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光
鮫人為何能泣珠
◎袁 光
鮫人泣珠的故事廣為人知。那么,鮫人為什么能泣珠。本研究從神話文學的角度出發(fā),試回答這一問題。
目前學界能考證到的有關鮫人泣珠的最早記載出自東漢郭憲《漢武洞冥記》:“味勒國在日南,其人乘象入海底取寶,宿于鮫人之宮,得淚珠,則鮫人所泣之珠也,亦曰泣珠?!庇纱丝芍?,鮫人居住在海底的宮殿,哭出的淚珠叫泣珠。西晉張華《博物志》:“鮫人從水出,寓人家,積日賣絹。將去,從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滿盤,以與主人?!边@里的鮫人在繼承先前文藝之上,又寫了鮫人為了賣絹借宿在人的家里很多天,臨走時把泣珠作為房租交給房東。這不僅豐滿了情節(jié),使人得到泣珠合理化,也為后世創(chuàng)作的鮫人故事打下了一個很好的文藝基礎。東晉干寶《搜神記》:“南海之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泣,則能出珠”。應該說有了《漢武洞冥記》“泣珠”和《博物志》“賣絹”,鮫人的技能特征在《搜神記》這一階段已經(jīng)定型。南朝梁任昉《述異記》:“鮫人,即泉先也,又名泉客。南海出蛟綃紗,泉先潛織,一名龍紗,其價百余金。以為入水不濡。南海有龍綃宮,泉先織紗之處,綃有白之如霜者。”這里側重描述了鮫人所產(chǎn)紡織品的特點。從“其價百余金,以為入水不濡”兩句可知,鮫人的紡織物也不同于一般的紡織品。清沈起鳳《諧鐸》中《鮫奴》中寫道落難的鮫人被景生救起,后來景生湊不夠聘禮將死,鮫人為之一哭。但是哭出來的珠子數(shù)量不夠,為了報答景生的救命之恩,鮫人再哭,最終告別人世回歸大海。
如是,鮫人故事也可以劃分成兩類,一是著重介紹鮫人特點的志異類,如《漢武洞冥記》《搜神記》《述異記》。一是在此之上進行藝術加工,使之頗具情節(jié)的報恩類,如《博物志》和《鮫奴》。兩者的共同點就是有關鮫人神奇能力的描述,特別是廣為人知的泣珠,至今依然為人津津樂道。那么,鮫人為什么會“泣”?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對啼的解釋為:“嗁,號也。從口虒聲。號各本作號。今正。號下曰。痛聲也。此可證嗁號與嘑號不同字也。號、痛聲??蕖?。痛在內。哀形於外。此嗁與哭之別也。喪大記。始卒。主人啼。兄弟哭。婦人哭踴。注。悲哀有淺也。若嬰兒中路失母。能勿啼乎。按鄭用襍記語也。嗁俗作啼。士喪禮作諦。古多假諦爲嗁?!倍旎菹蓪⒅撟C為大聲之哭??梢姡唆~聲似嬰兒啼的特征,可作為后世文學作品中鮫人能“泣”的前提條件。
泣,當然包含在哭的范圍內。朱惠仙認為,淚多是泣的顯著特征,表示淚水之多,其形態(tài)是淚水疾速直下。楊明澤認為“泣”字在西漢使用數(shù)量大增??梢娺x用泣字是有時代語言基礎的。然而,鮫人又是如何泣淚成珠的呢。
首先不排除泣珠是一種比喻,即把淚珠比作珠子。但在《左傳·成公十七年》有這樣一段描述:“初,聲伯夢涉洹,或與己瓊瑰食之,泣而為瓊瑰,盈其懷,從而歌之曰,濟洹之水,贈我以瓊瑰,歸乎歸乎,瓊瑰盈吾懷乎,懼不敢占也,還自鄭,壬申,至于貍脤而占之,曰,余恐死,故不敢占也,今眾繁而從余三年矣,無傷也,言之之莫而卒。”意為聲伯夢見渡洹水時,有人給他吃了瓊瑰。他哭出的眼淚也成了滿懷的瓊瑰,又唱道:“渡過洹水,贈給我瓊瑰,回去吧回去吧,我滿懷瓊瑰?!甭暡@醒后甚至不敢占卜。他從鄭國回來,到達貍脤才去解夢,說:“我怕死,所以不敢占卜,現(xiàn)在大家跟隨我已經(jīng)三年了,沒事了?!苯Y果他當晚就死了。杜預注“淚下化為珠,滿其懷。瓊,玉;瑰,珠也”。這則故事也被收錄在《太平御覽·兇夢》和《水經(jīng)注·洹水》??梢哉f,這就是比鮫人故事更早的“泣珠”故事了。而且本故事在結構上和報恩類的鮫人故事有類似之處,如:二者都與水有關,一個渡河,一個居住在海底或水中;都會泣珠;泣珠之后都會消失,聲伯死了,鮫人回歸大海離開人的世界。在現(xiàn)有證據(jù)的條件下,雖然不能斷言聲伯故事就是鮫人故事的原型,但也可以說它的出現(xiàn)為鮫人故事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不過,聲伯故事里不涉及報恩,而鮫人的報恩題材可以說是另有根源。篇幅有限,該問題將在下一次探討。那么,鮫人泣的為什么一定是珠呢?
《國語·楚語》有言“珠足以御火災”,水能滅火,珠產(chǎn)自水中生物,所以也被古人視作有滅火的功效?!妒印酚袑憽八秸壅哂杏瘢瑘A折者有珠”,這是在根據(jù)水流形狀判斷水底會有哪些寶藏。水流呈圓形則水下產(chǎn)珠?!痘茨献印ふf山》中有“淵生珠而岸不枯”。眾多例證都可證明珠與水的關系。而根據(jù)《神農本草經(jīng)》對淚的解釋“淚者,肝之液”,可知古人將眼淚理解為由肝臟產(chǎn)生的一種液體。又根據(jù)上文證明的水與珠的關系,可知鮫人能泣珠是符合古人在文學創(chuàng)作時的世界觀的。
綜上,《山海經(jīng)》記載人魚能發(fā)出類似嬰兒啼哭的聲音,而鮫人屬于人魚類。“啼”與“泣”均屬于哭的范疇,則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鮫人也能有“泣”的行為。從故事的結構和情節(jié)描述來看,《左傳》的聲伯泣珠給鮫人故事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根據(jù)古人理解的水與珠的關系,可知鮫人泣出來的一定是珠。因此,鮫人泣珠是成立的。
[1]袁珂. 山海經(jīng)全譯. 第4版. 貴州人民出版社. 1995
[2]許慎. 段玉裁.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3]朱惠仙.“哭、泣、啼、號”辨.西南交通大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11月第5卷第6期
[4]楊明澤常用詞“泣、啼、號、哭”的演變研究.保定學院2011年第24卷第1期
(作者單位:吉首大學外語學院)
(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