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蘭,朱 萍,謝海輝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就醫(yī)意識增強,接受腹腔鏡技術的病人日益增多。但因老年病人生理功能的改變,各組織、器官功能減退,對手術和麻醉耐受力差,CO2氣腹對呼吸、循環(huán)產生一定影響,因此對麻醉手術技術及護理配合要求較高。本研究針對90例不同體位腹腔鏡手術的老年病人進行分析研究,探討CO2氣腹對呼吸、循環(huán)功能的影響及護理措施。
1.1 對象 選擇2010年5月—2012年10月在我院擇期腹腔鏡手術老年病人90例,病情分級和圍術期死亡率(ASA)Ⅰ級或ASAⅡ級,肝腎功能正常范圍,無嚴重心血管及呼吸系統(tǒng)疾病。其中男58例,女30例;年齡60歲~87歲;手術時間60min~120min。根據(jù)手術方式的不同分為A組、B組、C組各30例。
1.2 方法
1.2.1 體位 A組仰臥頭高低位15°~30°、向左傾斜15°~20°,B組仰臥頭低足高位30°~40°,C組側臥位腰臍暴露手術區(qū)(腎區(qū))。麻醉方法采取氣管插管全身麻醉,CO2氣腹壓力維持10mmHg(1 mmHg=0.133kPa)~13mmHg,監(jiān)測心率(HR)、平均動脈壓(MAP)、脈搏血氧飽和度(SpO2)、動脈二氧化碳分壓(PaCO2)、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壓(PETCO2)、氣道峰壓(Ppeqk)。分別于安置體位后氣腹前5min(T0)、氣腹后10min(T1)、氣腹 后 30min(T2)、氣 腹 后 60min(T3),記錄各時間點測量值,觀察病情變化,為術中護理實施提供依據(jù)。
1.2.2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3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內各時間點比較采用重復測量的方差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3組氣腹前后循環(huán)功能變化 3組病人HR均有減慢趨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3組病人MAP氣腹后升高,A組、B組在T1,T2時間點與T0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組在T1,T2,T3時間點與T0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3組SpO2各時間點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2.2 3組氣腹前后呼吸功能變化 3組病人氣腹后PaCO2,PETCO2均有不同程度增高,B組在 T1,T2、T3時間點PaCO2,PETCO2,Ppeak 高 于 A 組 及 C組(P<0.05);組內比較在T1,T2,T3時PaCO2、PETCO2均較T0時明顯升高;B組、C組Ppeak在 T1,T2,T3時間點均較T0顯著增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CO2氣腹是腹腔鏡手術顯露的主要方法,其生理學效應與操作此技術的手術性質密切相關。CO2氣腹造成不良反應的程度可從較小到致命,有些不良影響是可預料的生理學上的反應,有害作用是罕見的[1]。老年病人在氣腹壓力逐漸增加的過程中,循環(huán)呼吸系統(tǒng)各參數(shù)相應發(fā)生變化。本研究表明,氣腹初期氣道峰壓快速上升,此后變化不大,體位改變后B、C兩組明顯高于A組,隨著手術的延長CO2經(jīng)腹腔吸收,導致3組PETCO2、PaCO2均升高,B組升高尤為明顯,是由于體位變化呼吸道壓增高影響肺部氣體交換所致。Makjneu等[2]報道,老年人當氣腹壓達到14mmHg~16mmHg時,肺順應性下降31%,終末吸氣壓上升43%,腹腔鏡手術結束時殘余的CO2不可避免地會遺留在腹腔中。Draper等[3]報道,50% 的病人殘 余 的CO2氣腹需經(jīng)24h才能消除,近30%的病人在1d~3d吸收,少數(shù)病人需經(jīng)7d~9d才能吸收,所以在不影響手術操作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氣腹壓。
表1 3組氣腹前后循環(huán)功能變化
表2 3組氣腹前后呼吸功能變化 cmH2O
3.1 腹腔鏡手術對循環(huán)功能的影響與氣腹壓和體位有直接關系 氣腹時因氣腹壓力迅速將腹腔靜脈擠壓至胸腔靜脈,使回心血量增加,心臟前負荷加大,心搏出量增加;同時PaCO2上升,pH值下降,對血管平滑肌有直接松弛作用,機體代償性增加外周阻力,血壓上升,心率加快;氣腹后腹壓升高初期靜脈血液回流短暫增加,隨后腹部及下肢靜脈血液回流的阻抗使回流減小,后負荷增加;腹壓升高使腎血管受壓;減少腎灌注,刺激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血管加壓素水平上升,使外周血管阻力及MAP上升。3組病人各時間點HR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3組氣腹后MAP較氣腹前均升高。老年病人由于機體組織器官生理功能退行性改變,心肺儲各能力和代償能力較差,圍術期的傷害刺激可能引起嚴重的心血管反應,增加手術的風險。
3.2 相關護理措施 ①老年病人體質差,合并有慢性病或多器官功能異常,手術后易發(fā)生并發(fā)癥。術前應全面了解病人循環(huán)呼吸系統(tǒng)的功能及各項檢查結果進行評估,指導病人的深呼吸訓練,清潔口腔、做好相應的護理措施。術前1d巡回護士至病房訪視病人,交代手術注意事項,介紹術前常規(guī)準備及麻醉、手術過程,講解腹腔鏡手術方式優(yōu)點和成功率,緩解病人術前的緊張與恐懼心理,增強心理承受能力,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②CO2氣腹壓力維持在10mmHg~12 mmHg,注入CO2氣腹時應緩慢,先低流量1L/min確定無誤后,改用中流量(3L/min~5L/min),此時氣腹緩慢膨脹不易引起腹腔靜脈回流和膈肌運動的急劇受抑,待注氣致設定壓力后將CO2流量調至(20L/min)以維持手術需要。③手術中密切注意腹腔內壓力的變化,及時調節(jié)CO2流量,以保證病人安全和手術野的良好顯露,遇有異常立即報告醫(yī)生,協(xié)助處理。④根據(jù)手術方式的不同,選擇合理舒適的體位,老年病人皮膚彈性差,容易形成壓瘡,故對其皮膚易受壓部位進行特別護理。受壓部位用啫喱墊,高度合適,固定不宜太緊,避免神經(jīng)受壓或阻礙循環(huán),注意身體各部位不能接觸到金屬鐵器。應緩慢改變體位,避免因突然的體位改變引起血流動力學的改變及呼吸改變[4],A組體位可影響循環(huán)系統(tǒng)內的血液重新分布,使血液淤積于身體和低部,加之腹腔內容物下移可對下肢靜脈血液造成壓迫,妨礙下肢靜脈回流,導致回心血流減少。此體位對代償能力較好的病人血流動力學影響輕,能迅速調整。但對有心功能低下、低血容量等自我調節(jié)能力差的病人手術時宜盡量采取水平臥位。B組體位因腹腔鏡內容物重力的影響,可導致膈肌位置改變,胸腔縱軸長度發(fā)生改變,氣管插管時由于位置改變而向上滑出,導致供氧不足,故改變體位與建立氣腹后均應重新確認氣管導管的位置[5],要妥善固定肩托,擺放體位時先頭低足高15°無誤后再調至所需的位置。C組安置體位時注意氣管導管位置有無滑出及脫落。因后腹膜直接注氣,氣體擴散容易超出預想范圍,而造成縱隔氣腫和氣胸,應特別注意注入CO2氣體的流量及壓力。⑤術中配合麻醉醫(yī)生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及各項檢測指標的變化,根據(jù)指標變化及時調整體位的變換,調節(jié)氣腹壓力及流量。注意保暖,維持病人正常體溫。⑥護士應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和操作技能,熟練掌握老年病人的生理病理特點,術中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護理觀察及注意事項,掌握手術步驟、手術器械、設備性能、確??焖贉蚀_傳遞手術器械。⑦手術操作應輕柔、準確、快捷、熟練、止血徹底,醫(yī)護配合默契,盡可能縮短手術和麻醉時間,以免影響呼吸循環(huán)功能,術畢排盡氣體,減少CO2吸收。老年病人基礎代謝率低,應急能力較差,麻醉后病人保護反射消失,容易出現(xiàn)意外,在蘇醒過程中,常出現(xiàn)躁動和清醒延長現(xiàn)象,巡回護士應守候在病人身邊,隨時做好應急準備。
[1] 谷闊,孫世波.不同CO2氣腹壓力對各年齡段患者手術期間呼吸系統(tǒng)參數(shù)的影響[J].腹腔鏡外科雜志,2005(12):359-360.
[2] Makjneu Mi,YIi-h(huán)ankala A.The effete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on respirectory compliance as determined by continuous spirometry [J].J Clin Anesth,1996,119:22.
[3] Draper K,Jefson R,JongeWard JR,et al.Duration of postlaproscopic pneumoperitoneum[J].Surg Endosc,1997,11(8):809-811.
[4] 王在川.實用腹腔鏡外科手術科學[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2:24-25.
[5] 李記帆.普通外科內鏡手術學[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