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摘 要:在我國目前的教育中,很多家長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就從各方面鍛煉孩子的思維和能力。比如,在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家長會非常注重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希望孩子能夠多說話,說得好,語言表達能力強。所以,在幼兒教學中,語言表達能力成為幼兒教師重點教學的內(nèi)容。
關鍵詞:幼兒;聽力;口語表達
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在現(xiàn)代教育中顯得非常重要,是很多家長十分關注的問題,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強,能夠有利于孩子思維更敏銳,性格更開朗。本文針對幼兒學前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提出以下幾點方法。
一、從鍛煉聽力入手
口語的表達和模仿肯定是從聽入手的,只有有意識地聽,才能更好地表達出來。作為幼兒學前班的老師一定要對所見的事物和遇到的事情多說給學生聽,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磨煉耳朵,讓孩子從聽的過程中了解更多的知識,積累更多的詞匯,學生了解的東西多了,積累的詞匯多了,才能更流利地表達出來。與此同時,通過鍛煉學生的聽力,還能夠讓學生對很多東西更加敏銳,從而在表達過程中思維更加敏捷。有人曾經(jīng)在一些脫口秀節(jié)目中采訪過一些主持人,問他們?yōu)槭裁茨軌蛘Z言表達流利清晰,他們回答的原因之一就是平時多聽多說的結果。所以,聽是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
二、通過講故事來提高口語
作為幼兒學前班的學生,大多數(shù)都會喜歡講故事,尤其是遇到小伙伴的時候,喜歡給對方講自己知道的童話故事或者是傳說等。這也就告訴廣大老師們,在鍛煉學生聽力的同時,還要注意給學生一定表達自我的機會,老師可以讓學生自己站到講臺上去給大家講故事,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在講故事的過程中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有效地進行自我改正。
三、舞蹈和歌曲的輔助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利用一些朗朗上口的歌曲將學過的詞語串聯(lián)起來。比如,學習星星亮晶晶這些詞語的時候,老師可以教給學生“小星星”這個兒歌,還可以在唱歌的過程中安排一些舞蹈動作,這些都能吸引到學生,讓學生在平時下課的時候也愿意朗誦,從而在課余的時間里能夠在口頭上將所學的東西加以鍛煉朗誦,達到鍛煉口語的能力。如果沒有舞蹈和歌曲,學生在課后很少會將所學的東西有意識地進行口語鍛煉,所以,舞蹈和歌曲的輔助教學是提高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必不可少的教學步驟。
總而言之,提高幼兒口語表達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這需要廣大師生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王瑜.試談如何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J].新校園:中旬刊,2013(8).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