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忠茂
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個老師、一群學生,沒有表演,沒有多媒體,猶如一幅簡筆畫,線條簡單而又意境深遠。的確,作為農(nóng)村的小學語文教師,不可能每堂語文課都借助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大多時候在教室里,語文課應力求體現(xiàn)“語文課上得有語文味”,上樸實而有效的語文課。
在學校里,我經(jīng)常聽語文課,自己也教了一個班的語文。聽別人上課也好,自己執(zhí)教也罷,課后,我總會捫心自問:這像語文課嗎?這是語文課嗎?最近,也常聽我校近幾年新分配來的語文老師的課。主要是閱讀課,其課堂表面很熱鬧。老師總會問學生許多問題,而且有些問題學生根本不需要深入思考,就馬上說出問題的答案。整堂課都是老師不停地問,學生快速地答,一堂課就在這樣熱鬧非凡的氣氛中結(jié)束了。可一堂課下來,學生又到底能學到多少?執(zhí)教老師也不清楚。其實,小學閱讀教學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要注重學生對文本語言的理解、積累和運用,要追求課堂教學的真實有效。
一、注重課前預習,獨立尋求疑問
良好的預習習慣對形成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效率,順利地達到閱讀目的有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在預習中,首先要教會學生預習的方法,初讀課文時,按“導讀”提示自學;深入理解課文時,圍繞“思考”練習自學。在預習中畫出重點詞句,尋找出不理解之處,進行質(zhì)疑,甚至可以提出對知識本身進行的懷疑、研究,這就能使學生產(chǎn)生查閱的動力,爭論的欲望,獲勝的信心。在預習中學生的質(zhì)疑總能營造新的學習氛圍,為課堂上深入學習做好鋪墊。如每次上課前,我總會問問學生:你在預習中有哪些疑惑?把你不能解決的問題提出來,讓老師、同學一同來幫助你。我任教的五年級這個班,從三年級起,我一直注重他們的課前預習,現(xiàn)在他們已掌握了預習的方法了。通過課前預習研讀,設疑答疑,使教師變包場為導演,使學生變被動接受為自主探索,課堂教學效率也明顯得到了提高。
二、注重明確目標,創(chuàng)設自學情境
在學習每一篇課文之前,將學習目標展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心中有數(shù),明確自己努力的方向,學生就能主動地進入自主探索學習中,自學目標的自主確立是學生主體重新構(gòu)建與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可“一刀切”地用集體自學目標取代學生的自學目標,教師要精心創(chuàng)設學生自學的教學情境,活躍其自主學習的氣氛。如教學“平分生命”,我在上課時興奮地說:“昨天大家預習了‘平分生命這篇課文,聽說大家都有許多感受,誰愿意把自己的感受說給大家聽聽?”同學們爭著舉手。學生提到本課所要學習的目標:“哥哥貝貝為了救妹妹寧愿犧牲自己的生命。”“本課有很多描寫動作的詞語可以看出貝貝很勇敢?!薄罢n文幾次寫了貝貝的心理想法?!钡?,我隨即說:“那就請同學們想想對這篇課文,你最想學習的目標是什么?你想用什么方法學習?同學們聯(lián)系自己的感受定下自學的目標與方法。”我即興讓同學們按照自己的學習目標與方法開始自學。顯然,全班同學的積極性在新課一開始就被調(diào)動起來了。
三、注重學生質(zhì)疑,進行“問題教學”
古人說:“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有疑問,才有學習的內(nèi)驅(qū)力。人類的思維活動往往是由于要解決當前面臨的問題而引發(fā)的。課堂上要讓學生思,必先有疑。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啟發(fā)想象,鼓勵他們敢想、敢疑、敢問,重視學生質(zhì)疑能力的培養(yǎng),進而進行發(fā)現(xiàn)問題的教學,激勵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課堂伊始,讓學生讀課題后自己提問題,然后讓學生圍繞這些問題自由讀課文,自主尋找答案,然后互相議論,自主探索解決。這種教學即真正達到以學生不斷提出的問題為教學的開始,以學生鍥而不舍地解決問題為成功的歸宿。
四、關(guān)注細節(jié),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醞釀
學生的閱讀理解也像老酒一樣,需要有足夠的時間來醞釀屬于他們自己的思想。一提問,就期待學生小手直舉,要么所提的問題沒有思維含量,不需要思考就能回答,要么是明知故問,裝點門面。凡是有思維含量的問題,都是需要學生經(jīng)過深入思考才能得出結(jié)論。一堂好的語文課不在于問題多少,而在于問題是否富有挑戰(zhàn)性,在于學生有效思維時間的長短。當然,這更需要我們的語文老師對教材的把握程度,老師若能抓住文中的一些細節(jié)巧妙地提問,學生所獲得的理解會更深刻。我曾聽過我校一位四年級語文老師的課,她執(zhí)教“全神貫注”,課堂伊始,該老師提出一個關(guān)鍵問題:你從哪些語句感受到羅丹的全神貫注?學生很快找到相關(guān)句子,學生在找、讀的過程中深切感受到了羅丹全神貫注的精神。而這位老師并沒有草草收場,而是繼續(xù)引導學生回答:羅丹為什么這么全神貫注地工作呢?學生通過學習討論,進一步感受到羅丹不僅是一位全神貫注的畫家,更是一位追求完美、不懈努力的畫家。有的學生還聯(lián)系實際談了自己的感受。所以說,真正的課堂教學智慧必定蘊含在老師敏銳的觀察和深刻的思考中。教學中往往易被忽視的細節(jié),通過老師巧妙地引導,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注重自讀感悟,討論交流,倡導小組合作學習
學生的獨立學習,是讓他們獨立思考,去發(fā)現(xiàn)去感悟。閱讀,沒有學生的獨立思考是完全不可想象的;而在獨立學習基礎上的小組協(xié)作學習,伙伴的交互作用,對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gòu)具有關(guān)鍵作用。閱讀并非全是個人的事,特別是對小學生來說合作學習是重要的認知策略。明代學者顧炎武說:“獨學無友,則孤陋難成;久處一方,則習染而不自覺?!边@點明了合作學習的意義。學生在自讀后,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將問題交給學習小組討論交流共同解疑,教師要深入各組,參與討論,并作必要的啟示和點撥,引導學生再讀書,在讀中解決重難點,把讀和議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
總之,我們的教育對象是學生,他們是在不斷發(fā)展變化、逐漸成長的,教師一定要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他們,要堅持反思,做到虛心好學、刻苦鉆研、勇于創(chuàng)新,力爭讓我們的語文閱讀教學真實有效?!?/p>
(作者單位:江西蘆溪縣銀河鎮(zhèn)中心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