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菊梅
摘 要: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擴大,以及國際交往的日益頻繁,學習英語并運用英語進行口頭交際,已成為社會的需要。如何搞好高中英語口語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一直是廣大高中英語教師不斷深究的問題。
關鍵詞:高中英語;口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8-189-01
英語口語是英語學習過程中的一項綜合表達能力,它是英語學習過程聽、說、讀、寫、譯等內容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可掉以輕心。在高中英語口語的教學中,我們應積極的認識到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采用有效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全方位的去提高教學效率。以下是筆者的幾點見解:
一、高中英語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課程的改革和進一步實施,我們的高中口語教學的方式方法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F(xiàn)代英語教學要求教師用英語教英語,要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處理教材內容,并且要求學生用英語參加課堂實踐活動,用英語提問及回答問題,通過說來實際培養(yǎng)聽說能力。然而,由于各方面原因的影響,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任然沒有做到這一點,口語教學的效率依然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提高。具體問題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
1、教師方面的問題
課程雖然在改革,但我們的考試依然沒變,學生依然要經歷考試的殘酷考驗,特別是高中生。這就使得在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是把學生的“高考”放在第一位,以學生的升學為目的,不太重視英語口語的學習。不少高中英語教師口語水平也較低,語音語調不夠標準,甚至有些教師不能用英語清晰流利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更不能自如地用英語教學,客觀上導致學生難以提高英語口語水平。加之部分教師的傳統(tǒng)教學觀念沒有得到及時的更新和轉變,使得我們的課堂只是趨于形式,很多教師的教學方式依然是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堂上只知道一味的給學生灌輸知識,以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為主,在課堂上用漢語解釋語法點、知識點,幾乎難以顧及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在高考和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雙重制約之下,我們的高中英語教育看似繁榮,實則外強中干。很多學生學的都是“啞巴英語”,考試中能拿到很高的分數(shù),可一旦開口說英語,就常常期期艾艾、張口結舌,甚至連一個完整的句子都說不出。
2、學生方面的問題
在以往,英語課程只在初中和高中開設,很多學生都是上初中了才第一次接觸英語,錯過了學習英語的最佳時期。英語與作為一門國際性的交際用語,其具有簡潔、易懂的特點,但對于高中生來說,這些特點卻成為了缺點。我們的母語是漢語,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都是采用漢語來交流,這就把學生對英語的學習和運用局限與課堂,學生的英語口語沒有得到一個更好的實踐運用。加之學生學習英語起步晚,英語口語的表達方式又和漢語的表達方式有所不同,大量的單詞、詞組、語法忙得學生焦頭爛額,沒有時間去顧及口語的學習,漸漸的也就失去了學習英語口語的興趣。很多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都是受高考所逼迫,對英語口語的學習,大多數(shù)都表現(xiàn)出信心不強,英語語音語調不夠規(guī)范,詞匯語法句型等不夠熟練,害怕說不好被同學笑話,或者說錯了被老師批評,長此以往,惡性循環(huán),更加形成了畏懼說英語的心理障礙,甚至有些學生在大學畢業(yè)之后仍不敢或者不能用英語進行交流,這就使得學生的英語口語沒得到實際意義上的練習,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得不到提高,導致教學效率低下。
二、提高高中英語口語教學質量的策略
1、激發(fā)學生英語口語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是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潛在動力和前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边@樣闡明了興趣對學生學習的重要性。只有激發(fā)學生對口語表達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使教師的教學與訓練有所起色。在高中英語口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的轉變教學觀念,積極學習課程改革指導的思想及教學方法,并如實的在教學中實施,激發(fā)學生學習口語的興趣,用學生的學習興趣去帶動學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應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可采取創(chuàng)設情景,短劇表演,小組對話,講故事,學唱歌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與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緊密結合,不斷給學生以表達的機會,不斷給學生以新的刺激,培養(yǎng)他們對口語表達的濃厚興趣,變“苦學”為“樂學”。
2、合理運用各種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英語口語的交際,其實也和漢語一樣,只是運用了不同的語言、不同的方式而已,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不斷的練習。教學中,教師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教師還應積極的采取各種方式和手段,不斷的去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促進學生獲得進一步提高。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首先,教學中教師應該使學生置身于一個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創(chuàng)造較好的情景進行而不是機械的模仿甚至背誦。根據(jù)這一情況,教師選擇一些大家認為重要的、有趣的和新穎的話題讓學生交流。其次,教師要善于設計新穎別致、并能喚起學生共鳴的問題。讓學生在獨立思想的基礎上,再進行集體討論,集思廣益。也可以用所教的知識,讓學生自由地求異發(fā)散,闡述自己的看法、觀點。最后,教學中,教師還應讓學生聽地道的英語,培養(yǎng)他們邊聽邊用英語,把聽到而且理解了的東西儲存在記憶里的習慣,以及培養(yǎng)他們克服母語干擾、直接用英語表達的良好習慣。只有這樣,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才會漸漸的提高。
英語口語教學既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傳統(tǒng)的高中英語口語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社會的發(fā)展需求。教學中,我們應努力探索高中英語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并尋找解決方法,尋求英語口語教學的新突破。
參考文獻:
[1] 袁文麗.高中英語口語教學法 學苑教育,201117
[2] 劉梅芬.高中英語口語教學策略 師道·教研,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