣小康木業(yè)加工廠曹×處的POS機上刷卡透支10萬元。趙×在明知滕××不符合辦理公務員信用卡身份的情況下,授意使用虛假身份證明騙領信用卡,并加蓋虛假的單位印章,其行為構成信用卡詐騙罪,獲刑六年罰金十五萬元。滕××持騙領的五張信用卡惡意透支,其行為構成信用卡詐騙罪,獲刑五年罰金十萬元。
(2)冒用他人信用卡案例。2010年10月10日11時許,被告人蔣×在位于湖南省臨湘市南正街的中國建設銀行某支行的ATM機上準備取款時,發(fā)現受害人方×取款后將信用卡遺忘該柜機內。蔣×便冒用方×的信用卡,在ATM機上連續(xù)7次取走方×信用卡內現金人民幣16000元。經臨湘市法院審理認為,其行為已構成信用卡詐騙罪,依法判處拘役三個月,緩刑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20000元。
(三)很快,這名盜刷信用卡的犯罪嫌疑人浮出了水面。(同一種犯罪形式,可以考慮只舉二個例子。)
信用卡套現。信用卡套現是指持卡人以刷卡消費名義將信用卡信用額度內的資金以現金方式提出的行為。根據我國《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guī)定,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
案例:2010年11月22日,岳陽市君山區(qū)人民法院判決信用卡套現主犯危永勝、從犯危永尚、林必儉、賀鑫犯非法經營罪,并分別判處危永勝有期徒刑5年6個月,處罰金20萬元,追繳犯罪所得20萬元;判處危永尚有期徒刑3年,緩刑4年,處罰金15萬元,追繳犯罪所得8萬元;判處林必儉有期徒刑3年,緩刑3年,處罰金15萬元,追繳犯罪所得10萬元;賀鑫犯非法經營罪,免于刑事處罰,追繳犯罪所得25萬元。
2009年4月,?!痢凉唇Y湖南省銀聯(lián)員工黃×、賀×、岳陽市無業(yè)人員劉××等,借用岳陽市華容縣20位無業(yè)人員身份證件,作為各商戶的法人代表,分別制作了虛假的《個體工商戶營業(yè)執(zhí)照》和《稅務登記證》,并私刻公章,由黃×、賀×通過銀行員工陳×利用虛假資料,向銀行騙取20臺POS機,隨即將POS機轉到福建省福州市危××××手中,為他人虛構商品交易,從事信用卡非法套現活動,按套取總額0.5%收取手續(xù)費。2009年4月至10月,?!痢痢痢翀F伙瘋狂刷卡套取現金3.7億元,非法獲利100多萬元。2010年11月22日,岳陽市君山區(qū)人民法院判決信用卡套現主犯?!痢痢姆噶帧痢?、賀××等人非法經營罪。
(四)
利用信用卡掩飾隱瞞犯罪所得或收益。洗錢者犯罪分子可以利用信用卡的消費支付、信用貸款、轉賬結算和存取現金等功能,轉移犯罪資金,達到掩飾隱瞞犯罪所得或收益的目的。根據我國《刑法》一百九十一條規(guī)定,以 “洗錢罪”定罪處罰。
案例1:在澳門名表店,一些內地游客在購買奢華手表時往往用信用卡付賬,緊接把表退回,店主則退給他們現金(扣掉少許金額),以此方式轉移犯罪資金。
案例2:2012年1月份,澳門賭場收入同比上升35%,主要是大量內地人為慶賀“水龍年”的到來而涌入賭場。游客用信用卡上的錢賭博,然后在境外接收結算后的現金(外幣),從而繞開有關攜帶出境的現金不得超過2萬元人民幣(合3100美元)的法定限制。
從目前湖南省發(fā)現的洗錢犯罪活動中,大部分犯罪分子都是大量借用或者收買他人信用卡用來隱瞞和轉移犯罪收入。如在“沈某妨害信用卡管理案”中,涉及280個信用卡賬戶,資金流入流出發(fā)生額高達120多億元,涉及全國19個省400多個自然人。在“?!痢列庞每ㄌ赚F”案件中,涉及信用卡160余張,涉案金額達3.7億元。
二、信用卡業(yè)務洗錢風險防范的難點
(一)信用卡管理法規(guī)制度有待完善。我國刑法及其相關司法解釋均只規(guī)定了個人作為信用卡犯罪的主體而將銀行卡單位犯罪排斥在外,不利于打擊銀行卡團伙犯罪及有組織有預謀的單位犯罪。如《關于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2009)對持卡人強調了惡意套現問題,對可以按時還款的套現是否違法沒有明確解釋;而對特約商戶協(xié)助持卡人套現的,在規(guī)定金額以上或者造成規(guī)定金額以上金融機構資金逾期未還的或者造成金融機構經濟損失的,才追究相關特約商戶的法律責任,對信用卡套現打擊不夠。
(二)信用卡業(yè)務的特殊性。首先,信用卡交易多為非面對面交易,難以辨別實際控制人的真實身份,。其次,信用卡清算過程的涉及機構眾多、過程復雜,交易信息一般先傳送至銀聯(lián)的轉接平臺,繼而上送中國銀聯(lián)信息中心,再由信息中心轉發(fā)發(fā)卡行總部清算機構,經主機系統(tǒng)統(tǒng)計后的交易資金通過人民銀行的大額支付系統(tǒng)直接一次性清算到收單機構指定的清算賬號,追蹤信用卡網絡洗錢犯罪難。第三,信息留存不全。收單行對特約商戶的信息僅限于留存商戶名稱、地址、聯(lián)系方式等基本信息,而缺少能反映該企業(yè)經營規(guī)模、效益等的重要信息,難以綜合判斷是否涉嫌洗錢。第四,國內銀行信用卡業(yè)務一般由獨立的信用卡中心負責,導致信息溝通不及時。第五,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的電子數據被保存在有關數據集中管理中心,造成信用卡跨區(qū)域、跨系統(tǒng)的可疑資金交易難以得到有效的跟蹤與監(jiān)測。
(三)持卡人風險意識不強。一是持卡人對信用卡套現的認識不到位。持卡人普遍認為信用卡套現是違規(guī)不違法,甚至將其作為一種理財手段,即便是《關于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出臺后,許多人認識上仍存在誤區(qū),認為信用卡套現僅是一種違規(guī)行為。二是部分客戶的用卡意識落后,不愿公開自己的經濟收入、現金交易來源及去向等有效信息,使得銀行對客戶提供資料的真實性審核難度加大。三是公民身份證件保管不善,使犯罪分子有可趁之機。
三、信用卡反洗錢對策
(一)完善法律規(guī)章。建議將單位犯罪做為犯罪主體,并將利用虛假交易按時還款的套現行為、特約商戶協(xié)助持卡人套現低于規(guī)定金額的,納入處罰范圍,以震懾犯罪分子,有效打擊利用信用卡進行洗錢犯罪活動的組織和個人。在《商業(yè)銀行信用卡業(yè)務監(jiān)督管理辦法》的基礎上進一步采取立法或多單位聯(lián)合行文方式,形成監(jiān)管合力。
(二)強化信用卡洗錢風險外部監(jiān)管與服務。一是建立科技信息平臺。建立信用卡反洗錢信息共享機制,促進中國銀聯(lián)、銀聯(lián)商務、商業(yè)銀行的合作,構建防范信用卡洗錢風險的信息共享平臺。二是加大對金融機構的監(jiān)管力度。人民銀行要建立健全信用卡洗錢風險評估機制,依據風險評估結果,有針對性地確定檢查對象、內容和方式,增強現場檢查工作效能。要督促支付清算組織嚴格執(zhí)行客戶身份識別相關規(guī)定,應向接入清算業(yè)務系統(tǒng)的金融機構提供準確的交易對手信息。督促支付清算組織認真向人民銀行上報可疑交易。
(三)商業(yè)銀行加強信用卡洗錢風險內部控制。一是完善制度強化落實。金融機構應建立健全信用卡反洗錢內控制度,對非面對面客戶的反洗錢措施要進一步加強。二是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客戶身份識別和可疑分析。針對信用卡交易涉及面廣、流動性大、客戶來源較復雜的情況,銀行在受理信用卡業(yè)務時應認真核對其資料及其來源的真實性、有效性,充分利用相關系統(tǒng)資源驗證客戶資料是否真實準確。并淡化對業(yè)務數量指標的盲目追求,嚴格信用卡的發(fā)放標準、程序,主動開展客戶風險等級劃分工作。三是要加強對POS機管理。采取必要的實地查看、調查等方式,落實客戶身份的真實性。
(四)加強銀聯(lián)、收單行反洗錢聯(lián)動。中國銀聯(lián)作為中國的銀行卡組織和跨行交易信息轉接機構,應建立適應銀行卡業(yè)務特點的反洗錢機制和措施,對入網機構的洗錢風險及反洗錢能力進行評估和檢查,指導入網機構反洗錢工作。重視收單機構反洗錢職能的履行。收單機構主要負責商戶的開拓,為其提供綜合化的銀行卡收單服務,應了解銀行卡特約
商戶的主要信息,如法人代表的資料、經營范圍和規(guī)模及時間、資金支付的主要方式、現金流的特點、合規(guī)經營情況等等,尤其要了解商戶是否因違法經營行為曾受到執(zhí)法部門的查處,并將主要信息進行記錄建檔,綜合分析判斷商戶風險。
參考文獻:
[1] 陳棟:“信用卡刑事犯罪法律解讀”、《調查與分析》、2011年3月.
[2] 周少忠:“銀行卡領域反洗錢問題初探”、《南方論壇》、2010年2期.
[3] 戴桂英,敖國強:“論銀行卡領域反洗錢難點及對策”、《武漢金融》、2007年10期.
[4] 李德善、博文輝、陳尚勇:“銀行卡領域反洗錢問題亟待關注”、《青海金融》、2009年2期.
[5] 李彬:“警惕銀行卡成為反洗錢監(jiān)管中的盲區(qū)”.《金融電子化》.200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