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玉兄
英語閱讀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把閱讀教學過程分為三步呈現(xiàn):pre-reading, while-reading,post-reading。
一、閱讀前——激活知識(pre-reading)
通過課前閱讀活動,我們要讓學生們明白我們在精讀之前要做的任務或活動。
1.巧預測,排除閱讀障礙
預測是一個重要的閱讀技巧。如果讓學生帶著自己的預測有目的進行閱讀,就能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文本。預測可以通過很多不同的方式來完成。比如在教授新概念英語青少版1A《Just like you!》一課時,教師先呈現(xiàn)文章中的六幅圖,讓學生預測閱讀文本的內容,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閱讀的欲望。
2.曉背景,創(chuàng)設真實的場景
(1)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引入話題。文化背景知識在閱讀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閱讀前對學生擴充相應的背景知識是閱讀理解能力提高的關鍵之一。教師首先應明確交際的專題和教學目標,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通過問答、介紹、對話的形式來激活學生原有的經(jīng)驗儲備。牛津英語教材中的主題是學生熟悉的,貼近學生的生活的,所以閱讀的障礙相對要小一些。
(2)師生對話,擴充背景知識。有些閱讀課文中沒有插圖或課文插圖不能很好地體現(xiàn)課文的重、難點。那么以師生對話的方式進行Free talk就可以巧妙地將背景知識傳遞給學生。
(3)鼓勵學生平時搜集相關的背景知識。在平時的學習中,教材每個單元都有一個主題話題,如季節(jié)、問路,自我介紹等。讓學生查找并搜集相關的背景文化信息,并在同學之間進行相互交流,也是一種有效擴充學生背景文化知識,幫助閱讀教學開展的方式。
二、閱讀中——增強理解(while-reading)
1.分步進行語言項目訓練
教師將課文中的重點詞匯達到 “四會”要求、功能句等語言項目分步進行機械操練、意義操練和交際性操練。借助圖片、實物、教具等進行單詞認讀。通過形式多樣的機械操練使學生掌握正確的語音、語調。常用的游戲有摸物說詞、看口型或表演猜詞、拷貝不走樣聽音傳話、圖片快速閃動、聽指令做動作等,力求多種感官協(xié)調互動,使學生學得活潑扎實有效,牢固掌握詞匯。將新的語言功能句型呈現(xiàn)給學生時,可以通過以舊帶新的方法呈現(xiàn),如在教牛津英語5A《A camping trip》時,可以先通過復習“I have…”句型,然后問學生A:“What do you have?”導入新授句型,再根據(jù)學生A的回答,問學生B或C:“What does he / she have?”最后再分層設計小的任務予以訓練。
2.掌握并運用正確的閱讀方法
正確的閱讀方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獲得知識,開發(fā)智力,還對學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情感和意志力的培養(yǎng)有很大的幫助。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地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并鼓勵他們在閱讀中不斷地探索和研究。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因此,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掌握并運用正確的方法,才能為他們終身閱讀奠定良好的基礎。
3.鼓勵學生善于發(fā)問
培養(yǎng)學生提問的能力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按意群閱讀的良好習慣,提高閱讀的速度及效率?!队⒄Z課程標準》(2011版)二級目標中,對讀這一項語言技能的描述中就提到:能借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或小短文,并養(yǎng)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我們可不要小看學生提出的問題,這恰恰是他們在閱讀中思考并發(fā)現(xiàn)問題的過程。教師可鼓勵學生發(fā)問,并引導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分析并解決問題。長此以往,可以培養(yǎng)了學生在閱讀中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閱讀后——鞏固擴展(post-reading)
閱讀后的任務應該使學生基于所學知識產(chǎn)生新的語言輸出。
1.情景再現(xiàn)
情景再現(xiàn)是學生對已學文本的一種語言輸出。是指學生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語言將文本的內容表達出來。這種再現(xiàn)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看圖復述,提取文章中的關鍵信息并改編成chant或rhyme等。比如在教授《Halloween》時,我提取文章中的關鍵詞句,把它編成了chant,學生讀起來朗朗上口,便于記憶。
2.角色扮演
學生能夠根據(jù)文本所提供的信息,把整個故事表演出來,這樣既是對所閱讀文本的鞏固,又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說英語、講英語的欲望。
3.小練筆
小學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言的運用能力。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包括聽、說、讀和寫。聽和讀只是語言輸入兩種不同的形式,最終要轉化成語言輸出,閱讀才有意義。而“說”和“寫”是語言輸出的主要形式。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合理設計教學活動,利用各種手段引導學生“以讀促說、以讀促寫”。
總之,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需要一個漫長過程。學習知識需要積累,閱讀能力的提高也需要時間的沉淀。
(特約編輯 熊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