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嘉 付 麗 McAllister M
(1.天津中醫(yī)藥大學研究生院,天津300193;2.天津醫(yī)科大學第二醫(yī)院;3.澳大利亞中央昆士蘭大學護理系)
自殘是指人對自身肢體和精神上的傷害[1]。近年來,人們由于受到身心壓力等多重因素影響,自殘率逐年增加[1],與之而來,急診護士的工作壓力增加。Terence[2]的調(diào)查表明,護士對于自殘患者的態(tài)度會影響到他們對自殘患者的護理。同時,Maurizio[3]的研究還顯示,如果護士在處理自殘患者時沒有進行適時地疏導其心理問題,可能會導致患者出院以后繼續(xù)自殘甚至是產(chǎn)生自殺傾向。
澳大利亞Margare Mcallister[4]教授編制的ADSHQ量表用于測量護士對自殘患者的態(tài)度,在國外具有很好的信效度并廣泛運用于愛爾蘭等國家[4]。然而,在國內(nèi),對于急診護士對待患者態(tài)度的測量尚未報道。因此,本研究對其進行漢化,對中文版急診護士對待自殘患者態(tài)度測評量表(Attitude Towards Deliberate Self-Harm Questionnaire,ADSHQ)做進一步的效度及信度檢測。其目的在于為臨床急診護理管理者提供客觀的測評工具,了解護士對自殘患者的心理動態(tài)及態(tài)度,為有效管理提供依據(jù)。
1.1 研究對象 在征得醫(yī)院護理部領導同意和協(xié)助下,于2014年8-11月,采用方便抽樣的方法選擇天津市14所三級甲等醫(yī)院急診科護士進行調(diào)查。納入標準:①臨床注冊護士且工作年限>1年;②無精神疾病和意識障礙史;③自愿參加本研究的護士。由研究人員統(tǒng)一發(fā)放問卷,調(diào)查對象不記名填寫,由專人統(tǒng)一收回。自編護士一般資料量表,包括年齡、婚姻狀況、工作年限、所在崗位、夜班類型等。實際發(fā)放問卷400份,有效回收356份,由于數(shù)據(jù)缺失、錯誤,雷同,44份問卷沒有納入研究分析過程,有效回收率為89.0%。356名護理人員基本情況見表1。
1.2 評估工具 急診護士對待自殘患者態(tài)度測評量表(ADSHQ)為自評量表。由Margare Mcallister等編制,用于從多層面測量急診護士對待自殘患者的態(tài)度。該量表共有5個維度33個條目。其中,護理人員對應對自殘患者的能力及相關知識的自評8個條目,護士認為自己能處理自殘患者的能力6個條目,護士對待自殘者的同情程度5個條目,在遵守法律及醫(yī)院規(guī)章制度的前提下,護理人員有效處理自殘患者的能力6個條目,其他與護士對自殘患者態(tài)度有關的因素7個條目。采用Likert4級評分,從“強烈不同意”到“強烈同意”,分別賦值1~4 分,其中條目 2、3、4、5、6、9、11、14、16、18、21、22、27、30、31、32為反向計分。總分范圍為33~132,得分越高表示護士對自殘患者態(tài)度越積極。
表1 研究對象一般資料(n=356)
1.3 研究過程
1.3.1 原ADSHQ漢化 在取得原量表作者授權同意后,采用Brislin翻譯法[5]對量表進行修訂。具體步驟如下。①翻譯:本量表由1名通曉中英文的護理研究生和一名英語專業(yè)研究生獨立翻譯為中文;并交由專家組進行比較討論版本的一致性,對不同處共同斟酌后形成初稿;②回譯:請另外兩名母語為英語且通曉中文但不熟悉該領域的人將其回譯;③文化調(diào)適:將翻譯量表交由兩名護理專家進行比較原文與回譯稿,結合我國護理工作特點對其進行修改,形成更易于護理工作人員填寫的中文版ADSHQ。
1.3.2 表面效度和內(nèi)容效度檢驗 邀請2名護理學院教授和2名臨床護理專家形成專家委員會,對量表內(nèi)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 Index,CVI)進行評價。內(nèi)容效度采用4分法,即1=不相關;2=有些相關;3=相關;4=非常相關。
1.3.3 預實驗 方便抽樣抽取35名急診護士使用試驗版量表對其進行預調(diào)查,100%回收率,通過測試其對量表內(nèi)容的理解程度,對其中易引起歧義的內(nèi)容略修改,根據(jù)結果進行修訂最終形成中文版ADSHQ。
1.3.4 中文版AOSHQ的效度、信度測評 對數(shù)據(jù)進行效度和信度檢測,其中效度分析: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n=356)檢測結構效度。信度檢測:計算Cronbach's α系數(shù)評價量表的內(nèi)部一致性,間隔8周后方便抽樣35名護士填寫問卷,采用Person相關系數(shù)計算重測信度以確定量表的穩(wěn)定性。
1.4 分析方法 由兩名經(jīng)過培訓的研究人員對納入研究的護士進行問卷調(diào)查,統(tǒng)一指導語,不記名問卷當場回收。問卷回收后,進行人工篩查,剔除數(shù)據(jù)缺失、錯誤、雷同的無效問卷。使用SPSS17.0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其中包括基本資料的描述性分析、量表條目的相關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獨立樣本t檢驗等。
該研究分別從條目分析、效度分析及信度分析3個方面對中文版ADSHQ的研究結果進行闡述。
2.1 條目分析與區(qū)分 條目分析以條目總分相關系數(shù)和高低分組在每個條目上的差異作為指標。結果顯示,條目19、21、22、23、32中條目-量表總分的相關系數(shù)不顯著,其余條目均達到顯著水平。以條目臨界比率值(CR值)作為條目間區(qū)分度的指標,進行條目分析和篩選。具體方法為:按照被試者量表的得分高低排序?qū)⑶?7%作為高分組,后27%作為低分組,對兩組在各條目上的得分進行均數(shù)差異性t檢驗。條目CR值達到顯著性水平(P<0.05)則表示鑒別力良好;反之,則考慮刪除該條目。結果表明,條目除了 19、22、25、27、32、33 外,其他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 ADSHQ 條目 19、21、22、23、25、27、32、33不滿足條件,給予刪除,除此之外,其他條目都具有一定的鑒別度,可給予保留。
2.2 效度檢驗
2.2.1 內(nèi)部相關性分析 中文版ADSHQ 4個維度(技能與知識自評、處理能力、同情度、遵法處理能力)間的相關性為0.13~0.42,維度與總量表間的相關性為0.44~0.71,均具有顯著相關性(P<0.01),結果見表2。
表2 中文版ADSHQ內(nèi)部相關矩陣
2.2.2 表面效度和內(nèi)容效度 經(jīng)專家討論一致性認為將條目7中“這項工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主要取決于我”改為“這項工作中的表現(xiàn),主要取決于我”。將條目27“同情自我傷害的患者”改為“我會為自殘患者感到難過”。使得條目敘述更為清楚,減少了產(chǎn)生歧義的可能性。采用內(nèi)容效度指數(shù) (Content Validity Index,CVI)來評價中文版ADSHQ的內(nèi)容效度。修改后的中文版ADSHQ經(jīng)過4名護理專家評定得出CVI=96.36%。
2.2.3 結構效度 應用SPSS17.0對各個條目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結果顯示:KMO抽樣適度測量值為0.870,Bartlett球形檢驗 χ2值為 1 849.764(P<0.001),球形假設被拒絕,KMO 值越接近于1,表示變量間的共同因素越多,越適合進行因子分析。結果表明母群體的相關矩陣間有共同因素的存在,該量表適合做探索性因素分析[6]。選擇主成分分析法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對量表提取公因子。選擇斜交旋轉(zhuǎn)法使每個公因子上具有最高載荷量的條目最少[7]。根據(jù)相關文獻[8]將選取因素特征值>1.00且因子負荷量≥0.40作為選擇條件,刪除在任一公因子上負荷量<0.40且在多個公因子上負荷量≥0.40的條目。分析共提取公因子4個,累積方差貢獻率為76.834%,絕大部分條目進入原量表各自維度范圍內(nèi),結果見表3。
表3 中文版ADSHQ探索性因子分析結果
2.3 信度分析
2.3.1 內(nèi)部一致性分析 運用Cronbach’s α系數(shù)和Guttman分半信度來評定該量表的內(nèi)部一致性。結果顯示,總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數(shù)為 0.901,Guttman 分半信度為 0.873。
2.3.2 穩(wěn)定性分析 調(diào)查結束8周后方便抽取35名急診護士對本量表進行重測,檢驗量表的穩(wěn)定性。結果顯示,重測信度為0.912,表明該量表具有良好的穩(wěn)定性。
3.1 量表的項目分析 經(jīng)過項目分析顯示,量表中除了條目19、21、22、23、32 之外,各個條目與總分呈顯著正相關,相關系數(shù)在0.223~0.541。刪除這5個條目后,然后進行高分組和低分組在各條目上的得分進行均數(shù)差異性t檢驗,刪除條目25、27、32、33,之后各個條目決斷值均達到顯著標準,說明該量表的其他條目項均具有鑒別度,符合測量學標準,條目均可保留。
3.2 中文版ADSHQ的效度 效度是指某一研究工具能真正反映它所期望研究的概念的程度[9]。本研究采用表面效度、內(nèi)容效度和結構效度評價此量表的效度。
3.2.1 表面效度及內(nèi)容效度 表面效度是由評估人根據(jù)自己的理解來斷定研究工具是否適當[9]。本研究邀請4名護理學專家,對中文版ADSHQ的表面效度獨立進行評價,通過參考專家意見對個別條目做了適當?shù)男薷?,使其在語言表達和內(nèi)容描述上更貼近我國的現(xiàn)行醫(yī)療體制和文化背景。
內(nèi)容效度指數(shù) (CVI)是護理研究中用來反映內(nèi)容效度的重要指標。研究表明[10]:CVI越高,表示該條目代表性越好,一般認為CVI>0.9表示量表的內(nèi)容效度好。本研究中CVI=所咨詢的專家均認為中文版護士間團結量表各條目敘述清楚,語意明確,易于理解。經(jīng)5位專家評定得出的CVI=96.36%>0.9,表明本量表具有很好的內(nèi)容效度。
3.2.2 結構效度 一般認為[11],維度和量表總分之間的相關性為0.3~0.8就符合計量學的要求。本研究顯示量表各維度與總分之間的相關性為0.44~0.71,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本量表結構效度較好。探索性因素分析設定抽取4個公因子,根據(jù)選取因素特征值>1.00且因子負荷量≥0.40的選擇條件,刪除在任一公因子上負荷量<0.40且在多個公因子上負荷量≥0.40的條目。結果中條目 9、11、17、18、24、30 因子負荷量符合≥0.40的條件,條目10、15在多個公因子中界限不清,都給予刪除。其原因可能個體認知差異,同時也受到樣本規(guī)模小的影響。分析認為條目10“處理自殘,我覺得我具備恰當急救知識與技能”在現(xiàn)實理解中更傾向于“技能與知識自評”,而條目15“我能有效地處理故意自殘者”更傾向于“處理能力”,這可能與文化差異有密切關系。
3.2.3 中文版ADSHQ的信度 本量表通過修改后,測得ADSHQ的結果顯示總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及Guttman分半信度均表明量表具有非常好的內(nèi)部一致性。同時,經(jīng)過8周的洗脫期后,重測信度為0.912,表明中文版ADSHQ量表具有十分良好的穩(wěn)定性。
3.3 局限與不足 本研究中由于受到文化差異以及個人主觀思想的判斷、樣本量不能更加高效達標的影響,可能導致這次關于ADSHQ的量表修訂發(fā)生偏差,進而刪除了一半的條目。在剩余的17條目中,雖然有探索性分析,但還欠缺對其進一步因子的驗證。同時,由于在調(diào)查中受到研究條件以及時間受限,樣本采集僅限于天津市14所三級甲等醫(yī)院,以致本課題抽樣的代表性、覆蓋面不足。因此,本研究結論是否能代表中國的急診護士在對待自殘患者態(tài)度方面的普遍情況,還需要通過更加嚴謹?shù)某闃诱{(diào)查才能得以檢驗。量表的修訂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它需要進行反復的測評和不斷地修正[12-13]。建議護理同行們可以在之后的研究中,增加樣本量、同時考慮更多的影響因素,對其因子進行驗證,可以將量性研究和質(zhì)性研究結合起來,對量表的信度和效度進行進一步檢驗,優(yōu)化此量表,以確定并完善該量表的應用版本。
本研究中,修訂后的中文版ADSHQ量表信度可靠、效度合理,可以用于我國急診護士對自殘患者態(tài)度現(xiàn)狀的測評。同時,該量表具有條目簡單、使用方便,容易理解,為臨床急診護理管理者提供客觀的測評工具,便于了解護士對自殘患者的心理動態(tài)及態(tài)度,為有效管理提供依據(jù)。但本研究仍然具有一些不足,希望同行者能注意這些不足,拓寬廣度和挖掘深度,使之更加適合我國的國情,可以成為全面客觀反映護士對待自殘患者態(tài)度的測評工具,從而促進我國護理管理事業(yè)進步和發(fā)展。
〔1〕 閆莉.自殘性斷指(肢)再植患者心理分析及心理護理干預的對照研究[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3,25(24):100-104.
〔2〕 Terence V McCann,Eileen Clark,Susan McConnachie,et al.Deliberate self-harm:emergency department nurses’attitudes,triage and care intentions[J].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07,16(4):1704-1711.
〔3〕 Maurizio Pompili,Paolo Girardi,Amedeo Ruberto,et al.Emergency staff reactions to suicidal and self-harming patients[J].European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2005,12:169-178.
〔4〕 McAllister M,Creedy D,Moyle W,et al.Nurses’ attitudes towards clients who self-harm[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02,40(5):578-586.
〔5〕 郭金玉,李崢.量表引進的過程及評價標準[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3):2832.
〔6〕 吳明隆.問卷統(tǒng)計分析實務[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3:266-269.
〔7〕 黃春平,劉彥慧.護士結構性授權測評工具中文版信效度研究 [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12):1219-1221.
〔8〕 Vahedi S,F(xiàn)arrokhi F,Mahdavi A,Moradi S.Exploratory an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of the career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J].I-ran J Psychiatry,2012,7(2):74-81.
〔9〕 劉碩,曲淼,張明雪.冠心病合并病臨床專家調(diào)查問卷信度效度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3):579-580.
〔10〕彭曉,牛玉堅,石紅娟,等.中文版肝移植受者生活質(zhì)量調(diào)查問卷的信效度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5,30(2):28-31.
〔11〕王旸,張丹,許樹強,等.綜合醫(yī)院醫(yī)師類崗位評價要素體系的建立及信度效度調(diào)查分析[J].吉林大學學報,2014,40(6):1308-1310.
〔12〕謝東杰,王利剛,白羽,等.中文版基本心理需要滿足量表的修訂[J].中華行為醫(y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2,22:465-471.
〔13〕余詩詩,郭麗.團體心理治療效果評價的研究進展[J].中華行為醫(y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2,21:472-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