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建青
初中英語“以評促教、評教結合”之路的實踐與探索
鄔建青
隨著英語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fā)展,教學評價改革已經成為英語課程改革的重要方面。為了使教學評價更好地服務于英語課堂教學,以評促教,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作者試圖從英語課堂教學評價的標準、評價的內容、評價主體入手,通過對這幾個方面的實踐與研究,探索出提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教學評價
《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2011版)明確指出:“改變課程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fā)揮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币虼?,新課程教學目標是要改變傳統(tǒng)的“重知識評估、輕能力考核”的評價機制,以及以考試為目的的單一評價形式,強調課堂教學評價主體的多樣性,倡導評價方式的知識性和工具性,體現(xiàn)評價的科學性和人文性。
目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評價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評價理念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評價的過程中由于缺失有效的評價理念,導致教師在很大程度上沿襲了傳統(tǒng)的方式組織課堂,因而,教學評價的指導性和實踐性不強。教師在教學評價過程中,由于缺乏系統(tǒng)的理論指導,教學中忽視學生多元智能的發(fā)展,忽視學生情感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忽視學生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
(二)評價標準
課堂教學評價的標準難以統(tǒng)一,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評價過多地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并以成績來衡量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很難把握標準,主要表現(xiàn)在學生對于課本知識的掌握參差不齊,以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存在差異,并且難以衡量。課堂教學評價活動沒有建立在英語語言的情景性和真實性基礎上,缺乏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認知策略、元認知能力的培養(yǎng)。
(三)評價方式
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下,教學評價方式比較單一,教學評價過分依賴學生的學業(yè)成績,把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與學生能力等同起來。在高考指揮棒尚未改變的情況下,考試似乎成了衡量學生能力唯一的工具。不少教師認為考試成績最能客觀、真實地反映學生的學習進程和教師的教學狀況,并以此來衡量學生學習能力的高低和教師教學能力的高低,這似乎成為一條永恒不變的定律。教師過多地強調結果性評價,忽視了過程性評價。
(四)評價主體
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過分強調教師的權威性,把學生視為評價的主體,學生機械被動地接受知識,沒有主動參與評價的機會。評價的主動權往往是在教師的這一邊,學生完全是知識的容器、學習的機器,學生的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沒有得到有效的激發(fā)。因而,在教學評價過程中很難形成以學生為主的自評、互評、小組評價的多元化評價機制。
(一)實施多元化評價
評價主體應突出以學生課堂參與程度、師生互動討論,生生互動、同伴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在此基礎上實施自評和互評、小組評價、班委評價、教師評價等評價方式,為了使得評價的結果更趨于合理,各種評價按照一定的比例來計算。同時,把評價的結果記錄下來,放入學生成長記錄袋中,為教師制訂教學計劃提供依據。教師在實施評價時應充分調動各種因素,如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有機整合,從而體現(xiàn)評價的客觀性和科學性。
(二)制訂評價的計劃
為了保證評價的有效性,在評價前教師應充分準備,科學有效地制訂評價的方案和計劃,確保評價不流于形式。評價的計劃與目標應包括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量,學生在學習上采取的方法和策略,學生的學習成果等。
(三)充實評價的內容
英語新課程目標就是要改變以“分數唯上”的評價方式,在對學生英語成績評價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學生語言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的評價,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與學生的口語能力、交際能力、競爭意識等納入到評價體系之中。
(一)豐富評價主體——體現(xiàn)評價的導向功能
為了獲得評價主體有效性的調查,筆者選取了本校809班和810班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共發(fā)放問卷97份,收回97份,回收率100%。問卷主要針對英語課堂教學評價的主體進行調查與研究。
評價主體的調查與分析
從上表我們可以得知,39.2%的學生傾向于小組評價,他們認為小組同學之間最為熟悉,同伴最容易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與缺點,在評價的時候不會因為教師的偏見而產生評價不公的現(xiàn)象。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小組評價比自主評價等其他形式的評價效果好,它能夠更為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28.9%的學生選擇了任課教師來評價自己的學習情況,因為每個學生特長不一樣、興趣不同,他們在不同學科的課堂反應和取得的成績也是不一樣的。比如男生在英語課堂上表現(xiàn)不夠積極,而在數學或者科學課上就比較興奮,他們的數學和科學成績明顯高于英語成績,其結果是數學老師或者科學老師對他們的評價高,而英語教師則相反。6%和5.1%的學生傾向于自評和互評,其缺點是學生在評價的時候帶有個人主義的傾向,因而,自評和互評的信度和效度比較低。大部分學生不喜歡家長評價,他們認為家長不能較好地了解他們的學習狀況,不能對自己的學習有一個全面的評價。
因此,在通常情況下,學校會選擇任課教師和班主任共同評價的形式與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相結合的方式,做到多元評價。在實際的評價過程中,教師的評價顯得更為重要些。因為,教師看問題比較全面,能深入分析學生的學習狀況,以及對學生的學習做出全面的評價,評價的信度和效度比較高。但是,教師的評價會受到自己主觀意識的影響,比如學生與教師的親密程度,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學生的作業(yè)完成情況等,這些因素往往會干擾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影響評價的結果。因此,教師在評價過程中應發(fā)揮評價的導向功能,體現(xiàn)評價的公平與公正。
(二)量化評價標準——體現(xiàn)教學評價的調控功能
教師應該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評價標準,讓學生清楚評價的具體量化標準。以學生的課堂作業(yè)為例,一般以書面作業(yè)和口頭作業(yè)為主。在作業(yè)評價的實施過程中,大部分學生會認真對待,但也有一部分學生作業(yè)不夠認真,個別學生存在抄襲現(xiàn)象。教師在作業(yè)評價時,應充分考慮到不同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在熟悉每一位學生認知水平發(fā)展方向的基礎上,把學生分成A、B、C三個層次,然后根據學生層次的不同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對于學生上交的作業(yè),教師要及時反饋,必要時要面對面批改和講評。教師除了對學生的作業(yè)進行批改、找出其錯誤的地方以外,還要對作業(yè)完成情況作出綜合評價,并打上“A、B、C、D、E”的等級,通過等級和評價性的語言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英語教學評價不僅有書面評價,也有口頭評價。書面評價往往以評語的形式出現(xiàn),而口頭評價相對比較簡潔,如:good,wonderful,excellent,very good,well done,you are very clever等激勵性語言。雖然這只是一種評價的形式,其目的無非在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
(三)多元評價——體現(xiàn)評價方式的多樣性
1.考試與激勵相結合
考試并不是教學評價的唯一途徑,考試的目的是為了了解學生的學習進程,加強學生知識與能力的檢測。因而,英語考試的題型設計應盡量科學與合理,避免偏題、難題和機械地背誦題目。如學生對自己考試結果不滿意的話,可以再考一次,從中選擇成績較高的一次作為本次考試成績。在評價的過程中要特別關注“后進生”的學習狀態(tài),教師應該給與他們更多的語言鍛煉機會,讓他們看到自己的優(yōu)勢與不足,鼓勵他們學習并獲得英語學習的成就感,從而樹立起學好英語的信心和決心。
2.教學與評價相結合
英語教學案例1:以人教版八年級上Unit 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的Section B為例,本課主要是關于課外活動的話題,讓學生進行討論,同時,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評價。
Step 1:Show students some pictures and ask questions
T:What do you often do in your free time?
S1:I often play computer game in my free time.
S2:I often play basketball in my free time.
S3:I often help with housework at home.
T:How often do you play computer game?
S1:I play computer game every day.
S2:I never play computer game.
S3:I play computer game once a week.
Step 2:Show the ideas by teachers and students
Students’opinion:
S1:I think it is good way to improve our skills on learning something.
S2:I dislike playing computer because it will spend a lot of my money.
S3:...
Teacher’s opinion:I think playing computer is not good for students,because you will waste a lot of time on your homework and it is bad for your eyes.
Teacher’s opinion:Different students have different ideas,we should do more exercise and do some reading in our free time。
在此,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回答做出評價。學生的表述可能會不同,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做出判斷。
英語教學案例2:以《新目標》八年級上Unit 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第三課時的閱讀教學為例。首先,讓全體學生自己朗讀全文,在朗讀的過程中,讓學生畫出那些不會發(fā)音的單詞或者是意思不理解的單詞,然后請同學朗讀文章,在朗讀的過程中教師主要關注學生的語音、語調,朗讀的流利程度,并且做出適當的評價。
程度評價項目Good Very Good Excellent流利程度語音語調文本理解詞匯運用
S1:It was sunny and hot,so we decided to go to the beach nearourhotel.Mysisterand Itriedparagliding.學生對于paragliding這個單詞發(fā)音不是很準確,教師可以讓自己評判一下是否發(fā)音到位,然后請小組組長來評判,再請老師來評價;評價可以分層三個等級,從而有效體現(xiàn)教學與評價的相互結合。
3.分類與分級評價相結合
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實際情況自主選擇相應的學習任務類型,以實現(xiàn)最近發(fā)展區(qū)的增量。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分層教學目標、分層設計教案、分層施教、分層評價,有針對性地加強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跟蹤與指導,從而全面提高英語學科的教學質量。
在實施課堂教學評價的過程中,應建立起課堂教學活動的信息反饋機制,使信息渠道暢通,使師生之間達成默契。讓教師和學生明確評價是如何實施的,評價的范圍有多大,評價的指標有哪些,評價的信度和效度如何等問題。教師對于學生的評價,自己要有清晰的把握,這是引導和促進學生不斷進步的前提。對于評價中出現(xiàn)的問題要及時改進,對于先進和典型應表揚和鼓勵??茖W、合理的評價機制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促使廣大教師在教學上精益求精、不斷進取。與此同時,通過教學評價,可以激勵教師廣泛涉獵各種先進教育理論,不斷改進和完善教育教學方法,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敬業(yè)精神。
總之,課堂教學評價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作為一線教師應該較好地運用評價策略,在實踐中不斷轉變評價理念、評價方式,構建完善的評價體系,拓展評價渠道,形成較為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從而為英語新課程教學的改革與發(fā)展提供不竭的動力。
引用文獻
蔡艷,陳撫良.2007.多元概化理論在教育評估信度分析中的應用研究[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3):306-310.
丁念金.2013.教育測量與評價[J].教育與測量雜志社,(11).
盧臻.2014.教育測量與評價[J].教育與測量雜志社,(2).
鄭雪嬌.2011.基于學生作業(yè)的認知診斷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7).
Art Judith,McTigher jay.2005.課堂教學評分規(guī)則[M].促進教師發(fā)展與學生成長的評價研究項目組(譯).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單位: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qū)臨平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