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春發(fā)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論語》中亦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梢姡岣邔W生學習的積極性應該盡量提高他們對學科的興趣,有了主動的內因,教師在外因上教學才能行之有效,才能事半功倍,才能變無效為有效,變低效為
高效。
一、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良師益友
對于那些早已放棄學習英語甚至厭煩英語的學生來說,教的好壞他們能分得清,但那已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問題了。如何將他們身在曹營心在漢的狀態(tài)扭轉才是關鍵,正所謂對癥下藥才能藥到病除。所以,先要和學生打成一片成為他們的朋友并得到他們的認可,我的做法是充分利用課堂上剩余的時間(完成教學內容之外的)和課下時間與他們聊天談心,成為他們的聆聽者,可以和他們談談他們的興趣愛好,傾聽他們學習和生活中的喜怒哀樂,甚至談談哪家的東西好吃,哪里好玩,甚至和他們去嘗試。其次融入他們的大集體,多和他們相處,參與他們的活動,成為他們課余活動的一員。參與他們的班會,做他們足球、籃球等比賽的觀眾和加油者,甚至和他們一起做運動,參加比賽。當學生和你成為朋友的時候也就是開始認可你并把你真正當作一個英語老師的時候,學生慢慢地開始聽課,開始學習英語,慢慢地進步。
二、結果重要,參與其中更重要,高效課堂
1.在教學過程中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
可以是小組競爭,可以是男女競爭,可以是男男競爭,還可以是女女競爭。例如,比賽記單詞,以小組為單位,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看哪一組的學生記得又多又快,獲勝的小組可以讓其他組幫忙擦黑板、掃地等。再如,做練習,看哪組或那位學生做得最認真、最快,正確率最高。實踐證明,將帶有競賽性的練習貫穿于教學的始終,不但把學生牢牢吸引在教學磁場里,更重要的是滿足了學生的自我表現(xiàn)欲望及喜歡競賽的心理,還訓練了他們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
2.編排課本劇
把教材里的某些課文編排成短劇,讓學生分角色來表演。例如,在講解Philosophers of ancient China這篇課文時,我讓學生扮演孔子、老子、孟子、莊子,假如他們穿越在一起,在一起開一個座談會,讓他們用英語闡述各自的觀點。沒想到學生很感興趣,課前自己分角色,自己排練,自己查資料,自己編臺詞,口語好的學生幫助口語不好的學生,每個小組都進行了表演。實踐證明,通過編排課本劇使學生積極參與英語教學,在參與中提高了英語學習的興趣,提高了英語口語能力,增強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對較難的句子和復雜句型的掌握,大大提高了英語學習的質量。
3.舉行英語的演講、朗誦、歌唱等比賽
通過比賽讓不喜歡英語卻喜歡演講、朗誦和唱歌的學生參與到英語教學中來,使他們對英語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在每節(jié)課的
morning reports中舉行以小組為單位每次一人時間為五分鐘的演講或朗誦比賽,用英語演講或朗誦任何自己喜歡的內容,然后由老師和學生當裁判評出周冠軍、月冠軍、學期總冠軍。通過這類活動,不僅活躍了英語課堂的氣氛,也提高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學生為準備演講或朗誦積極查閱資料,尋找自己喜歡或拿手的文章,
遇到不會或不懂的單詞和句子虛心向老師或者同學請教,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跳出古板的教學模式“套子”,提高效率
1.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
英語課是一門很強的實踐課,因此,既要發(fā)揮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又要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更加強調知識的講解,特別是復雜語法的講解,講少了怕學生聽不懂,所以就越講越多,越多越講,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教師上課往往從頭講到尾,甚至下課了也不放過學生,再布置大量的習題讓學生認真完成,然后教師在上課時再繼續(xù)講解,進行新一輪的知識轟炸。這樣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學習被動,課堂沉悶,讓基礎本來就不好的學生更加厭煩英語,失去對英語學習的興
趣,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教學中教師要啟發(fā)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在學生發(fā)現(xiàn)的要求下,促使教師去啟發(fā),讓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到英語教學中來,從而師生密切配合,使老師和學生的作用得到和諧而充分的發(fā)揮。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思考、積極參與,使其能力不斷發(fā)展。在老師引導下的學生討論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參與度,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導地位,使每個學生更好地融入英語課堂教學中,對討論的內容有更好的理解,對老師傳授的知識有更佳的掌握。
2.化整為零,化難為易
高中英語教材尤其是選修教材的最大特點就是詞匯量特別大,知識點和語法點繁多,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會覺得內容太多難以掌握,不知道怎么學習英語了,從而對英語喪失了信心。為了使學生能夠輕松地掌握知識要點,我采用了“化整為零,化難為易”的方法。把每個模塊的教學要點分成若干個,把較難的知識點分步驟循序漸進地進行傳授。根據(jù)課時每節(jié)課只教授幾個要點。例如,在講解高中英語語法定語從句時,先講什么是定語?什么是前置定語和后置定語?再講什么是主句什么是從句?最后講定語從句。
牛頓因興趣而注視墜下的蘋果,瓦特因興趣而思索沸騰的壺蓋,有興趣才能積極地去尋求答案,因為我的改變而使得課上的學生重拾希望火種,我又怎能誤判下一個牛頓、瓦特不是從這里起航。
參考文獻:
余金星.高中生英語學習動機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4(18).
?誗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