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慶蘭
人們的思維有“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兩種。小學生特別是中低年級的學生更擅長形象思維,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采用適當?shù)慕虒W方法,發(fā)展學生的形象思維,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閱讀教學效率。
一、運用直觀教學,發(fā)展形象思維,提高閱讀能力
小學生往往會由于知識經(jīng)驗貧乏,表象儲存量少等原因,影響了思維的深刻性和敏捷性。而直觀教學卻能夠彌補這一缺陷,起到豐富表象、有效運用表象的作用。
在小學階段,語文閱讀教學中的直觀教學有如下幾種情況:
1.以實物、實地直觀。閱讀教學中,可以較多地采用實地參觀或實驗操作的方法,讓學生通過參觀或操作,感知這些事物的特點,從而在腦中留下生動而清晰的印象。閱讀課文時,這些印象就會在腦中再現(xiàn),以幫助學生進行理解課文的思維活動。例如在教學《狐假虎威》一課時,教師就可以通過讓學生表演課文模擬當時的情景,讓學生明白狐貍是如何“狐假虎威”的。
2.以圖片簡筆畫、投影直觀。這種情況雖沒有實物觀察直觀清晰,但是卻簡便易行,對于一些學生不容易理解的抽象概念,就可以利用這些直觀資料,讓學生形成表象,并運用表象去理解概念。例如:在閱讀課文《九寨溝》時,讓學生畫出看到的各種景色。然后分析評論,分段難點就可以迎刃而解。
3.以語言錄音直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采用音樂和情的手段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符合兒童的思維特點。教師用語言對事物作形象的描繪,引導學生根據(jù)課文的要求提取相應的材料,能形成語言和圖像的雙重表象,促使學生入情入境地接受知識。如教學《珍珠鳥》一課時插入音樂,學生接觸到的就不僅僅是一段段文字,而是在文學欣賞的同時獲得情感的共鳴。從而在頭腦中構成了一幅幅“我”與珍珠鳥在一起相處的和諧畫面。
二、借助想象,發(fā)展形象思維,提高閱讀能力
兒童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這就為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兒童想象力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1.挖掘品位語言,啟發(fā)想象。啟發(fā)想象力,挖掘品位語言,主要是指導學生熟讀課文,隨著對課文內(nèi)容理解的深入而產(chǎn)生想象。例如:《宿新市徐公店》是一首描繪春天景色的古詩,課后習題要求學生根據(jù)這首詩想象出一幅畫出來。在學習了詩句以后教師不能急于要求學生畫畫,而是要從詩句中挖掘品味,先導言:同學們,學習完這首詩以后,你們的頭腦中都出現(xiàn)了一些什么樣的畫面?學生講圖畫時,教師應不失時機地讓學生品味語言,想象圖畫,注意對“疏疏”“一經(jīng)”“樹頭花落”“無處尋”等詞語的體會,使學生頭腦中的圖畫更形象具體。
2.抓住表達中心的重點句段,誘發(fā)想象。有些課文比較含蓄,沒有把要說的話直接說出來,而是讓讀者自己去想象,去體會。如:“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一課,肖邦彌留之際說:“我死后,請把我的心臟帶回去,我要長眠在祖國的地下?!弊髡唠m沒有直接說出這是肖邦愛國精神的體現(xiàn),然而這卻正是作者文章中的感人之筆。如何抓住這一環(huán)節(jié)呢?我這樣設計,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經(jīng)驗去想象:肖邦日夜思念自己的祖國,可是卻一直沒能回到自己的祖國。到他死的時候,他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以這樣的設問將學生巧妙帶入角色,學生自然就能體會到文章的中心了。
3.利用“空白”之筆,它給人以豐富的想象余地,有言已盡而意無窮的藝術效果。我們可以利用這些讓讀者去想象去補充。如“孔子游春”第八自然段的“它好像善施教化”的后面有個省略號。通過學生的討論、交流,學生領悟了孔子以“司空見慣”的流水做比喻,引導弟子感悟做人的道理。在此基礎上,借助這段話中的省略號進行擴散思維的訓練。讓學生在想象補充水與君子的共性的同時,達到學文悟理的效果。
總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發(fā)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作為一名教師,必須深入鉆研教材,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啟迪學生的形象思維,培養(yǎng)適應時代的人才?!?/p>
(作者單位:江蘇連云港市贛榆區(qū)
墩尚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