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筠 陳洋洋 李麗紅 福建省龍巖市第二醫(yī)院輸血科 364000
34例血型鑒定中血型結果正反鑒定不一致原因分析
張 筠 陳洋洋 李麗紅 福建省龍巖市第二醫(yī)院輸血科 364000
目的:探討血型結果正反鑒定不一致原因。方法:采集正反定型不一致的血樣,并對ABO型各型進行血樣血清的檢驗。結果:對于測定34例血樣中,61.76%的患者因ABO血型亞型導致正反結果鑒定不一致;23.53%由于ABO抗體含量不足導致正反結果鑒定不一致;其余原因占14.71%。結論:對于血型結果正反鑒定不一致的血樣,必須采取其他輔診手段對血型進行精確鑒定,以確保受血者的生命安全。
血型鑒定 原因分析 ABO血型
ABO血型是人類的一種遺傳性狀受控于第9號染色體9q34的基因,但是由于某些疾病或者輸血或妊娠過程中產(chǎn)生的一系列反應,或者是由于ABO亞型等情況的出現(xiàn),常??赡軐е翧BO型正反鑒定不一致的情況[1]。出現(xiàn)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可以是技術錯誤也可以是被檢者自身ABO血型抗原或抗體存在問題。而正確的血型鑒定在臨床輸血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筆者對于2013年9月-2015年3月34例血型正反鑒定不一致的患者進行分析歸類與探討。
1.1 對象 2013年9月-2015年3月進入我院需要輸血的患者中有34例正反血型鑒定不一致,將其作為觀察對象進行分析,年齡3個月~83歲,男19例,女15例。
1.2 方法 ABO血型鑒定通常采用即刻離心試管法。ABO血型正定型是利用定型試劑和待測者的紅細胞發(fā)生反應而判定出的血型,而反定型通常是待測者的血清和已知何種血型的紅細胞發(fā)生反應所判定出的血型。正定型檢測被測定者的ABO血型系統(tǒng)中的抗原的種類,或A抗原,或B抗原,反定型檢驗抗體抗-A與抗-B。因ABO血型系統(tǒng)中若缺失A抗原,則應當存在有A抗體,若缺失B抗原,則應當有B抗體,正反結果可相互參照,正反定型相符才能確保ABO血鑒定的正確性。如遇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時,在排除由于檢驗人員操作誤差的情況下,重新對血樣進行測定并更換所有相關檢測試劑。
對34例樣本中造成血型正反鑒定不一致的原因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如下:61.76%的患者因ABO血型亞型導致正反結果鑒定不一致;23.53%由于ABO抗體含量不足導致正反結果鑒定不一致,其余原因(不規(guī)則抗體、血漿成分異常、自身免疫性溶血、同種抗體)占14.71%。造成ABO血型正反鑒定不一致的所有原因中,最為主要的兩個原因是ABO血型亞型和ABO抗體含量不足而導致ABO血型的正反鑒定結果不一致。檢驗人員以后應對上述兩原因引起重視,同時,根據(jù)實際的臨床經(jīng)驗對不同科室血型正反鑒定不一致的患者,進行不同試驗方法的重新鑒定。詳見表1。
表1 血型正反鑒定不一致表現(xiàn)型分析(n=34)
根據(jù)上表數(shù)據(jù)顯示,導致ABO血型結果正反鑒定不一致的原因大致概括為以下幾類。
3.1 ABO亞型 本文顯示,在34例血型正反鑒定不一致的結果中,由于ABO亞型造成不一致的共21例,占61.76%。ABO亞型在血型鑒定中是導致正反定型不符最主要原因之一。同一血型中的抗原,因為所控基因位點數(shù)和抗原自身結構的改變而導致的較弱表現(xiàn)型,稱之為亞型。ABO亞型血清學的共同特點是,由于紅細胞攜帶的抗體A和抗體B的含量過低,因此與抗-A或抗-B反應較弱,甚至不發(fā)生凝集,而錯判為O型。以Am亞型為例Am獻血者的血液只能輸給A型血的受血者,如輸給O型血的受血者,則會發(fā)生溶血反應。區(qū)分ABO亞型,可根據(jù)紅細胞與抗-A、抗-B、抗-H、抗-A1和抗-AB的凝集程度[2]。
抗原弱化既可以是遺傳基因所決定的弱表現(xiàn)型(亞型),也可以是獲得性的,如白血病導致的A抗原或B抗原的弱化。
3.2 ABO抗體含量不足 本組資料ABO抗體含量不足造成不一致的有8例,占23.53%,其中多為老人及長期接受免疫治療者(白血病、燒傷、腫瘤等),如我院2014年7月燒傷科接收的1名3個月的燒傷嬰兒,由于燒傷較為嚴重,需大量輸血。但在血型鑒定過程中出現(xiàn)了正反鑒定不一致的現(xiàn)象,由于嬰兒體質相對較弱,其血清中的血型抗體的含量也相對較少,因此,對新生兒的血型鑒定中,常出現(xiàn)正反不一致的現(xiàn)象。新生兒的Ig-M ABO抗體是出生時就合成并在成長過程中逐漸增多,但當其合成抗體量少時,常規(guī)會檢漏。因此反定型時,應當加入大量血清或者應用低離子強度溶液法,以提高嬰兒ABO血型鑒定的準確性。
另外,白血病和腫瘤患者出現(xiàn)的免疫功能改變而導致血型抗體合成受到抑制致使抗體的缺乏?;蛘?,老人由于高齡,抗體減弱,應用離子強度溶液出現(xiàn)凝集,表明血型抗體致使含量不足,而不是完全缺失。
3.3 血漿成分異常 本組資料中因血漿成分異常造成ABO不一致的僅1例,占2.94%,對于由肝臟疾病,強傳染性疾病,多發(fā)性骨髓瘤等疾病而引起患者的球蛋白含量上升;實驗數(shù)據(jù)中由于血漿成分導致了血型的鑒定正反結果不一致的患者是由于乙型肝炎導致血漿成分異常,化驗結果該患者的球蛋白數(shù)量高于正常范圍。由于血漿擴容性藥物而引起的紅細胞的緡錢狀凝集。對于較輕程度的假凝集現(xiàn)象,可在檢測患者的血樣中加入2~3滴生理鹽水即可使假凝集現(xiàn)象消失(若為真凝集則不消失)。如果加入生理鹽水之后,凝集現(xiàn)象仍然存在,可用抗人球蛋白進行血型匹配。遇到程度嚴重的假凝集現(xiàn)象,可采取生理鹽水置換法,即用混著血清和細胞進行混合離心反應后加入等量的生理鹽水1~2次后,假凝集現(xiàn)象即應消失,如不消失,則為真凝集[3]。
3.4 不規(guī)則抗體導致的ABO血型的正反鑒定不一致本組資料中因不規(guī)則抗體造成ABO不一致的有1例,占2.94%。不規(guī)則抗體常見的有IgG型、IgM以及IgM和IgG的混合型抗體,這類抗體與ABO血型中的抗體有所差異(即抗體出現(xiàn)在缺乏相對抗原的血清中)這類抗體的出現(xiàn)存在著個體差異。主要在外界的一些生理或病理刺激條件下產(chǎn)生的,如妊娠反應或是體外輸血。在進行反定型試驗時,不規(guī)則抗體和標準紅細胞上相應的抗原發(fā)生生理鹽水的凝集反應,而這種反定型結果與抗原A或者抗原B無關,因此導致ABO血型鑒定時正反定型結果上的不一致。此種情況之下可以通過使待測者的血液與譜細胞發(fā)生反應來對不規(guī)則抗體進行鑒定?;蚶脦в胁灰?guī)則抗體所針對的抗原O型紅細胞來吸收待測血清后再進行反定型,并同時檢測分泌型人唾液中是否存在A或B血型物質,則可準確測定出ABO型血型。本文結果中由于不規(guī)則抗體導致的正反結果鑒定不一致是由于妊娠期間孕婦自發(fā)的免疫反應而造成的。
3.5 自身免疫性溶血 本組資料中因自身免疫性溶血造成ABO不一致的也有1例,原因是紅細胞表面存在的自身抗體長因過度敏感而具有致敏性,這種紅細胞在膠體介質中會發(fā)生非特異性凝集,因此用ABO抗血清鑒定血型時還會發(fā)生誤判血型,同時血清中自身抗原也有可能會干擾到反定型,導致ABO血型的正反定型都發(fā)生困難而導致難以確定血型。
3.6 同種抗體 本組資料中因不規(guī)則抗體造成ABO不一致的有2例,占5.88%,原因是同種抗體主要為RH、MN、P等血型系統(tǒng)的抗體,對于反定型過程中出現(xiàn)OC凝集而自身對照細胞的陰性結果時,應當考慮到同種抗體的可能性。
綜上所述,導致ABO型的血型正反鑒定結果不一致的原因多種多樣,因血型鑒定在臨床應用上的重要性,必須確保精確的測定血型,以防止患者出現(xiàn)溶血反應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在發(fā)生血型正反鑒定不一致的情況時,一定要采用重復試驗并且利用不同的試驗方法,結合臨床的實踐經(jīng)驗。不能武斷下定結論,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隱患。
[1]王超,呂蓉,李素萍.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原因分析及對策探討〔J〕.中國輸血雜志,2013,26(7):14-15.
[2]張慧蓮,楊婷,于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原因分析〔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1,32(9):52-53.
[3]章旭,李劍平.455例ABO正反定型不符原因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0,23(8):63-64.
(編輯楊陽)
R446
B
1001-7585(2015)22-3127-02
201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