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秋
阜新礦業(yè)集團總醫(yī)院血液凈化科,遼寧阜新 123000
糖尿病性腎衰竭行高通量透析對炎癥介質(zhì)、胰島素抵抗及血脂影響
王文秋
阜新礦業(yè)集團總醫(yī)院血液凈化科,遼寧阜新 123000
目的觀察糖尿病性腎衰竭行高通量透析對炎癥介質(zhì)、胰島素抵抗及血脂的影響。方法資料隨機選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該院診治的糖尿病性腎衰竭患者72例,按照不同通量透析方式分為兩組,對照組予常規(guī)低通量透析,研究組予高通量透析,記錄并分析相關(guān)數(shù)據(jù)。結(jié)果研究組治療后上述指標均較治療前發(fā)生顯著改善,且優(yōu)于對照組治療后(P<0.05)。結(jié)論糖尿病性腎衰竭行高通量透析對炎癥介質(zhì)、胰島素抵抗及血脂具有積極影響。
糖尿病腎衰竭;高通量透析;炎癥介質(zhì);胰島素抵;血脂
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預(yù)期存活期普遍低于其他維持透析治療患者,易發(fā)生心血管疾病而死亡,這與該病癥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癥狀態(tài)、胰島素抵抗以及脂代謝異常密切相關(guān)[1]。該研究對該院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確診的72例糖尿病性腎衰竭患者分別給予不同通量透析方式后的療效進行綜合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資料隨機選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該院診治的糖尿病性腎衰竭患者72例,均符合1999年WTO制定的糖尿病診斷為2型糖尿病患者[2],按照不同通量透析方式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36例;對照組男女比20:16,年齡56~78歲,平均(67.56± 2.15)歲;病程5~10年,平均(7.26±0.26)年;研究組男女比例19: 17,年齡55~79歲,平均(68.56±2.78)歲;病程5~12y,平均(8.69± 0.87)年。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F6透析機行常規(guī)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療,膜面積1.3cm2,超濾系數(shù)5.5mL(mmHg·h·m2);研究組行F60透析機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療:膜面積1.3cm2,超濾系數(shù)400mL(mmHg·h·m2)。兩組均采用德國費森尤斯公司產(chǎn)4008B型號透析機,200 mL/min血流量,500 mL/min透析液流量,透析4 h,肝素初始幾輛1 mg/kg,后增加至8~12 mg/h。
1.3 觀察指標
炎癥因子指標:C反應(yīng)蛋白(CRP)、細胞素介質(zhì)-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糖代謝指標:空腹胰島素(FINS);脂代謝指標: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載脂蛋白B(APOB)。
1.4 統(tǒng)計方法
研究數(shù)據(jù)均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當(dāng)P<0.05表示比較差異具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指標改善情況
對照組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指標未發(fā)生顯著改善,而研究組治療后炎癥因子指標較治療前發(fā)生明顯改善,且優(yōu)于對照組治療后(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前后糖代謝及脂代謝指標改善情況
對照組治療前后糖代謝及脂代謝指標均未發(fā)生高度變化,而研究組治療后該指標均較治療前發(fā)生明顯改善,且優(yōu)于對照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指標改善情況[(±s),n=36]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指標改善情況[(±s),n=36]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治療后對照組比較,#P<0.05。
指標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CRP(mg/L) IL-6(pg/mL) TNF-α(pg/mL) 10.78±3.64 121.03±32.58 91.23±26.51 10.74±3.48 124.58±28.95 91.10±25.33 10.98±3.85 124.26±30.21 90.74±25.23 8.45±2.71@#101.23±17.50@#73.58±16.52@#
組治療后(P<0.05),表見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糖代謝及脂代謝指標改善情況[(±s),n=36]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糖代謝及脂代謝指標改善情況[(±s),n=36]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治療后對照組比較,#P<0.05。
指標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糖代謝脂代謝FINS(μU/mL) TG(mmol/L) LDL(mmol/L) APOB(g/L) 13.56±5.23 3.10±0.55 3.05±0.45 1.79±0.57 12.56±4.92 3.06±0.62 2.90±0.63 1.45±0.55 12.30±4.72 3.26±0.65 3.20±0.41 1.75±0.52 8.56±3.15@#2.10±0.40@#2.47±0.33@#0.84±0.55@#
該研究中針對72例糖尿病性腎衰竭患者分別給予不同通量血透方式,根據(jù)其相應(yīng)臨產(chǎn)療效進行綜合分析,結(jié)果得出:應(yīng)用常規(guī)低流量血透治療的對照組患者治療前后炎癥介質(zhì)、糖代謝及脂代謝指標比較均未顯示高度差別,而研究組治療后上述各項指標均較治療前發(fā)生顯著改善,另外研究組各項指標改善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治療后,分析原因可能與高通透性及溶質(zhì)擴散性能相關(guān),其通過對流及吸附清除炎癥介質(zhì)、血漿胰島素。由此可見:應(yīng)用高通量血透治療糖尿病性腎衰竭患者療效顯著,可快速達到理想治療目標。低通量血透僅可清除<500 Da小分子量,而高通量血液透析具備更大超濾系數(shù)與吸附功能,可充分清除多種炎癥介質(zhì),改善胰島素抵抗,減少心腦血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3]。
綜上所述,糖尿病性腎衰竭患者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療可減少炎癥介質(zhì),消除胰島素抵抗,改善血脂指標,得以預(yù)控患者病情進展,具臨床實際應(yīng)用價值。
[1]劉琦.高通量透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患者可溶性細胞間黏附因子及炎癥因子的影響[J].溫州醫(yī)學(xué)院學(xué)報,2013,43(8):538-539.
[2]陳雷.高通量血液透析及高通量血液透析濾過對血脂代謝的影響[J].泰山醫(yī)學(xué)院學(xué)報,2014,35(3):188.
[3]樸明姬.高通量血液透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癥因子及內(nèi)皮素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yīng)用,2014,8(5):85-86.
R692.5
A
1672-4062(2015)02(a)-0115-01
2014-11-20)
王文秋(1979.6-),女,遼寧阜新人,本科,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血液凈化的臨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