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梅 楊建新
(濟南市兒童醫(yī)院,山東 濟南 250022)
藥物注射性坐骨神經損傷探查松解術的圍手術期護理
周 梅 楊建新
(濟南市兒童醫(yī)院,山東 濟南 250022)
目的 總結藥物注射性坐骨神經損傷探查松解術圍手術期護理要點。方法 對我院2007年9月至2012年11月注射性坐骨神經損傷97例探查松解術進行臨床觀察、治療及護理,分析護理經驗。結果 72例全部恢復,18例基本恢復,7例好轉。結論 采取積極有效的圍手術期護理可以有效減輕患兒家長心理負擔,有助于手術成功。
注射性坐骨神經損傷;手術;護理
臀部肌內注射致坐骨神經損傷臨床多見,由于治療方法不同,效果有差異,大多數采用保守治療,也有的積極采取手術治療,由于治療時機不同結果有明顯差異。我院經保守治療一個月效果不好者均采用手術探查松解術,加強在圍手術期的護理,臨床上獲得良好的結果。
1.1一般資料:我院2007年9月至2012年11月小兒注射性坐骨神經損傷97例,男59例,女38例。年齡13個月~7歲,就診時間為傷后1周~2年,單側損傷91例,兩側損傷6例。
1.2方法與效果:97例均實施手術松解術,其中4例同時行肌腱移位術,對損傷時間不滿1個月的患者先采用保守治療觀察效果,不理想者再手術治療,對保守治療有效的暫不手術。我們報道的病例均經肌電圖檢查證實為脛腓神經損傷,并且是損傷超過1個月,加之圍手術期的系統(tǒng)護理和術后康復,均獲得理想的效果。
2.1術前護理
2.1.1心理護理:注射性坐骨神經損傷的表現是患兒行走時足下垂和跛行,該組患者年齡較小,所以護理的重點是對家長的心理護理。首先要參加病例討論,全面了解治療方案,對手術的目的、治療效果向家長做詳細的解釋,消除疑慮,并強調術后護理和康復的重要性,決不能認為手術就能一勞永逸,降低家長過高的期望值,獲得他們的理解和支持,配合系統(tǒng)的治療。大齡兒童會有心理負擔,要耐心接近他們,消除陌生感,使其配合相應的術前檢查。
2.1.2術前準備:坐骨神經損傷探查松解術屬于顯微外科手術,部分患者還要進行下肢肌腱的移位術恢復患兒的行走步態(tài),無菌要求高。術前3 d開始準備皮膚,第1、2天先用肥皂洗凈雙側下肢,包括腰部,再用75%的酒精消毒,會陰部用碘伏液消毒,修剪趾甲但不能傷及皮膚,第3天全面消毒后用無菌巾包裹準備手術。術前大齡孩子要練習在床上大小便以及對便器的正確使用。協助醫(yī)師完善術前常規(guī)檢查,特別是下肢的肌電圖檢查和下肢肌力的評估,便于術后效果的判斷。
2.2術后護理
2.2.1麻醉后護理:一般采用基礎麻醉加硬膜外麻醉的聯合方法,術后禁飲食6 h以上。術后6~8 h持續(xù)心電監(jiān)護、監(jiān)測生命體征變化,觀察脈搏、呼吸、血壓、血氧飽和度。因手術部位在兩側的臀部,術后常規(guī)取俯臥位,目的是便于觀察術口出血情況,同時預防大小便的污染。要將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常,預防嘔吐物誤吸,還要將雙肩部抬高,給胸部預留空間來保持胸廓的正常呼吸。有些同時做肌腱移位手術的患者要特別注意石膏的護理和肢端血運的觀察,包括抬高患肢、盡快讓石膏干透預防變形造成石膏局部壓迫的二次傷害。
2.2.2康復訓練:手術采取坐骨神經梨狀肌出口處神經探查松解,顯微性松解,做到神經束間的徹底松解,切除瘢痕,局部注射潑尼松預防粘連,減少再次損傷。術后3 d開始指導功能鍛煉,包括肢體按摩和針灸,可以做低流量刺激的肌電興奮儀治療。出院后在家繼續(xù)應用神經營養(yǎng)藥物,電療不能中斷,每天2次,每次0.5 h,10 d為1個療程。最關鍵的是下肢關節(jié)的主被動活動非常重要,保持關節(jié)的活動范圍,防止關節(jié)僵硬、畸形,同時按摩小腿肌肉及踝部,以延緩失神經支配的肌肉萎縮速度和程度,為神經功能恢復奠定良好的基礎。有條件的繼續(xù)專業(yè)治療,不能住院接受康復護理以及各種原因中途終止康復護理的患者要做好出院指導,在家中要適度鍛煉,定期接受隨訪或到院接受指導訓練,防止訓練不當延誤康復時機。
本組93例單純神經周圍瘢痕粘連松解,4例松解加肌腱移位,肢體感覺、發(fā)育、步態(tài)及肌力完全恢復正常72例;基本恢復18例,殘留脛前肌和腓骨長短肌肌力下降,但肌力均在Ⅲ級以上;7例治療后肢體感覺、運動均有明顯的缺陷,跛行明顯,肢體發(fā)育明顯差于正常,總有效率82.5%。
藥物注射性坐骨神經損傷初期癥狀不明顯,大多在注射后幾天局部疼痛,以后表現為足下垂,小腿外側皮膚感覺減弱或消失。本組均經肌電圖檢查證實為下肢神經源性損傷,腓總神經常位于后外側,因而更容易受到傷害[1]。損傷機制目前沒有明確的結論,大多數的作者認為,藥物本身對神經的毒性作用是導致神經病變的主要因素.單純的針刺不足以引起神經組織的損傷[2]。盡量避免用刺激性強的藥物,例如,青霉素用苯甲醇溶解肌內注射,藥物毒性引起神經血管的栓塞而至神經損傷。從我院治療的結果看,神經損傷確診后保守治療1個月,癥狀無改善時盡早手術,損傷超過3個月行手術松解的效果明顯降低,動物實驗證實神經纖維在傷后3個月的電鏡檢查出現脫髓鞘和部分壞死,呈不可逆狀態(tài)。藥物注射局部是瘢痕粘連壓迫神經纖維,藥物的毒性又破壞了神經血管的屏障使神經受到嚴重損傷,盡管神經束的完整性存在,但往往是神經束內的瘢痕組織難以清除,對神經的壓迫始終存在。在出院指導時,要教會家長對患兒踝關節(jié)被動活動的持之以恒的鍛煉,預防關節(jié)畸形和韌帶的攣縮,避免肌肉萎縮,使神經再生成為可能,從而達到理想的治療結果。
[1]閆喬生,黃耀天.臀部坐骨神經應用解剖研究[J].寧夏醫(yī)學雜志,1998,20(3):162-164.
[2]孫立泉,周梅.藥物注射行坐骨神經損傷的實驗研究[J].臨床小兒外科雜志,2008,7(6):53-54.
R473.6
B
1671-8194(2015)25-026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