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勇
(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qū)第五中學,山東 濟南 250100)
陽光體育運動實施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
——以濟南市部分中學為例
張海勇
(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qū)第五中學,山東 濟南 250100)
近年來,我國青少年整體體質健康水平呈逐年下降趨勢,為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國家教育部從2007年開始啟動全國學校陽光體育運動。陽光體育運動是一項系統(tǒng)的工程,要想持久發(fā)展,需要了解實施過程中的一些現(xiàn)狀,發(fā)現(xiàn)和解決其在實施過程中的一些問題。本研究結合教育部落實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的要求,對濟南市中學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情況進行調查,目的是對濟南市中學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現(xiàn)狀進行一個客觀的評價與分析,找出開展陽光體育運動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并提出中學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相應的發(fā)展思路和建議。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濟南市部分中學校為調查研究對象,重在研究學校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現(xiàn)狀及發(fā)展對策。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期刊、網(wǎng)絡數(shù)據(jù)庫,收集關于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的論文和資料,為文章的研究在理論上和方法上做準備。
1.2.2 問卷調查法 根據(jù)研究目的與任務,設計問卷調查表。發(fā)放學生問卷1 000份,體育教師問卷200份,學生的有效問卷為980份,有效率為98%,體育教師的有效問卷195份,有效率97.5%。
1.2.3 調查訪談法 通過對學校領導、教師和學生的走訪,了解陽光體育運動在學校的開展情況。
1.2.4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對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比較分析。
2.1 中學陽光體育運動實施現(xiàn)狀
2.1.1 中學陽光體育運動 調查得知,雖然陽光體育的宣傳不斷造勢,但是這些并沒有深入學生的內心,學生對陽光體育運動的了解并不多,很多的學生只是知道但不了解,這也和學校的宣傳力度有關。知道并了解只占21.4%,不了解的占10.1%,知道不了解的占68.5%。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宣傳得不到位。
2.1.2 中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認知對學生“是否堅持體育鍛煉”的調查結果表明,有50.1%的同學選擇“是”,49.9%的同學選擇“否”,說明學生對體育活動的堅持性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學生對參加體育活動態(tài)度不容樂觀,大約有18.6%的同學自覺主動地投身于有目的的體育活動中去,有38.0%的同學在活動感興趣時積極參加,有43.5%的同學對體育活動持較為被動的態(tài)度。
2.1.3 中學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主要內容 調查可知,在中學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主要內容中,廣播操所占比例較大,有76.5%,自編操為52.7%,體育游戲44.8%,所占比例最少的是武術或傳統(tǒng)體育。在這些學校開展的陽光體育活動中,許多簡便易行、需要場地不大的項目成為學校的首選,也正由于學校的實際,也只能開展這樣類型的陽光體育活動。從調查得知,體育新興運動項目較少,中小學體育教師創(chuàng)新意識不強、新興運動項目技能掌握不夠。
2.2 中學陽光體育運動實施過程中的常見問題
2.2.1 陽光體育運動太過形式化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是自上而下的推廣,這就對于很多不同類型、不同實際的學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為陽光體育運動其實并不是符合各級學校的實際情況,這種與實際情況不相符的問題,導致陽光體育運動太過形式化和理想化。很多學校由于場地和經(jīng)費原因,陽光體育運行過程中不得不中途擱置,大部分學校為了應付上級教育部門的檢查,臨時拼湊,疲于應付,內容和形式上都過于形式化,學生只是迫于學校、教師的壓力,被動地參與其中,對這樣的運動不存在興趣可言。究其原因,還是陽光體育運動和應試教育之間有著難以調和的矛盾,導致政策難以付諸實踐,使很多學校的陽光體育束之高閣。
2.2.2 學校體育場地器材不足濟南市各學校開展陽光體育運動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運動場地器材不足,學校體育活動場地和體育器材不足幾乎成了普遍現(xiàn)象。特別是一些城區(qū)學校,隨著學校招生人數(shù)越來越多,可學校面積一般卻沒有什么變化,體育場地越來越小,不少學校學生人均活動面積達不到規(guī)定標準,部分學校人均活動面積不足1平方米,有限的校園面積根本不能滿足學生的運動。相對場地器材不足的現(xiàn)狀,城市要比鄉(xiāng)村學校更顯得捉襟見肘,狹小的場地滿足不了學生的日常鍛煉,就連大課間也是分批來進行。更有的學校大課間由于場地原因就成了學生自由活動的時間,學生只是在聊天、散步和自由活動。
2.2.3 體育活動的時間不能保障體育活動時間的不足是制約學校陽光體育運動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學生鍛煉時間的不足,原因是多方面的,家長和教師緊盯分數(shù),學校追求升學率,就連平時的體育課時間都無法保證,更別說大課間活動了。很多學校開展大課間活動,但也只是形式上的,所以學生的陽光體育運動的效果是達不到的。其實學生的鍛煉和學習是不矛盾的,如果只重視分數(shù),那么學生就會失去很多的東西。
2.2.4 運動傷害事故的影響 運動傷害事故是制約學校陽光體育運動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因素。體育運動由于其屬性,難免會在運動中發(fā)生傷害事故,但這一切對于體育教師和學校來說是一個回避不了的問題,出了問題就要負責,由于缺乏法律保護,體育教師和學校就會在陽光體育運動的實施中顧及很多,于是就出現(xiàn)了因噎廢食,取消一切發(fā)生傷害事故的項目和器材,由于安全的問題而忽略了學生們的體質健康。加上家長的嬌慣,學校和教師的擔心,學生的體質不斷下降。
3.1 加大校園宣傳力度,引發(fā)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內驅力
各級各類中小學、職業(yè)學校都要通過不同形式的宣傳,營造陽光體育運動的氛圍,可以通過標語、橫幅、宣傳欄等途徑進行宣傳,也可以結合學校的運動會、體育運動月、體育節(jié)等活動的開展制造陽光體育運動的氛圍。要通過不斷地宣傳和實踐,讓學生在鍛煉中體會到體育的價值與功能,這樣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運動中來。另外,通過不斷地宣傳,通過體育鍛煉知識的講解,讓學生明白保證身體健康的一劑良方是運動,這樣才能引發(fā)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內驅力,使學生的體育行為更加長期化,達到終身體育的目的。
3.2 豐富活動內容形式,激發(fā)學生參加陽光體育運動的興趣
在陽光體育的實施過程中,只有符合其特點與發(fā)展規(guī)律的組織形式,才能更有利于陽光體育在日常教學中的實施。在其發(fā)展過程中,陽光體育必須開發(fā)出更好的組織形式,豐富活動內容形式,激發(fā)學生參加陽光體育運動的興趣。因此,必須重視陽光體育新模式的重要功能,才能為其正常發(fā)展提供幫助。
3.3 多種措施齊抓共管,創(chuàng)造學生參加陽光體育運動的良好環(huán)境
學校要積極規(guī)范地開展課外體育活動,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和愛好成立各種體育興趣小組,發(fā)揮校學生會、校團委、俱樂部的組織能力,積極發(fā)現(xiàn)和利用有體育特長的教師的作用,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競賽活動,為學生參加體育運動創(chuàng)造條件,保證每天1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各校要結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鼓勵自制、自建體育器材和場地,有步驟、有計劃地加大對體育場地器材的建設,合理布局、使用和改造學校場地器材,充分利用學校現(xiàn)有的場地器材,發(fā)揮體育器材的多種功能,積極引導學生參與鍛煉。
3.4 推廣學校體育模式,建立陽光體育運動的長效發(fā)展機制
建立陽光體育運動的長效發(fā)展機制這是當前陽光體育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所以學校要通過資金投入、領導重視來強有力地發(fā)展陽光體育運動,通過經(jīng)典案例進行深入的論證分析研究,將好的經(jīng)驗和好的做法進行積累,不斷摸索適合本校的陽光體育運動學校模式,在推廣和普及中構建符合學生身心特征的陽光體育,力爭建立長效發(fā)展機制,使陽光體育更好更快發(fā)展。
[1]申玲.基礎教育階段“陽光體育運動”實施中的思考[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8(6).
[2]劉海元,袁國英.關于開展陽光體育運動若干問題的探討[J].體育學刊,2007(8).
[3]李小偉.乘勝追擊陽光體育落實在課堂[J].體育教學,2008(5).
[4]喻堅.“陽光體育運動”背景下的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9(1).
[5]申玲.基礎教育階段“陽光體育運動”實施中的思考[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8(6).
[6]劉海元.深入推進陽光體育運動需要思考的幾個問題[J].體育教學,2008(5).
G807.0
A
1674-151X(2014)03-043-02
2014-01-19
張海勇(1978~),中教二級,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