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紅英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歷來都是引導學生深入了解祖國傳統(tǒng)文化、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感的重要途徑,而是培養(yǎng)學生審美興趣的最重要的教學過程之一?!靶抡n改”是國家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標志著中國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重大轉變,這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深入改革和發(fā)展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借助“新課改”的契機,改革傳統(tǒng)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以灌輸為主的教學模式,多措并舉,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授課效率,并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是高中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
一、用恰當的方式引導學生對語文閱讀教學的興趣
高中階段的學生,正值人生觀與價值觀形成的階段。所以對語文閱讀的愛好興趣以及閱讀的方法往往是這時候形成的。而且《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指出,應當培養(yǎng)學生發(fā)展獨立閱讀的能力,善于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對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斷,努力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進行闡發(fā)。所以,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將一些有效的閱讀方法、成功的閱讀經驗介紹給學生,并徹底改變以前程序化的布置預習內容、甚至還留下問題讓學生去查回來交預習報告或者上課提問的傳統(tǒng)模式,確立為學生創(chuàng)設閱讀與自學的良好情境的嶄新思路,培養(yǎng)學生自主發(fā)現問題的能力,尤其要關注學生對文章的初次閱讀后的印象。針對學生看法的差異,采用合適的方式進行引導。如,學習郁達夫《故都的秋》,讓學生課下讀這篇文章,寫出感想,然后教師看讀后的感想如何??赡芤徊糠掷斫饬ι圆睿荒荏w會到這是一篇描述秋天景色的文章,對于這些學生,就應該引導他們學習文章喻景于情的手法,循序漸進地讓學生學習;而還有一些學生感觸更深,能感受到作者用景色來抒發(fā)心情,對于這些學生,則可深入地再講解作者寫作的背景。對于不同的理解層次,教師要分別引導,培養(yǎng)學生自己學習探究的能力。
二、用豐富的教學手段促進語文閱讀教學的授課效率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語文閱讀教學要注重個性化的閱讀,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所以,面對正值青春年華的學生,采用傳統(tǒng)的“教師教,學生讀;教師布置,學生服從”這樣的閱讀方式,已經明顯不符合新時代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讓辯論、討論、演講等形式陸續(xù)走進“新課改”后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課堂,這也是充分響應了“新課改”以展示學生“自主學習、自發(fā)探索、形式多樣”的教學宗旨,讓知識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滲透進學生的腦海??梢宰尠嗬锏膶W生分組,定期地將自己組里閱讀的心得整理并展示給大家,讓組與組之間互相打分,看哪組的收獲最大。這樣,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語文閱讀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另一方面也能為學生提供一次非常適合于鍛煉組織、協(xié)調、口才與展示其他才華的機會。如,學習《胡同文化》一文,就可以讓學生分別整理兒時關于胡同的記憶,那些難以忘卻的純真年代,分小組進行討論,這樣可以有效地加深學生對于此文的理解,使閱讀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用燦爛的文化激勵學生熱愛語文閱讀教學
在高中語文教材中,載有祖國悠久歷史、燦爛文化的篇章,比比皆是。如,古代的諸子百家,近現代的老舍、朱自清、魯迅,等等。這些偉大的作家和他們經典的作品傳遞給后輩的,除了恰到好處的修辭、表達與意境之外,還提供了豐富的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精神素材。教師完全可以通過這些躍然紙上、觀點鮮明的古代文化與思想遺產,第次展開對學生進行語文閱讀方面的教育。如,學習《赤壁賦》《游褒禪山記》《終南山》等文章時,教師可以穿插能展現祖國大好山河的圖片,展示多姿多彩的人文地理,以此不斷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以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燦爛的歷史人文精神,熏陶每個學生的思想,蕩滌每個學生的靈魂。讓學生發(fā)自內心地主動去閱讀文章,感悟與體味文字流淌的美。既能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又能輔以愛國主義教育,對于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具有重要的意義。
四、個性化教學是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必然要求
教師對文本的解讀是語文教學的前提,個性化的解讀使語文個性化教學成為必然。每個教師知識積累、文化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各不相同,教師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會通過一系列的思維活動,與原作的內容之間建立起種種對應關系,進行發(fā)散性思維,不同的人就會選擇不同的閱讀角度,得出不同的體會。這種對文本的閱讀,是教師處理教材、進行教學設計的前提,對文本的不同解讀,決定了語文教學個性化的特點。
現在許多語文教師對文本的解讀多是千篇一律的教參拷貝,毫無個性,講課內容和手段一味地照搬現成的教學程式。這種毫無個性的教學模式讓課堂變得機械、沉悶,缺乏生氣與樂趣,缺乏對智慧的挑戰(zhàn)和對好奇心的刺激,連傳統(tǒng)語文教學最為重視的“授業(yè)”任務,也不能得到完全和有效的實現。另外,由于語文教學的人文性特點,語文教學承載著更多培養(yǎng)學生個性的任務,所以語文教學對形成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形成學生的個性,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不能期待用毫無個性的教學培養(yǎng)出獨具個性的學生,或用毫無創(chuàng)造的教育培養(yǎng)出創(chuàng)新型的人才。許多語文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不敢異想天開,不敢越雷池一步,甚至不敢嬉笑怒罵,有的只是因循守舊,固步自封,唯模式是從。在這樣的教育環(huán)境中,即使有個性的學生恐怕也會“層林盡染”,最后只能是“萬馬齊喑”了。教師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人的發(fā)展其實就是人個性的發(fā)展,讓每個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豐富多彩的個性對學生的未來有無法言說的重要。因此,教師在遵循語文教學的科學規(guī)律和原則的基礎上,要強調實施個性化教學,這既是改變現狀、提高語文課堂效率的可取途徑,也會真正有利于學生個性的健康成長。
“閱讀”是學生認識知識、體悟知識、提煉語文學科價值性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新課改”的契機,為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創(chuàng)造更好的環(huán)境。充分關注學生個人對文章的感悟,發(fā)揮學生主動學習的潛能,再輔以多姿多彩的課堂教學手段,就一定能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