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建萍,陳明偉,張 翰,袁經(jīng)權(quán)
(廣西中醫(yī)藥大學(xué),廣西 南寧 530001)
大葉千斤拔又名大豬尾、千斤力、千金紅、紅藥頭和白馬屎,為蝶形花科千斤拔屬多年生直立灌木大葉千斤拔Flemingia macrophylla(Willd.)Merr.的干燥根[1]。分布于廣西、云南、廣東、貴州、四川、江西、福建、海南等?。?],為廣西壯族民間常用藥材。大葉千斤拔具有祛風(fēng)活血、強腰壯骨等功效,常用于治療風(fēng)濕骨痛、痛經(jīng)等癥[3],是治療痛經(jīng)等婦科疾病的主要用藥[4-5],為婦科千金片、金雞膠囊、壯腰健腎丸等中成藥的主要原料[6]。為制定其檢查標(biāo)準(zhǔn),本文按藥典要求對其浸出物及其水分、灰分進行測定?,F(xiàn)將結(jié)果報道如下。
試驗所用大葉千斤拔樣品分別采自廣西武鳴寧武、廣西邕寧蒲廟、廣西武鳴羅波、廣西武鳴大明山、廣西防城港、廣西武鳴雙橋、廣西藥用植物園、廣西桂林荔浦、廣西邕寧那馬、云南勐臘縣,采集時間為2014年3~7月。以上10批樣品均經(jīng)廣西中醫(yī)藥大學(xué)韋松基教授鑒定為蝶形花科千斤拔屬多年生直立灌木大葉千斤拔Flemingia macrophylla(Willd.)Merr.的根;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
2.1 水分測定[7]將大葉千斤拔藥材粉碎,使能通過四號篩(65目),混合均勻,取藥材3 g,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IX H第一法測定,結(jié)果見表1。由表1可知:10批大葉千斤拔水分含量平均值為11.88%,最高來自廣西藥用植物園(13.31%),最低來自云南勐臘縣(10.98%)。
2.2 總灰分測定[7]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IX K總灰分測定要求,準(zhǔn)確稱取樣品粉末(過四號篩,65目)3 g進行測定,結(jié)果見表1。由表1可知:10批大葉千斤拔總灰分平均值為2.43%,最高來自云南勐臘縣(3.35%),最低來自廣西邕寧蒲廟(2.06%)。2.3 酸不溶性灰分測定[7]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IX K酸不溶性灰分測定法測定,結(jié)果見表1。由表1可知:10批大葉千斤拔酸不溶性灰分平均值為0.36%,最高來自云南勐臘縣(1.22%),最低來自廣西邕寧蒲廟(0.16%)。
表1 各產(chǎn)地大葉千斤拔水分、灰分及浸出物測定結(jié)果
2.4 水溶性浸出物測定[7]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XA水溶性浸出物測定項下冷浸法測定,結(jié)果見表1。由表1可知:10批大葉千斤拔水溶性浸出物平均值為5.61%,最高來自云南勐臘縣(8.93%),最低來自廣西武鳴寧武(3.56%)。
2.5 醇溶性浸出物測定[7]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XA水溶性浸出物測定項下冷浸法測定,以95%乙醇為醇溶性浸出物的溶劑,結(jié)果見表1。由表1可知:10批大葉千斤拔醇溶性浸出物平均值為6.33%,最高來自云南勐臘縣(12.26%),最低來自廣西桂林荔蒲(4.03%)。
根據(jù)實驗檢查結(jié)果,暫定總灰分不得過4.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過2.0%,水分不得大于14.0%,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3.0%,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4.0%。上述實驗結(jié)果可為制定大葉千斤拔的檢查標(biāo)準(zhǔn)提供參考依據(jù)。
[1]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第4卷[M].上海:上海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1999:475.
[2]饒偉文,黃建楷,溫志芳,等.千斤拔的品種調(diào)查與質(zhì)量研究[J].中草藥,1999,30(3):219-222.
[3]宋立人,洪恂,丁續(xù)亮,等.中國中藥學(xué)大辭典:上冊[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195.
[4]王云嬌,彭朝忠,張永云.大葉千斤拔扦插繁殖試驗[J].中藥材,2006,29(8):763-764.
[5]劉德朝.大葉千斤拔扦插繁殖試驗[J].林業(yè)科技開發(fā),2006,20(2):68-70.
[6]張麗霞,彭建明,馬潔.千斤拔研究進展[J].中藥材,2007,30(7):887-890.
[7]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S].一部.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附錄 52,附錄53,附錄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