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華 楊秋波
(浙江省江山市人民醫(yī)院 江山324100)
尿失禁是中風后較為多見的并發(fā)癥,嚴重影響中風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給患者本人及家屬帶來極大的精神痛苦。我院針灸科自2006年7月~2012年12月采用藥餅灸治療中風后尿失禁92例,取得顯著療效?,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6年7月~2012年12月于我院針灸科門診及神經(jīng)內科住院的165例中風患者,其中男86例,女79例;年齡43~77歲,病程9 d~5.5個月;腦梗死90例,腦出血75例。按就診順序隨機分成治療組92例和對照組73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全部病例均符合以下診斷標準[1]:(1)由腦血管病引起的中風,急性期過后且病情基本穩(wěn)定。(2)隨意起始排尿功能存在,但抑制排尿功能減弱。(3)無殘余尿量或輕度殘余量,膀胱容量輕度減少。
1.3 排除標準[2](1)非腦血管意外引發(fā)的尿失禁。(2)兼有尿路感染。(3)患者意識不清或治療過程中不能或不愿配合治療檢查。(4)患者有出血傾向或有其他嚴重的基礎疾病不能堅持治療或有針灸治療禁忌者。
1.4 治療方法
1.4.1 治療組 采用隔藥餅灸治療。藥餅制作:熟地 200 g、肉桂 150 g、杜仲 100 g、當歸 100 g、熟附子100 g、枸杞子100 g,以上藥研成粉,加清水適量調和制成直徑為2 cm、高度為0.5 cm的藥餅。取穴:百會、氣海、關元、中極、次髎(雙側)、足三里(雙側)。于穴位上放置事先加工好的藥餅,然后將底面直徑約1 cm、高約1 cm的圓錐形艾炷放置在藥餅上,連續(xù)施灸4~5炷,以患者感覺有熱氣向體內傳透、且局部皮膚潮紅為度。1次/d,7 d為1個療程,2個療程間休息2 d。
1.4.2 對照組 取穴與治療組相同,單純毫針針刺,手法用補法,得氣后,留針30 min,1次/d,7 d為1個療程,2個療程間休息2 d。
1.5 療效判定標準[3]痊愈:小便時有尿意感,并能夠完全自行控制。顯效:小便基本自行控制,偶有失禁,但次數(shù)比以前減少75%以上。好轉:小便自行可控,有失禁但次數(shù)比以前減少50%以上。無效:癥狀無明顯改善。
1.6 治療結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86.96%,對照組總有效率73.97%,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例
中醫(yī)學認為中風后尿失禁其主要病位在腎與膀胱,病因是腎氣虛損,下焦有寒。早在《素問·宣明五氣篇》就有“膀胱不禁者,腎氣虛,下焦受寒也”的記載。膀胱功能是否正常有賴于腎氣的固攝,若腎氣虛損,則無權固攝膀胱,腎陽不足則下焦寒生,故可見遺尿。治療中風后尿失禁的治則就是要補腎驅寒,艾灸與針刺相比其溫補散寒的作用要強。特別是灸百會,百會為督脈穴諸陽之會,有腎氣通于腦之說,所以灸百會能起到補腎益氣、振陽驅寒、升陽舉陷的作用。所取的中極任脈穴,為膀胱募穴,三陰經(jīng)在中極任脈交匯,也是臟腑氣結聚之處,灸中極可加強膀胱氣化功能,改善膀胱失約無權的狀態(tài)。關元、次髎、氣海三穴用灸法均能起到補腎培本、扶正固攝的作用。灸三里不但可以益氣補脾,還可以“下火氣”(清·吳亦鼎,《神灸經(jīng)論》),引火下行而達與下焦,同時防止熱灸后出現(xiàn)“上火”的癥狀。艾灸同時加用藥餅,可使得藥性也滲透入體內,而達于諸經(jīng),并通過經(jīng)絡系統(tǒng)更好地發(fā)揮藥物的溫補作用[4],使療效更加明顯。但應注意,藥餅灸必須達到一定灸量,使患者出現(xiàn)灸感。對素體虛弱陰陽兩虛的患者,灸量應徐緩[5]。
現(xiàn)代醫(yī)學證實,中風后患者的中樞神經(jīng)功能處于紊亂狀態(tài),膀胱括約肌功能也在失常狀態(tài)。艾灸下腹部及周圍的穴位可不同程度地影響陰部神經(jīng)和盆神經(jīng)等傳入支的興奮,并通過深部透熱效應及藥物的協(xié)同作用,抑制膀胱傳入神經(jīng)沖動及神經(jīng)遞質的釋放,調整神經(jīng)反射,使得括約肌張力明顯提高,從而緩解尿失禁癥狀。綜上,藥餅灸治療中風后尿失禁時,能同時兼有溫、通、補三種功效[6],療效明顯優(yōu)于單純針刺,且痛苦少、易接受、操作簡單,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1]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48
[2]白曉潔,陳萍,于潤平,等.艾灸合并針刺治療中風后尿失禁36例[J].中醫(yī)外治雜志,2011,20(1):59
[3]宋豐軍,張紅,鄭士立,等.近五年針灸治療中風后尿失禁研究述評[J].中國針灸,2011,31(10):957-960
[4]王玲玲.艾灸的特點及溫通效應[J].中國針灸,2011,31(10):865-868
[5]楊忠義,秦肖.艾灸加中藥治療中老年婦女尿頻失禁20例[J].中國針灸,2012,32(11):1 029-1 030
[6]莫倩,劉志順.針灸治療壓力性尿失禁的診斷特點分析[J].上海針灸,2013,32(12):1 060-1 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