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博敏
(陜西師范大學 陜西西安 710119)
運動技能又叫做動作技能,是身體的一定肌肉、骨骼運動和之相應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部分的活動,運動技能表現(xiàn)為大腦皮質主導下的不同肌肉的協(xié)調性。實用運動醫(yī)學將其定義為人體根據(jù)運動意圖所表現(xiàn)的使各種動作模式在時間和空間上有序組合的能力,即在準確的時間和空間里正確運用肌肉的能力。運動技能的本質是人的隨意運動,是通過后天練習獲得的,其生理機制是運動條件反射暫時性神經(jīng)聯(lián)系,是以大腦皮質為運動基礎的。學習與掌握運動技能的過程,就是建立運動條件反射的過程。
運動技能的特征為明確的指向目標,操作系統(tǒng)的隨意性(如意識控制),需要身體、頭和肢體的運動實現(xiàn)任務,不斷進行強化的身體練習。根據(jù)巴普洛夫的高級神經(jīng)活動學說,以及條件反射理論將運動技能的形成分為泛化、分化與鞏固提高三個時相,然而在實際的體育教學與訓練中,并沒有明顯的三時相劃分,而是從建立運動技能開始的那一刻,就是一個主體目標規(guī)范下的運動技能腦,通過不斷的對輸出的各種信息及自身的變化信息進行自組織,并不斷的進行突觸功能矩陣的調整與優(yōu)化。
運動技能的獲得主要以對運動項目的感知覺能力,以及各運動項目之間的遷移兩個方面為基礎。運動項目之間的遷移是指在運動技能形成過程中,各種知識、技術、技能之間彼此存在的不同程度的相關性,對新技術、新知識學習的影響與遷移。在千變萬化的運動技能學習中,新動作的學習都是以過去掌握過的多個運動技能的學習經(jīng)驗為基礎背景進行的,而以前學習的舊有技能對新學習的技能,可能有好的、有壞的影響,從而促進或阻礙新技能學習或在新的環(huán)境中操作該技能。
運動技能遷移產(chǎn)生的原因,主要表現(xiàn)為:首先,如果運動項目之間的學習內容、態(tài)度和程序等同屬一種因素,則可引起遷移。遷移的發(fā)生取決于兩種技能特征的相似程度以及操作背景的相似程度;其次,從認知結構方面(心理學)看,運動技能的遷移是否產(chǎn)生強調,過去學習的內容是否儲存在學習者內在的、被認知的記憶庫中,如果在學習者內在的記憶庫中有記錄,而且很穩(wěn)定的、牢固的被認知,就容易發(fā)生遷移,立刻能認知對號入座。而在內在的記憶庫中,無法與新技能相結合,或者不被認知時,就會發(fā)生無遷移或者負遷移;最后,三向度遷移模式理論認為,如果兩種輸入刺激的信息相同,反應也相同,就會出現(xiàn)最大的正遷移。如果兩種輸入刺激的信息相同,而反應由相同到不同,直到對抗,出現(xiàn)最大的負遷移。如果信息由不同到相同,反應不同或者對抗,負遷移就可以由最小到最大。如果信息不同,反應由相同到不同,直到對抗,遷移效果為零。
根據(jù)運動訓練的項群理論,可知排球運動與羽毛球運動是屬于同一項群的技戰(zhàn)能主導類隔網(wǎng)對抗性項目。運動技能遷移的產(chǎn)生是建立在具有相同因素的不同項目之間的,而對于以不同項目的本質屬性所引起的項目之間的異同點為依據(jù),將具有相似競技特征以及訓練要求的運動項目歸納定位的同項群項目,就具備了產(chǎn)生技能遷移的基礎與條件,對于研究不同運動項目之間的技能遷移,以及同項群不同項目之間技能正遷移,促進運動技能的習得具有重要意義。
排球運動與羽毛球運動作為同項群的隔網(wǎng)、球類運動,不僅在包含運動員競技能力決定因素特征、比賽成績決定因素特征、運動員訓練特點的同項群項目特征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而且在具體的專項技術動作要點,以及獲取比賽勝利的關鍵因素上具有相同因素,在運動訓練中存在著高度的技能遷移,尤其是正遷移現(xiàn)象,分別對兩個項目的技能學習和掌握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排球運動與羽毛球運動都需要運動員在場上不斷的快速跑位與移動,以完成快速的擊球動作以進攻。移動步伐在技能學習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是一種動作技能,而且還是一種戰(zhàn)術意識的表現(xiàn),為技、戰(zhàn)術的正常以及超常發(fā)揮提供了必要的基礎與條件。
移動步伐作為一種無球技術,在羽毛球和排球運動中都是在為組織積極的進攻與到位的防守反攻提供服務。在排球和羽毛球運動中,不僅在的常用步法上有著相同的因素,即排球項目常用步伐中的并步、交叉步、跨步與羽毛球項目常用步伐中的并步、交叉步和等跨步相同。而且在兩個運動中移動時運動員所必須具備的判斷能力、迅速起動與變向的反應能力,以及在移動不到位情況下對球的隨機處理能力等都有相同的要求。因此,移動步伐在羽毛球運動與排球運動中的遷移現(xiàn)象不僅單單體現(xiàn)在具體的步法技術上,還體現(xiàn)在對來球的判斷以及快速反應的專項素質上面。
鞭打動作是許多運動技術動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也是排球運動與羽毛球運動上肢技術動作之間的相同因素。鞭打動作意圖獲得最大的速度和力量,肢體的運動形式往往表現(xiàn)為由近端環(huán)節(jié)到遠端環(huán)節(jié)依次加速與制動,使末端環(huán)節(jié)產(chǎn)生極大速度。而排球運動與羽毛球運動都是擊球運動,需要擊打出有速度、有力量的進攻,因此在上肢擊球動作中有著相似技術要求與特點。
排球扣球技術與羽毛球殺球技術,排球正面上手發(fā)球技術與羽毛球高遠球技術的動作,以及排球的吊球技術與羽毛球輕吊球技術在身體姿勢、用力順序和戰(zhàn)術意識上有相似之處,且有正遷移現(xiàn)象。首先,排球吊球與羽毛球的輕吊球技術中,是在做排球動作和羽毛球打高遠球動作的基礎上突然改變揮臂及手腕用力動作,從而做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兩者在個人戰(zhàn)術和意識上有很多相似之處,符合運動技能遷移產(chǎn)生的客觀條件。其次,從排球正面上手發(fā)球技術和羽毛球打高遠球技術的動作方法可以看出:兩個動作過程都要求擊球前要做好擴胸展腹、引肩帶背、調整手型或拍型,并掌握好擊球點。擊球時,利用蹬地轉體帶動肩臂和手腕擊球,動作軌跡與用力順序有很大的相似之處,符合技能遷移的條件。最后,從排球的扣球技術、羽毛球的殺球技術動作方法的分析可以知道,兩個技術動作在擊球前的移動路線和助跑方式是不同的,但是在準備擊球與擊球動作中的身體姿勢和發(fā)力過程很相似,形成“背弓”狀,然后利用鞭打原理實現(xiàn)最大的擊球速度。
要形成與提高運動技能,必須獲得關于運動的感知覺。運動感知覺主要包括運動感覺和運動知覺。運動知覺是通過大腦對有關運動感覺的組合,形成的整體感性形象,是比通過人的感覺器官直接感受獲得的與該運動有關的運動感覺更高一級的認識形式。運動感知覺主要表現(xiàn)在時空覺、平衡覺以及運動覺上。另外,還有運動的專門化感知覺,比如“球感”。
首先,運動的時空覺包括時間知覺與空間知覺。具體表現(xiàn)為運動員對時間、節(jié)奏;以及物體的空間特性,即形狀、大小、距離和方位等的知覺。在排球與羽毛球運動中,各種空間騰空的上肢擊球動作都對運動員的時、空間知覺提出了相同的高要求。雖然羽毛球運動是通過球拍作為中介與球間接接觸,但是在騰空起跳或者移動中的殺球、防守時同樣需要與排球運動相同的項目要求,即對球的距離知覺和方位知覺。比如,在排球扣球時,需要首先做成空間知覺的判斷,對與球的距離,與對方隊員、同伴隊員的距離等的判斷,從而快速做出下一步的運動動作。其次,專門化運動知覺是指長期專項訓練后形成的一種精細的主體運動知覺,能對運動環(huán)境做出敏銳正確的感知。在排球與羽毛球運動中,都包含專門化的技能感知“球感”,指運動員對球的形狀、彈性以及運動速度和方向的變化達到精細的分化,使運動員在擊球前能夠準確的判斷和預測球的力量大小、方向變化,從而準確有效的進行進攻與防守。
[1]王清寶.技戰(zhàn)能主導類隔網(wǎng)對抗性項目技能遷移的實踐性研究[M].浙江師范大學,2009(4).
[2]田聚群,邵偉,王曉飛.運動技能形成的生物學基礎與階段性特征[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2,27(1).
[3]代剛,張新貴.影響體育專業(yè)學生運動技能形成的路徑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08,44(6).
[4]梁勸.遷移規(guī)律在高效排球教學中的運用研究[M].蘇州大學,2011(3).
[5]榮華.運動技能學視角下體育教育專業(yè)術科課程編排與教學效果的相關研究[M].南京師范大學,2010(5).
[6]李險峰.運動技能遷移在體育教學訓練中的應用[J].運動,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