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峰
(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 設備處,北京100034)
P3000型注射泵結構原理和常見故障處理
李玉峰
(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 設備處,北京100034)
靜脈輸液是一種最常用的臨床治療方法,是護理專業(yè)的一項常用給藥治療技術。在臨床上輸液過快或過慢都可能使治療效果打折并給患者及護理工作帶來不良后果[1]。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智能輸液泵逐漸取代傳統(tǒng)重力輸液。智能輸液泵相較于后者具有以下優(yōu)點:①實現了對輸液流量的精準控制。以往重力輸液器流速測量是用秒表記錄單位時間內液體滴數,以此間接換算出流速。而智能輸液泵通過單片機系統(tǒng)發(fā)出控制脈沖使步進電機旋轉,精確控制輸液量。②實現了對輸液氣泡和壓力報警。重力輸液器輸液量控制完全依靠護士人工觀察,一旦忙碌起來有所忽略,有可能會使氣泡注射到身體內造成危險。而智能輸液泵通過超聲氣泡探測器智能監(jiān)控管路內氣泡,必要時進行報警提示。
本文介紹的注射泵便是智能輸液泵中的一種,其中主要用于重癥監(jiān)護病房對重癥患者進行心血管功能藥物的持續(xù)微量注射及特殊藥物的注射[2]。由于使用時間長、頻繁高,有必要對其原理和常見故障進行了解。下文主要以P3000型注射泵為例,進行相關介紹。
注射泵由控制器、步進電機、電源、傳動系統(tǒng)、壓力傳感器和顯示屏等構成。儀器工作時,首先操作輸入相關數據,如流速、容積、壓力報警等,并夾上裝有藥液的注射器。然后單片機系統(tǒng)發(fā)出控制脈沖使步進電機旋轉,而步進電機帶動絲桿將旋轉運動變成直線運動,推動注射器進行藥液的注射。此外,在注射泵啟動后,安插在絲桿上的光電管和壓力應變片,便把監(jiān)測到的數據通過模數轉換模塊反饋到單片機中,實時監(jiān)控運行狀態(tài),防止意外事故發(fā)生。
故障一:夾上注射器,注射泵無法識別注射器規(guī)格。
分析和處理:注射泵在工作前,先人為輸入輸液量,夾上藥液注射器。只有這樣儀器才能確定絲桿推進的距離,所以識別注射器規(guī)格是注射泵工作前的必要步驟。P3000型注射泵的注射器規(guī)格測量系統(tǒng)是由線性可調電位器、拉桿和數模轉換芯片構成。首先,拉桿卡住注射器,將動觸點至于相應的位置,這時線性可調電位器就相當于分壓電阻,線性正比于注射器直徑。之后將電阻分壓經過模數轉換輸入給單片機,并與預存數值對比,得出注射器尺寸大小。
如果無法識別,應先查看注射器生產廠家。由于品牌眾多,即使同一規(guī)格的注射器,直徑尺寸也略有不同。針對這種情況,P3000型注射泵預設了多個廠家注射器直徑尺寸(見表1)。必須使廠家品牌與注射泵預設值相同。如果不同,可通過下列方法調試。
(1)確保儀器處于關機狀態(tài)。
(2)按下開始鍵,同時開機。
(3)顯示屏顯示- - -,輸入代碼462。
(4)之后按下停止鍵,顯示SyX(X代表預設廠家)
(5)用速率鍵調整X數值,得到相應廠家。
(6)按停止鍵保存,關機,這樣就得到對應的輸液器型號。
表1 P3000型注射泵預存廠家代碼
如果調整完后,仍不能正常顯示,則考慮設備內部故障。拆開儀器,察看線性可調電位器是否工作正常。P3000型注射泵的線性電位器是碳膜電位器,電阻體是用碳粉和樹脂的混合物。由于電位器使用頻繁,常有接觸不良、電阻體磨損和拉桿不靈活等情況。對于簧片彈性不足時,可把電位器拆開、將簧片節(jié)點向外撥動一下,使黃片接點和碳膜重新接觸。對于碳膜層部分磨損脫落,可用濃鉛筆芯磨成粉末,摻入粘合劑,攪拌均勻后涂抹在碳膜脫落位置。如果引出腳和碳膜層之間接觸不良,可用汽油或酒精將接觸處清洗干凈,再用起子或鉗子將引出腳處加緊。如果上述方法均不奏效,只能更換電位器重新校準。
故障二:開機正常,運行過程中報警DEC并停止工作。
分析和處理:為了使注射泵安全工作,生產廠家往往在絲桿的底部安裝微動開關,以監(jiān)測注射器是否準確安裝在軌道架上。當輸液泵在工作時,如果注射器被取下,微動開關閉合狀態(tài)翻轉,同時向處理器發(fā)出高電位報警,提示儀器工作異常。
P3000型注射泵也安裝了此類系統(tǒng)。當發(fā)出了DEC報警,首先要檢查注射器是否正確安裝泵體上。其次由于微動開關暴露在外側。很有可能被藥液灑濺,久而久之銹住開關彈簧。這時只能用無水酒精一遍遍浸泡,使彈簧恢復活力。
故障三:開機時正常,運行一段時間后報警ERC并停止工作。
分析和處理:此報警提示傳動系統(tǒng)故障。傳動系統(tǒng)是由步進電機、傳動齒輪、拉桿和光電檢測組成。首先開機設置工作,聽見噠噠轉動的聲音,說明步進電機工作正常。之后,拆機察看傳動系統(tǒng),各個齒輪嚙合正常,螺桿伸縮自如,無問題??紤]故障現象是在工作一段時間后出現。懷疑是光電計數反饋發(fā)生問題,導致設備無法感知運行狀態(tài)。在排除發(fā)光器和受光器和光柵問題后,發(fā)現光電電路板背面有大量鹽漬,造成部分引腳粘連,用刻刀去除后,裝機問題消失。
本文首先簡單介紹了注射泵在醫(yī)院重癥監(jiān)護中的重要實用價值,以P3000型注射泵為例簡述了輸液泵的工作原理和組成,并列舉了幾例注射泵常見報警現象及常規(guī)的處理方法。鑒于注射泵在醫(yī)院重癥監(jiān)護中的重要作用,又因其存在高風險性,所以有必要深入了解其原理和結構,并掌握一些基本故障的排除方法。
[1]朱思南,尚長浩,王粵,等.輸液泵質量控制檢測的實踐與探討[J].醫(yī)療裝備,2010,(11):16-17.
[2]崔亮,崔麗,杜超,等.注射泵檢測中的問題分析與檢測方法[J].中國醫(yī)學裝備,2010,(12):74-76.
R197.39
C
1002-2376(2015)06-0100-02
2015-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