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燕 俞 林
1.天津市濱海新區(qū)漢沽醫(yī)院外一科(南開大學醫(yī)學院在讀研究生),天津 300480;2.天津市人民醫(yī)院肛腸一科,天津 300480
疼痛、尿潴留是肛周疾病術后常見并發(fā)癥,也是病人恐懼手術的原因之一,如何減少或防治這類并發(fā)癥一直是臨床探討課題之一。吲哚美辛栓是外科常用的非甾體類解熱、鎮(zhèn)痛消炎藥,給藥方便、起效較快。為探討肛周疾病術后患者外用吲哚美辛栓塞肛在鎮(zhèn)痛、減少尿潴留方面的療效,該試驗2010年6月—2011年6月間應用吲哚美辛栓外用塞肛,觀察其對肛周疾病術后病人疼痛、尿潴留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研究對象為為該科行肛周疾病手術患者,剔除嚴重的心、腦、肝、腎疾病和原發(fā)性高血壓,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及非甾體類消炎止痛藥物者,吲哚美辛治療禁忌證者。入選病例120例,其中男64例,女56例?;旌现?2例,肛裂19例,肛瘺14例,肛周膿腫15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吲哚美辛栓組。入選病人均取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和(或)家屬知情同意。兩組病人年齡、性別、體重、病程、手術時間、手術方式等經統(tǒng)計學檢驗均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見表1,表2。
表1 兩組肛周疾病患者的臨床資料(±s)
表1 兩組肛周疾病患者的臨床資料(±s)
病人資料對照組 吲哚美辛栓組例數(shù)性別(男/女)平均年齡(歲)體重病程(年)手術時間(min)60 31/29 56.82±11.45 59.58±8.16 3.46±1.46 54.4±18.66 60 33/27 57.56±11.37 60.25±9.68 3.85±1.38 67.34±16.89
表2 兩組手術方式情況
所有患者均為腰麻麻醉,采用常規(guī)手術器械。吲哚美辛組術后將吲哚美辛栓100 mg 納入肛內,再用凡士林油紗1條加壓包扎填塞傷口,對照組凡士林油紗1條加壓包扎填塞傷口,不給于藥物干預。觀察兩組患者術后疼痛及尿潴留情況,并做統(tǒng)計分析。
疼痛:術后疼痛采用VAS 測量法評分,0 為無痛,10分為極度疼痛;尿潴留:術后患者有憋尿而解不出主訴,重者下腹脹痛,坐臥不安,恥骨上可觸到脹大的膀胱及叩診濁音[1]。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6.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進行t 檢驗,計數(shù)資料進行χ2檢驗。
兩組術后患者原有癥狀、體征均得到有效控制,達到了臨床治愈標準。住院時間吲哚美辛為(18.6±4.1)d,對照組為(23.9±6.1)d,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疼痛程度、尿潴留發(fā)生率,吲哚美辛栓組優(yōu)于對照組。見表3,表4。
表3 兩組病人術后疼痛指數(shù)及尿潴留對比(±s)
表3 兩組病人術后疼痛指數(shù)及尿潴留對比(±s)
組別術后疼痛指數(shù)(分)術后第1 天術后第1次排便吲哚美辛栓組(n=60)對照組(n=60)P值4.1±1.6 7.5±1.2<0.05 5.7±1.3 7.8±0.9<0.05
表4 兩組病人術后尿潴留發(fā)生率對比[n(%)]
疼痛是肛周疾病術后最主要的并發(fā)癥,不僅影響患者的休息、睡眠,而且影響傷口愈合,嚴重的甚至影響到患者全身的臟器功能。肛周手術術后出現(xiàn)疼痛的原因,歸納有以下幾點:肛周局部組織受到不同程度的手術刺激和損傷;肛門四周神經末梢豐富,疼痛反應敏銳[2],術后創(chuàng)面暴露,神經易受外界刺激,如敷料摩擦傷口,或體位變化導致的傷口牽拉等;術后肛周水腫,淋巴靜脈回流障礙,以及傷口局部感染對神經刺激;肛管內填塞敷料過多過緊,內括約肌痙攣性收縮導致的疼痛;排便時肛管擴張,糞便通過時直接刺激或摩擦傷口,尤其術后伴有便秘患者,疼痛更重;以及少部分人對手術恐懼,對疼痛相對敏感。該研究結果表明,吲哚美辛栓組60例患者術后第1 天及術后第1次排便當天,疼痛程度明顯較對照組減輕,說明吲哚美辛栓外用塞肛對肛周術后患者有良好的止痛作用。肛門齒線下區(qū)域分布著豐富的痛覺神經末梢,其神經支配與泌尿系統(tǒng)屬于同一神經節(jié)段(S2~S5),由此導致肛門術后傷口疼痛反射性引起泌尿系平滑肌痙攣,從而出現(xiàn)排尿困難、尿潴留,多數(shù)患者常不能自行緩解,需進一步導尿治療,加重了患者術后的疼痛不適感。該研究中,吲哚美辛栓組患者術后發(fā)生尿潴留為12例,對照組為28例,說明吲哚美辛栓外用塞肛能有效降低肛周術后患者尿潴留的發(fā)生率。吲哚美辛栓為COX 抑制劑(cyclooxgenaseinhibitor),能抑制花生四烯酸轉化為PG,抑制COX,減少體內PG 的合成,從而有效地降低體溫和緩解疼痛[3],是臨床上常用的解熱鎮(zhèn)痛藥,經直腸給藥,對胃腸道影響較小[4],比口服和肌注止痛藥物使用方便、無創(chuàng)傷,且起效較快,避免了口服止痛藥物對胃的刺激,降低了誘發(fā)應激性潰瘍的可能。該研究發(fā)現(xiàn),吲哚美辛栓外用塞肛能有效的減輕肛周疾病術后患者疼痛程度及降低并發(fā)尿潴留的發(fā)生率,有利于肛周疾病患者術后的恢復和預后,配合有關的術后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保持大便通暢[5],使肛周術后患者疼痛降低到最低限度。臨床使用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對吲哚美辛及同類藥過敏者和肛周皮膚感染嚴重者禁用[6],需注意對其不良反應的監(jiān)測。并且該藥物不建議長期使用,推薦使用時限為術后10 d。
[1]姚禮慶,唐競,徐美東,等.吻合器黏膜環(huán)芤術治療重度痔的臨床價值[J].中國肛腸疾病,2002,22(3):24.
[2]唐迎春,胡漢平,董曉妮,等.左布比卡因和羅哌卡因在肛周術后鎮(zhèn)痛效果的比較[J].2011,33(12):50.
[3]杜文峰,楊道貴.術后應用吲哚美辛栓對胃腸道腫瘤病人免疫功能的影響[J].腸內與腸外營養(yǎng),2012,19(1):32-34.
[4]趙春霞,劉萍.吲哚美辛栓的臨床應用評價[J].淮海醫(yī)藥,2011,29(6):538-539.
[5]胡鵬,廖敏.健康教育在肛周疾病術后護理中的應用[J].當代護理,2013(5):162-163.
[6]葛文鳳.吲哚美辛栓治療腎絞痛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07(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