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陸春 江蘇省睢寧縣人民醫(yī)院呼吸科 221200
無創(chuàng)通氣治療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并肺動脈高壓療效分析
戴陸春 江蘇省睢寧縣人民醫(yī)院呼吸科 221200
目的:觀察無創(chuàng)通氣對治療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肺動脈高壓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40例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并肺動脈高壓的患者,按照隨機原則分為兩組,每組2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綜合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無創(chuàng)通氣,無創(chuàng)通氣時間為10h/d,上午和夜間各5h。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肺功能和肺動脈平均壓(PAMP)變化及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情況。結果:與治療前相比,兩組患者治療后肺功能均有所改善,平均肺動脈均降低。組內(nèi)比較發(fā)現(xiàn),觀察組的肺功能(FEV1/FVC、FEV1/預計值)及肺動脈收縮壓(PASP)改善狀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且兩組間的差異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雖然都出現(xiàn)了一些不良反應,但兩組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比較,差異并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無創(chuàng)通氣治療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并肺動脈高壓患者安全有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緩解患者的肺動脈高壓。
無創(chuàng)通氣 重度COPD 肺動脈高壓
慢性阻塞性肺疾?。–OPD)是我國老年人常見的一種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近年來無創(chuàng)通氣因其使用方便、安全有效在臨床上廣泛應用,對于治療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重度支氣管哮喘、重度COPD并呼吸衰竭和急性左心衰竭等取得了較好的療效[1],為此,筆者選擇2014年1月-2015年1月入院的40例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并肺動脈高壓的患者,配合進行相關治療,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入住我院呼吸科的40例重度COPD并肺動脈高壓的患者。其中男24例,女16例,患者年齡68~84歲,平均年齡(74.7±8.9)歲,病程1~14年,平均病程(3.5±2.7)年。按照隨機原則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方面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均無顯著性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及排除標準
1.2.1 入選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COPD學組的COPD診治指南重度COPD(Ⅲ級)的診斷標準;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肺動脈高壓功能評級標準,分為輕、中和重度三度,所有患者經(jīng)多普勒超聲檢查提示,肺動脈收縮壓均≥40mmHg(1mmHg=0.133kPa)。所有患者在參與實驗前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2 排除標準:排除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癥、合并氣胸或肺大泡、肺動脈瓣狹窄及流出道梗阻、肺囊性纖維化、肺栓塞的患者,排除合并嚴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排除伴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排除對相關藥物過敏的患者。
1.3 方法 (1)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綜合治療:主要包括口服β2受體激動劑、抗生素、茶堿類藥物、祛痰劑及和糖皮質激素等藥物,持續(xù)低流量吸氧,由氧瓶或家庭制氧機提供(≤2L/min)。(2)觀察組:在常規(guī)綜合治療的基礎上加以無創(chuàng)正壓呼吸機通氣治療。采用synchrony型BiPAP呼吸機及image3面罩或comfortclassic鼻罩(美國偉康公司提供),選擇合適的面罩并加以固定,實施正壓通氣。選擇壓力支持/壓力控制(S/T)模式,設定吸氧濃度為30%~45%,呼吸頻率為13~17次/min。初始吸氣正壓(PAP)維持在0.78~0.98kPa,初始呼氣正壓(EPAP)維持在0.39~0.49kPa,通氣期間,仔細觀察患者的變化,可以根據(jù)患者的SpO2、PaCO2值的變化適當?shù)卣{(diào)整IPAP及EPAP,注意始終維持患者的血氧飽和度維持在90%以上。無創(chuàng)通氣時間為10h/d,上午和夜間各5h。注意事項:在對患者進行通氣期間,要仔細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及時清理呼吸道、吸痰,防止發(fā)生呼吸道堵塞。通氣前準備好相關搶救物品,一旦出現(xiàn)異常情況及時處理。
1.4 觀察指標 (1)分別測定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肺功能和肺動脈平均壓(PAMP)。其中肺功能在COPD患者穩(wěn)定期靜息狀態(tài)下采用丹麥JAEGER耶格肺功能儀測定FEV1和FVC。肺動脈收縮壓(PASP)則采用彩色多譜勒超聲心動圖,簡化Bemoul方程估算,肺動脈平均壓(PAMP)=肺動脈瓣舒張期最大反流壓差+右心房壓。檢查過程中,囑患者屏氣,快速采集三尖瓣反流頻譜、肺動脈瓣反流頻譜及右心房壓,測量3次取平均值。(2)觀察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情況,主要包括肺部感染、氣胸、腹脹、氣壓傷等。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肺功能和肺動脈收縮壓(PASP)比較 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中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雖然都出現(xiàn)了一些不良反應,但經(jīng)過積極正確的處理,問題均得到及時的解決,沒有影響正常的治療。且兩組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比較,差異并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肺功能和PASP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肺功能和PASP比較(±s)
注:組內(nèi)治療前、后比較,#P<0.05;治療后組間比較*P<0.05。
指標觀察組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治療前治療后FEV1/FVC(%)47.8±10.6 54.3±13.2#*48.4±11.3 50.3±11.6#FEV1/預計值(%)37.3±12.4 41.2±12.4#*37.8±11.9 39.2±11.7#PASP(mmHg)44.2±5.8 35.2±6.7#*45.1±6.3 38.9±5.8#
表2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目前治療COPD并肺動脈高壓并無特異性的藥物,治療效果也不盡人意。研究表明,除了戒煙以外,長期氧療也確定為改變COPD預后的一個重要因素。目前在國內(nèi)外已經(jīng)有不少文獻報道了無創(chuàng)通氣(Bi-PAP)在重度COPD中的應用,其中Chaouat等研究發(fā)現(xiàn),接受長期氧療患者平均肺動脈壓能夠基本保持穩(wěn)定,但長期氧療并不能逆轉肺動脈高壓[2]。向平超等研究表明通過家庭無創(chuàng)通氣治療能糾正重度COPD穩(wěn)定期患者的呼吸衰竭并降低肺動脈壓力[3]。國外的臨床研究資料也表明,嚴重COPD穩(wěn)定期患者可以通過家庭無創(chuàng)通氣治療提高生活質量,這可能主要與無創(chuàng)通氣促使患者體內(nèi)NO水平增高,ET-1、ANP水平降低,進而導致肺動脈壓力降低,右室負荷減輕,憋喘癥狀得到緩解有關[4]。
本文結果顯示,與治療前相比,兩組患者治療后肺功能均有所改善,平均肺動脈均降低。組內(nèi)比較發(fā)現(xiàn),觀察組的肺功能及PASP改善狀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且兩組間的差異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雖然都出現(xiàn)了一些不良反應,但兩組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比較,差異并無統(tǒng)計學意義,這意味著兩組患者在安全性方面沒有差別。其作用機理可能在于,Bi-PAP通氣通過給予氣道一定的正壓,保證了有效的肺泡通氣量和氧合功能,能夠使肺的通氣血流比值維持在正常范圍內(nèi),從而提高患者體內(nèi)的血氧飽和度,改善了患者缺氧的狀況,避免因缺氧造成的肺血管的收縮,防止出現(xiàn)肺動脈壓的升高。同時實施正壓通氣能夠降低患者的氣道阻力和彈性阻力,促進肺的擴張。通過提供外源性的呼吸末正壓還可以有效對抗內(nèi)源性呼氣末正壓,從而減少呼吸肌的運動,防止出現(xiàn)呼吸肌過勞導致的肌肉麻痹。
綜上所述,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對重度COPD伴肺動脈高壓的患者實施無創(chuàng)通氣,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對于降低患者的肺動脈高壓也具有一定的協(xié)同和促進作用。但是因為研究樣本過少,為保證實驗的科學性和嚴謹性,仍然需要大樣本的進一步研究。
[1]張妮.無創(chuàng)通氣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凝血功能研究〔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2,3(26):19-20.
[2]崔蘇敏,陶立翠.無創(chuàng)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并發(fā)呼吸衰竭的效果觀察〔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14(9):40-41.
[3]蘇成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fā)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行機械通氣的護理〔J〕.臨床合理用藥,2010,3(18):142.
[4]梁少紅,田峰,冼慧儀,等.無創(chuàng)通氣治療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并肺動脈高壓的探討〔J〕.當代醫(yī)學,2012,15(18):13-15.
(編輯紫蘇)
R563
B
1001-7585(2015)22-3071-02
2015-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