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明仙
文字的發(fā)明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漢字的發(fā)明標志著中華民族從蒙昧走向文明,從“史前時期”走向“有史時期”。文字可以啟迪我們的智慧,指引我們走向文明,引領我們了解世界。認字、寫字教育是人生最重要的教育,是教育的起始階段,也是一、二年級孩子們學習的重點。因此,家長和老師不能錯過孩子學習的大好時光,要為孩子創(chuàng)造最好的識字條件,讓孩子多識字、快識字,在不知不覺中快樂識字,進入利用漢字閱讀階段,盡快徜徉于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之中,接受人類文明的熏陶。
一、在實踐中學習
生活處處皆語文,學說話的過程就是學習語言的過程,孩子從牙牙學語開始就接觸語言學習文字。語文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閃爍生輝的廣告牌,鱗次櫛比的商店名,處處可見的指示牌……哪里沒有漢字?琳瑯滿目的商品,堆積如山的食品,唾手可得的文具……哪里沒有詞語?順手打開的書本,隨處可見的宣傳欄,生活中離不開的說明書……哪里不是文章?只要老師和家長做生活的有心人,何愁開發(fā)生活中學習語文的資源,何必擔心孩子學不好語文。因此,家長和老師要做孩子識字的引路人,指導孩子在生活中學習、在快樂中學習、在實踐中學習,激發(fā)他們時時注意學習生活中的漢字,養(yǎng)成主動識字的習慣,只要用心培養(yǎng),孩子很快就可以進入文字閱讀階段。因為漢字中使用頻率最高的100個字,可覆蓋現(xiàn)代書報雜志的47.21%;使用頻率最高的1000個字,可覆蓋現(xiàn)代書報雜志的91.37%。而在整個小學一、二年級,要求認字1600個,寫字800個,基本可以達到閱讀的要求。
二、在書海中學習
教師和家長要引導孩子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和閱讀習慣,激發(fā)孩子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yǎng)孩子“好讀書、讀好書”的良好習慣。識字的過程遵循著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的發(fā)展路徑,它是一個循環(huán)往復直到永遠的過程。孩子對字的認識不可能一勞永逸,需要經(jīng)過一個反復和長期的識記、再現(xiàn)、應用和不斷鞏固的過程。只要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天天閱讀、反復見面、日積月累,自然就會積少成多,實現(xiàn)質(zhì)的飛躍。因此,家長和老師要為孩子挑選和指定一些文質(zhì)兼美、語言典范、寓教于樂,有利于促進孩子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良好人文精神、提高科學素養(yǎng)的書籍,讓書籍在家中唾手可得,在教室隨處可見,讓家庭到處充滿濃濃的書香,讓孩子在人類文明的熏陶下成為社會有用之才。
三、在規(guī)律中學習
從漢字產(chǎn)生來看,它有自己的造字規(guī)律。要讓孩子盡快識字,家長和教師就必須了解漢字的基本規(guī)律,利用漢字的特點,采用兒童喜聞樂見的方式,鼓勵孩子主動識字,并引導孩子去發(fā)現(xiàn)識字的方法與規(guī)律,加快識字的速度。東漢的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提出了“六書”的理論,對漢字構形規(guī)律進行了科學歸納和總結?!傲鶗奔粗甘隆⑾笮?、會意、形聲、轉注、假借。指事是一種用抽象的指示符號來表達語言中某種概念的造字方法。指事字的構成有兩種情形:一種是在象形字上添加指示符號構成的指事字,如刃、本、末等;另一種是由純抽象符號組成的指事字,如上、下、一、二、三等。指事字在全部漢字中是數(shù)量最少的一種。象形字是描摹實物形狀的文字,它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象形字雖然只占文字的4%左右,但它是構成其他漢字的基礎。生活中常用的象形字有日、月、水、火、口、耳、木、禾、人、羊、山等。會意是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獨體字根據(jù)意義之間的關系合成一個字,綜合表示這些構字成分合成的意義。如:日月明、小大尖、小土塵、千口舌、舌甘甜、土里埋;犬叫為吠、羊叫為咩、牛叫為哞、鳥叫為鳴;三人為眾、三木為森、三水為淼、三石為磊等。形聲字由意符(形旁)和音符(聲旁)兩部分組成。其中意符表示形聲字本義所屬的意義范疇(或類屬),音符則代表形聲字的讀音。如以“木”為形旁的形聲字松、柏、桃、柿等都屬于樹木類;而以“手”為意符的拖、拉、拽、提、按等都同手的動作有關。讓學生了解這些基本的規(guī)律就能做到觸類旁通,提高學習的效率。
四、在激勵中學習
童年的世界是情緒化的世界,外在的刺激直接影響孩子們的學習狀況。家長和教師對待孩子要有愛心,要有耐心,要善于營造寬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氣氛,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蓬頭稚子初學文,難免會錯誤百出,笑話一籮筐。但是,今天把“午”讀作“?!庇字煽尚Φ男●R虎,并不影響其今后成為經(jīng)天緯地之才。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適時地給予鼓勵、表揚,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感受成功的快樂?!耙駩圩o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呵護孩子的自尊心與自信心,要肯定孩子讀出來的勇氣,贊賞他們換個地方、換個語言環(huán)境還能大體把字認出來的能力,同時又要幫助他們提高觀察能力。家長和教師要善于舉一反三、順水推舟,讓孩子找到在錯誤中又認識一個字的快樂,孩子就能在鼓勵中快樂成長。
責任編輯:晏祥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