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 要】傳統(tǒng)英語教學,人們認為只要掌握了詞匯和語法規(guī)則,就學會了英語,不考慮交際能力。因此,語法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語法而學習語法,學習語法是目的而不是工具。實際上,離開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進行語法教學是空洞的教學活動?!耙灾v代練”或者“以練代講”都不能產生應有的效果,“精講精練”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才是有效的教學活動。其實,只要把語法知識與實際情境,尤其是課堂真實情境有機地結合起來,那么,語法知識就會真切可感而不再抽象空泛。學生不僅在情境中輕松地掌握了語法,同時還進行了語言實踐。
【關鍵詞】初中英語;語法教學;語法交際教學
1英語語法教學中交際教學法的實施
交際教學法力求達到語法教學和交際教學的統(tǒng)一,使學生不僅掌握英語的語法知識,而且能夠將其語法知識應用于實際的交際。交際教學法有它的基本原則,但實施交際教學法應該與實際教學環(huán)境相結合,一切從實際出發(fā),才能走出高效率的英語交際教學之路。初中學生愛說、愛動,善于模仿,記憶力強,有強烈的競爭意識和表現(xiàn)欲,喜歡嘗試著把學到的語言材料隨時進行對話、敘述和表演。因此,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交際活動符合初中學生的特點,便于學生邊學邊練,學用結合,使所學語法知識能夠在運用中獲得鞏固和提高。
1.1拓寬教學思路,體現(xiàn)交際多樣性
語法教學也有它的多樣性。多樣性的語法教學使語法教學擺脫了講解規(guī)則、舉例說明、練習印證的刻板教學模式,增加了語法教學的趣味性。在教學活動中大量使用轉換信息、情景模擬、角色扮演、游戲活動等形式,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中,聲結合,寓教于樂,使課堂變得輕松、色、愉快。教師可根據(jù)英語學習的不同階段及不同的教學要求,讓學生把課本上的對話進行表演,這些表演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語言水平、想象力、表演能力以及性格來決定分配給學生的角色。
1.2假設語言情景,活躍課堂氣氛
根據(jù)培養(yǎng)交際能力的目標,在語法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情感和智力策略。其中,情感策略是關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著重讓學生用英語表情達意,培養(yǎng)情感意志,激勵濃厚的興趣,愉快的情緒。情景教學是課堂教學中交際活動的充分體現(xiàn),而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是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任何有意義的語言交際活動都是在特定的情景中進行的。情景決定語言表達的意義,沒有情景就沒有語言的意義,交際活動離不開語言的情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給學生提供更多應用知識的機會,促進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和語言交際能力共同發(fā)展。在情景中進行操練,能提高學生實踐的質和量。在假設語言情景時可以利用直觀手段創(chuàng)設語境。通過真實情景中的反復練習,學生必然會對這一語法結構有深刻的認識。
1.3感受語法,重視語境的交際策略
語法交際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學活動中要重視學生的參與,在學生熟知語法規(guī)則的基礎上,要求學生靈活運用所學規(guī)則進行一定的交際性實踐,這是語言使用的創(chuàng)造性過程。在語境中學生已接觸到大量語言材料,對所學語法知識已有初步了解,這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從語言材料中找出這節(jié)課所需要學習的目標語法結構并幫助學生分析語法結構,總結規(guī)律,形成一定的語法意識。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運用歸納法或探究法,通過歸納或對比,學生便能比較容易地理解目標語法結構的功能和用法,并能在實際練習中加以靈活運用。
在簡單歸納后,學生并不能完全掌握語法結構,這時教師需要對所學語法結構進行講解。對于語法知識的講解在語法教學中是很有必要的,學生只有具備了相應的語法知識,才能在真實的語境中準確表達,有效開展交際活動,講解不應僅限于讓學生機械記憶語法規(guī)則,而應引導學生體會語法結構在語境中表達的語意,使其學會在交際中選用適合語境的語法形式。
1.4因材施教,關注反饋與評價
交際教學法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但在有些語法教學的課堂中,部分學生擔心犯錯誤、內向或缺乏必要的語言知識和交際技能,可能會采取不積極的“低姿態(tài)”,缺乏應有的配合,此時教師要對癥下藥,在課堂中營造和諧、積極、平等的氣氛,這就要求教師掌握并很好地利用各種交際教學方法。通過嘗試,以下小組活動形式有利于調動這些“低姿態(tài)”學生的積極性:①小組互助。這是一種用于幫助學習困難的學生的有效形式。在小組完成學習任務時,讓全組學生共同幫助個別有困難的學生。教師有選擇地將學習成績不同的學生按比例混合編組,其效果更好。在學完一個語法項目的基礎上,小組成員互出試題測試對方,目的是檢查學習效果,提供具體的反饋信息。教師必須及時指導檢查,以保證檢測質量。這種檢測的目的是增強反饋作用,測試成績不列入總分。②小組對答。小組活動時,一人提問,其他人搶答,然后輪換,或者組員兩兩結對,輪流進行一問一答。問答過程中,提問者對回答者的答案進行評價,允許回答者作更正性的第二次回答。小組對答可以促進思維、理解和記憶,這對于理解性和記憶性內容的學習比較有效。教師在學生的交際活動中,要不失時機地做出反饋和評價。教師的反饋和評價應是促進和鼓勵學生提高語言交際能力的動力,使學生對自己的語言表達充滿信心,從而產生學好英語的熱情。在反饋和評價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意糾錯藝術,避免頻繁打斷說話、見錯就糾,使學生不敢張口,損傷學生積極性的現(xiàn)象。
2在語法教學中實施交際法的注意點
2.1注意英語與母語的關系
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思維的習慣和能力是培養(yǎng)交際能力的一個方面。教師在教學中首先必須要采用直觀教學手段,把英語和要表達的事物直接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直接理解,直接記憶。其次,必須要用英語教英語,讓學生直接用英語理解英語,直接用英語下指令去做事情。第三,要盡量使用英語,在必要時使用漢語。適當使用漢語是必要的,進行適當漢英對比也是必要的,但不宜過多。
2.2注意聽說與讀寫的關系
聽、說、讀、寫,即通常所說的“四會”是中學英語教學的主要部分。它們是緊密聯(lián)系不可分割的,在教學中相輔相成。沒有聽,就不可能有說,離開了說,聽也受到限制。聽是說的基礎,說是聽的提高,聽和說要一起抓。寫能加強讀,讀能促進寫。書讀得越多,寫起文章來就有詞、有句、有內容。真正做到聽說領先,讀寫跟上,使聽說讀寫教學的立足點、著眼點落到實處。
2.3注意知識與能力的關系
語言知識是為交際能力服務的,是整個交際能力的基礎。在語法教學過程中要體現(xiàn)交際性,不但要“活學”,而且要會“活用”,“在用中學,在學中用”。所謂“活學”就是將語法知識運用到一定的語言情景中去。由此可見,語法知識不再是以機械的、枯燥的形式來教學,而是要通過豐富多彩的、直觀的交際化的形式來教學。教師和學生交換角色,學生在游戲中無意識地接觸了新的語法知識,學習積極性高。
總之,對語法學習的目的要有較深刻的認識,把語法作為手段來學,老師要有意識地把學習語法的目的引導到實用和交際方面來,使學生有機會在課外實踐中運用,增多語言交際的機會。經過教學實踐,筆者體會到運用“交際法”教學語法的甜頭,學生在主動參與課堂實踐,真正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了學生參與意識和交際能力。同時,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適當運用交際法,可以改變課堂教學中學生所處的被動局面,促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積極思維,互助共進。當然,只要老師們開動腦筋,不斷探索,就一定能摸索到比較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氣氛中學習英語、掌握英語、應用英語。
參考文獻:
[1]楊艷粉.英語語法教學應有新思路[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0(Z1)
[2]徐敬美.淺談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障礙與對策[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2(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