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璽明
(山西省忻州市繁峙縣人民醫(yī)院眼科 繁峙034300)
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是由單純皰疹病毒引起角膜感染的一種感染性疾病,簡稱單皰病毒性角膜炎。本病是目前世界上嚴重危害視力的常見感染性眼病之一,發(fā)病率占角膜病的首位。本病分為原發(fā)性感染與復發(fā)性感染,原發(fā)性感染僅見于對本病無免疫力的0.5~5歲的小兒;繼發(fā)性感染可見于各年齡段,繼發(fā)感染者病毒終生潛伏在三叉神經節(jié)內,在一些非特異性因素刺激下,潛伏在三叉神經節(jié)細胞內的病毒被活化,通過軸漿運輸到角膜而引起復發(fā)性感染,導致單皰病毒性角膜炎的復發(fā),臨床上絕大多數為復發(fā)性感染[1]?,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3月~2014年3月期間本院收治的64例患者(78眼)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8例(46眼),年齡12~68歲,平均41.3歲;女26例(32眼),年齡12~70歲,平均40.8歲。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32例,39眼)和對照組(32例,39眼),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及病情上沒有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觀察組 運用中醫(yī)辨證療法配合外滴眼藥水進行治療。(1)肝經風熱型:癥狀:黑睛淺層驟生細小星翳,或聚或散,抱輪紅赤,沙澀不適,羞明流淚,或伴鼻塞頭痛,口干咽痛,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治法:疏風散邪、清肝退翳。選方:銀翹散(《溫病條辨》)加減,方藥:銀花 15 g,連翹、荊芥、桔梗、竹葉、牛蒡子、柴胡各10 g,木賊12 g,生甘草5 g。若抱輪紅赤較甚者加丹皮、赤芍各15 g;若羞明流淚,鼻塞頭痛較顯著者加防風、羌活各10 g。(2)肝膽火熾型:癥狀:黑睛星翳連綴潰陷擴大加深,呈樹枝狀或地圖狀,白睛混赤,畏光難睜,熱淚頻流,灼熱疼痛,口干口苦,小便黃赤,舌質紅,苔薄黃,脈弦數。治法:清肝瀉火、解毒退翳。選方:龍膽瀉肝湯(《蘭室秘藏》)加減,方藥:龍膽草9 g,黃芩、車前子、梔子、澤瀉、當歸、柴胡各10 g,銀花、蒲公英各25 g,生甘草5 g。大便秘結者加大黃10 g,以瀉下通腑。(3)濕熱蘊伏型:癥狀:黑睛生翳潰腐,狀如地圖,或黑睛腫脹混濁,形如圓盤,抱輪紅赤,反復發(fā)作,頭重胸悶,口膩,舌質紅,苔黃膩。治法:清熱除濕。選方:三仁湯(《溫病條辨》)加減,方藥:杏仁、白蔻仁、半夏、車前子、通草、竹葉、秦皮、烏賊骨各10 g,薏苡仁、茯苓、滑石各15 g,生甘草6 g。抱輪紅赤明顯者加黃連10 g。同時外滴眼藥水更昔洛韋眼用凝膠,滴入患眼結膜囊中,1滴/次,4次/d。
1.2.2 對照組 在滴用與觀察組相同眼藥水的基礎上,口服維生素A 2.5 U/次,3次/d,維生素B210 mg/次,3次/d。兩組患者均以10 d為1個療程,連續(xù)治療3個療程,觀察兩組的治療效果。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數理統(tǒng)計軟件SPSS19.0對收集的數據進行整理與統(tǒng)計分析,并進行卡方檢驗,P<0.05顯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意義。
1.4 結果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眼(%)
本病臨床表現較為復雜,根據病變的深淺可分為淺層型、深層型[2]。淺層型即病變在角膜上皮層及淺表基質層,根據病變形態(tài)有樹枝狀、地圖狀角膜炎。樹枝狀角膜炎:初起時角膜表面有細小顆粒狀小泡,小泡破潰后即相互融合形成條狀潰瘍,并伸出分支呈樹枝狀。熒光素染色陽性,潰瘍邊緣上皮上有大量病毒。未經治療的病例,病毒分離陽性率達80%~90%。地圖狀角膜炎:多由樹枝狀角膜炎發(fā)展而來,潰瘍向縱深發(fā)展,擴大并融合如地圖狀,病毒分離陽性率僅為5%~20%。深層型的病變位于基質層,包括盤狀角膜炎及深層角膜基質炎。角膜基質浸潤水腫,后彈力層皺褶,角膜后有沉著物。病毒分離僅于潰瘍邊緣偶獲陽性[3]。
中醫(yī)藥對本病的治療應分清病之新久?;疾〕跗?,病邪表淺,治宜疏風祛邪為主,使病邪從表而解;病至中期,以清熱解毒為主;病至后期,反復發(fā)作,多為正虛留邪,治宜扶正祛邪。由單純皰疹病毒引起角膜炎性病變,在機體抵抗力下降的情況下發(fā)病[4]。常單眼發(fā)病,也可雙眼同時或先后發(fā)病,主要表現為樹枝狀、地圖狀或圓盤狀角膜炎病灶,病程長,反復遷延,治療不及時可嚴重影響視力,甚至失明。故各型方中均加明目退翳藥,陰虛邪流體虛反復發(fā)作者平素可用中藥調理。此病早期屬中醫(yī)“聚星障”范疇,點狀浸潤相互融合,形成樹枝狀或地圖狀潰瘍,屬中醫(yī)“花翳白陷”范疇。多由風熱或風寒之邪乘虛襲眼;或由外邪入里化熱,或肝經伏火,復受風邪,風火相搏,火熱上炎引起;或素食煎炒五辛,釀成脾胃濕熱,上熏黑睛而成;亦可因素體偏于陰虛,或熱病后灼傷津液,以致陰津虧乏,兼感風邪所致。本組資料顯示,以中醫(yī)辨證方法結合局部治療32例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效果良好,具有安全有效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申加華.玉屏風散二聯治療復發(fā)性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臨床研究[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8(2):49-50
[2]劉正立,吳加亮,尹霞.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臨床分析[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4,10(6):67-68
[3]李金濤,王彬,于春紅.清熱滋陰明目湯聯合抗病毒西藥綜合治療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J].四川中醫(yī),2014,32(4):104-107
[4]陳希.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4,12(3):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