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蘇云
普洱市中醫(yī)醫(yī)院,云南普洱 665000
芻議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與2型糖尿病的相互關系
郭蘇云
普洱市中醫(yī)醫(yī)院,云南普洱 665000
目的探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通氣綜合征與2型糖尿病的相互關系。方法隨機選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該院檢測的50例OSAHS患者及50例正常人的空腹血糖水平、胰島素及餐后2 h后的胰島素、血糖水平,并監(jiān)測OSAHS鹿的AHI、夜間平均血氧飽和度、鼾聲情況。結果OSAHS組患者空腹與餐后2 h血糖、胰島素水平,均高于對照組,提示兩者之間具有一定的相關性。結論OSAHS與糖代謝異常具有一定的相關性,可誘發(fā)或促使2型糖尿病,在治療中應進行常規(guī)輔助治療。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通氣綜合征;2型糖尿??;血糖水平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通氣綜合征是臨床上的一種常見疾病,隨著臨床研究的深入,發(fā)現該種疾病與慢性疾病的發(fā)生具有一定的相關性[1]。為了探討2型糖尿病與OSAHS之間的關系,該研究選取該院于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治療的患者50例,與正常人的空腹、餐后2 h的胰島素、血糖水平相比較,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在該院治療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通氣綜合征患者50例,作為觀察組,均符合OSAHS疾病的診斷標準,其中,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齡26~73歲,平均年齡(47.1±2.5)歲,體重50~75 kg,平均體重為(68.4± 2.9)kg,平均體質量指數(BMI)為(24.2±2.6)kg/m2。選取50名正常人為對照組,經檢查,心、肝、腎等均無疾病,身體健康,其中,男性36名,女性14名,年齡25~71歲,平均年齡(47.3±2.7)歲,平均體質量指數(BMI)為(22.4±2.9)kg/m2。兩組在年齡、體重、身高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觀察組在BMI、體質量等方面,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不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測定胰島素及血糖水平,可行多導睡眠監(jiān)測,按照相關的診斷標準,篩選出符合OSAHS的患者50例,并客觀記錄患者的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AHI),平均血飽和度等。根據2002杭州會議對OSAHS病情判斷程度的依據:輕度:5~20AHI(次/h);中度:21~40AHI(次/h);重度:>40AHI(次/h)。根據低氧血癥病情的判斷成都,≥85%為最低血氧飽和度,80%~84%之間為中度對最低氧飽和度;≤79%為重度最低血樣飽和度。
對于納入的正常人研究對象,在正常飲食情況下,抽取靜脈血,并檢測空腹、餐后1 h的胰島素、血糖水平。其中,血糖水平的檢測,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而胰島素水平的檢測采用固相放射免疫法。
1.3 統(tǒng)計方法
所有的數據資料均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5.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形式(±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組間的相關性采用Loggistic回歸分析。
2.1 空腹、餐后2 h胰島素及血糖水平對比
從表1中可知,觀察組空腹、餐后2h胰島素、血糖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1。
表1 兩組對象空腹及餐后2 h胰島素及血糖水平對比(±s)
表1 兩組對象空腹及餐后2 h胰島素及血糖水平對比(±s)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例數50 50空腹血糖(mmol/g)6.1±0.02 5.1±0.01餐后2 h血糖12.2±0.4 10.1±0.2胰島素P值141±0.4 106±0.2<0.05<0.05
2.2 血糖水平與AHI的相關性分析
空腹時,血糖水平r=0.47,P<0.05,餐后2 h血糖水平,r= 0.462,P<0.05,兩者為正相關。
2.3 血糖與SPaO2相關性分析
空腹時,血糖水平r=0.512,P<0.05,餐后2h血糖水平,r= 0.561,P<0.05,兩者為正相關關系。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是由于氣道狹窄引起的,氣流量受阻減少或者暫停的一種臨床疾病[2]。這種疾病的主要危害在于,由于氣流受阻而誘發(fā)的低氧血癥,可產生一系列的并發(fā)癥,如果情況嚴重,可造成患者死亡。加上患者常伴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病及多種心律失常等,比如室性早搏、室性心動過速等,臨床癥狀尤為明顯。但是該病是否與糖尿病具有相關關系,尚無研究證實[3]。
近年來,國外在OSAHS與2型糖尿病相關關系機制的研究,以及干預治療方法進行了研究,認為兩種疾病的交叉點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交感神經活性增加;二是間歇性低氧;三是下丘腦-垂體-HPA功能異常,四是全身性炎癥反應,五是脂肪細胞因子的變化,比如脂聯素水平下降,而瘦素水平增加,六是睡眠剝奪[4]。這些因素,均可導致胰島素抵抗。另外,糖尿病所誘發(fā)的自主神經功能失調,同樣可增加OSA的危險,造成惡性循環(huán)。
在糖尿病患者中,周期性呼吸障礙較為常見,相關的研究發(fā)現,由于患者的自主神經功能失調,及中樞化學感受器對二氧化碳的敏感性增加,增加了低通氣綜合征的發(fā)生率。但兩者是否確有相關性,仍需要進一步證實。研究結果顯示,CPAP治療3月后,可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同時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紅蛋白的水平。該研究的結果顯示,OSAHS組患者空腹、餐后2 h胰島素及血糖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兩者之間具有一定的相關性。
研究發(fā)現,血糖水平的變化,與交感兒茶酚胺系統(tǒng)的活性密切相關,與后遺效應的持續(xù)時間、強度密切相關[5]。因此,為了有效滿足機體通過無氧代謝所需的能量供應,應增加糖酵解比例,使部分丙酮酸還原成乳酸,并轉化成糖,提高血糖的濃度和水平。而低血糖癥可誘發(fā)機體多種激素分泌異常,特別是性激素,誘發(fā)高胰島素血癥及胰島素抵抗,加重2型糖尿病的發(fā)生、發(fā)展。
綜上所述,OSAHS病人的糖代謝紊亂、高血糖及高胰島素并存,與2型糖尿病的發(fā)生具有密切的關系。該研究納入的OSAHS患者空腹、餐后2 h的胰島素及血糖水平具有相關性。所以,該研究的研究成果為2型糖尿病的防治提供了一個新思路,對于糖尿病的防治、糾正糖代謝紊亂,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童茂榮,夏錫榮,曹鄂洪,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為高胰島素血癥及糖代謝異常的獨立致病因子[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10,11(9):428-429.
[2]朱建華,李紅輝,蔣蘭,等.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及血清胰島素濃度的關系[J].中國現代醫(yī)學雜志,2011,11(11):169-170.
[3]周艷萍,謝燦茂,肖海鵬,等.阻塞性呼吸暫停綜合征對血脂及糖代謝的影響[J].新醫(yī)學,2013,32(9):530-531.
R587
A
1672-4062(2015)01(b)-0098-01
2014-10-27)
郭蘇云(1961.10-),女,云南普洱人,目前副主任醫(yī)師,主要從事“中醫(yī)呼吸內科”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