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姜 王 春 孟春明 劉同根 孟爾智
作為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重要組成部分,秸稈還田技術主要用于大麥、小麥、水稻秸稈還田,也適用于玉米、油菜、花生等農(nóng)作物秸稈的機械化還田作業(yè)。
大、中型拖拉機配套秸稈粉碎機作業(yè),通過高速旋轉的刀軸(刀軸轉速2000 r/min、線速度30 m/s左右)帶動甩刀以砍、切、撞、搓、撕等方式粉碎秸稈及其割茬,完成秸稈撿拾、砍斷、砍切等復合作業(yè)(秸稈粉碎后長度在5 cm以下)。粉碎的秸稈和根茬在離心力的作用下沿護罩均勻拋撒落地,然后經(jīng)過機械耕翻,松、碎土,拌和土壤,使秸稈在一定的水、溫條件下分解,作為肥料循環(huán)利用。
大中型拖拉機液壓懸掛秸稈粉碎機。拖拉機動力輸出軸、萬向節(jié)連接粉碎機傳動變速箱,懸掛連接必須正確、牢固。拖拉機動力輸出軸轉速選擇在760 r/min左右,傳動變速箱內(nèi)加注4~4.5 kg的30號齒輪油。掛接完畢后,將機具升離地面30 cm左右,發(fā)動機熄火,用扛桿插入萬向節(jié)傳動軸節(jié)內(nèi)轉動粉碎滾筒,檢查各轉動部件是否轉動靈活,有無碰撞異音,確認無異常情況后再發(fā)動拖拉機,緩慢結合動力,轉速由低到高空轉運行。試運轉正常后,需高速運轉5~10 min方可投入作業(yè)。注意在空運轉或作業(yè)時,機具前后嚴禁站人,防止發(fā)生事故。
機組在田間作業(yè)時,將拖拉機液壓分配器手柄置于“浮動”位置;運輸時將整機升起,切不可把限深滾筒當行走輪使用。
整機提起,變換限深輪上、中、下調整緊固螺栓位置,控制粉碎留茬高度。一般留茬高度選擇在0~1.0 cm,亦可通過拖拉機上拉桿作小范圍調整留茬高度。不允許粉碎機甩刀入土作業(yè)。
主要靠調整張緊輪架上的調整螺母來調整三角皮帶的松緊。
變速箱大、小錐形齒輪正確嚙合間隙為0.15~0.35 mm,用涂色法檢查齒輪嚙合的接觸斑點。接觸斑點不符合要求時,采用增減調整墊片的方法進行調整。
(1)認真檢查各緊固件,特別是甩刀的牢固情況。
(2)更換甩刀時,要整套更換(同軸甩刀的重量差≤10 g)。
(3)檢查各部件潤滑油的情況,潤滑油不足時應立即添補。
(4)檢查傳動三角帶的磨損及松緊情況,如三角帶磨損松動,可調整張緊螺栓;如磨損嚴重應成套更換。
大中型拖拉機配套正轉旋耕機,手扶拖拉機配套節(jié)能旋耕機。松、翻、碎土拌和秸稈,集犁、耙、平三次作業(yè)于一體。
(1)大中型拖拉機液壓懸掛旋耕機(245犁刀),旋耕深度16 cm左右;手扶拖拉機(S1100發(fā)動機)安裝1 m幅寬節(jié)能旋耕機(195犁刀),旋耕深度12 cm左右。
(2)放水泡田。
(3)耱田、起漿。
(4)機械化插秧。
(1)放水泡田48 h以上。
(2)大中型拖拉機換裝高花水田作業(yè)輪胎,液壓懸掛旋耕機或秸稈還田機,完成土壤秸稈旋耕翻轉、田塊平整及起漿作業(yè);手扶拖拉機換裝水田作業(yè)輪,配套節(jié)能旋耕機及其正轉掛接框,完成土壤秸稈耕翻埋草作業(yè)。
(3)手扶拖拉機作業(yè)田塊耱田、起漿。
(4)機械化插秧。
(1)根據(jù)旱、水旋耕要求,更換拖拉機輪胎和部件。
(2)大中型拖拉機液壓懸掛旋耕機,手扶拖拉機安裝節(jié)能旋耕機。
(3)各零部件安裝正確、牢固可靠(尤其注意犁刀)。
(4)傳動箱變速箱加注30號潤滑油。
(5)作業(yè)前必須空轉檢查各運動部件情況,試運轉5~10 min,確認無誤后,方可投入作業(yè)。
(6)旋耕機前后嚴禁站人,旋耕機堵塞或排除故障時,拖拉機發(fā)動機必須首先熄火,然后分離旋耕機傳動動力,機組停穩(wěn)制動牢固后方能進行修理或故障排除。
大中型拖拉機旋耕作業(yè)時,將拖拉機液壓分配器手柄置于“浮動”位置;田間轉彎或田頭轉移時,將整機升起,禁止將旋耕犁刀當行走輪使用。
旋耕機維修保養(yǎng)分為班保養(yǎng)(每天)、一號保養(yǎng)(100 h)、二號保養(yǎng)(500 h)和大修理(1500~2000 h)四級。以班保養(yǎng)為例介紹如下:
(1)檢查各零部件及各連接件緊固情況,特別注意犁刀緊固螺栓、箱體堅固螺栓、各連接部位連接螺栓等,如發(fā)現(xiàn)松動應予擰緊。
(2)清除機具各處的泥草、灰塵、油污,并觀察有無漏油現(xiàn)象。
(3)檢查萬向節(jié)傳動件有無損壞、變形,并注黃油。
(4)檢查傳動箱油位,油料不足時應添加齒輪油或機油。檢查有無漏油現(xiàn)象,如有則視具體情況加以排除,必要時可更換油封和紙墊。
(5)按潤滑表進行潤滑。
(6)檢查各部位有無損壞,有無因強度不夠導致零件彎曲或扭曲,如有則需進行調整及更換損壞的零部件。
(1)秸稈粉碎長度≤10 cm,秸稈粉碎合格率≥85%;
(2)留茬高度 0~5.0 cm;
(3)作業(yè)時刀具不入土,盡可能減少對土壤的擾動;
(4)秸稈均勻拋撒,作業(yè)中盡量避免中途停車,以防止秸稈成堆堵塞;
(5)粉碎的根茬、秸稈和土壤均勻混合在土壤表面。
(1)耕深:大、中型拖拉機≥15 cm,手扶拖拉機≥12 cm;(2)耕深穩(wěn)定性≥80%;(3)植被覆蓋率(地表以下)≥80%;(4)耕后地表平整度≤5 cm;(5)碎土率≥75%。
(1)耕深:大、中型拖拉機≥14 cm,手扶拖拉機≥12 cm;
(2)耕深穩(wěn)定性≥90%;
(3)植被覆蓋率(地表以下)≥80%;
(4)耕后地表平整度≤3 cm;
(5)起漿溶度≥1.1。
(1)傷秧率≤4%;
(2)漂秧率≤3%;
(3)漏秧率≤5%;
(4)翻倒率≤3%;
(5)相對均勻度合格率≥85%;
(6)插秧深度合格率≥90%;
(7)平均株數(shù):農(nóng)藝要求標準±10%;
(8)實際栽插基本苗:農(nóng)藝要求基本苗標準±10%;
(9)鄰間行距合格率≥90%。
(1)大中型拖拉機液壓懸掛三麥旋耕施肥播種開溝鎮(zhèn)壓復式作業(yè)機;
(2)旋耕深度≥15 cm,施肥深度5~8 cm,播種深度3~5 cm,播種量120~144 kg/hm2;
(3)開溝深度25 cm左右,溝底14~16 cm,溝寬20~25 cm,土壤肥料種子鎮(zhèn)壓堅實。
(1)手扶拖拉機掛接江南2BG-6(A)免(少)耕條播機或鹽農(nóng)2BG-5(6)型節(jié)能條播機,手扶拖拉機前置掛接1KSQ-35型園盤開溝機;
(2)旋耕深度5~8 cm,播種深度3~5 cm,播種量120~144 kg/hm2,土壤、肥料、種子鎮(zhèn)壓堅實;
(3)開溝深度25 cm,溝底寬14~16 cm,溝寬20~25 cm。
(1)耕深一致性≥90%,碎土率≥80%;
(2)施肥深度一致性≥90%,施肥均度≥90%;
(3)播種深度一致性≥90%,播種均勻度≥90%;
(4)機開墑直線度≥85%,墑深一致性≥85%;
(5)土壤、秸稈、肥料、種子鎮(zhèn)壓堅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