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楊 趙曉晶 董效信
失眠、入睡困難是影響睡眠質量的常見原因。睡眠障礙在不同人群中均有較高發(fā)病率,有調(diào)查顯示,軍人是睡眠障礙的高危人群[1-3]。潛艇艇員是軍隊中的特殊群體,在封閉的環(huán)境接受高強度訓練和嚴格管理,較一般人群更容易在精神和體力上產(chǎn)生過度緊張與疲勞,長期處于緊張和焦慮環(huán)境中極易引發(fā)睡眠異常[4-6]。智能心理多功能減壓艙是通過選擇合適的放松音樂舒緩人體情緒,輔以氧療、音樂隨動按摩、安神磁療、α 腦波燈光刺激等多種軀體感受減壓手段,進行有效的呼吸放松、肌肉放松、意向放松、催眠放松的一種新型訓練設備。為了減輕潛艇艇員睡眠異常狀況,促進其達到正常和諧的心理狀態(tài),提高其環(huán)境適應能力及軍事訓練的效率,本研究對潛艇艇員實施多功能減壓訓練并輔助引導睡眠,觀察潛艇艇員訓練效果及訓練前后睡眠變化情況。
1.1 對象 某部潛艇基地中潛艇艇員60名,均為男性17~45歲,平均(27.32±1.45)歲。其中,干部13人(21.67%),士官32人(53.3%),士兵15人(25%),35歲以上的艇員有16人(26.67%)。高中及中專以下學歷29人(48.33%),大專19人(31.67%),本科及本科以上12人(20%)。所有艇員均參加日常軍事訓練,身體體檢健康,既往無精神病史。
1.2 訓練儀器 采用上?;菡\咨詢有限公司的智能心理多功能減壓訓練系統(tǒng)(HC-SX-ZNC 型)。設備放置在專用心理訓練室,室內(nèi)環(huán)境安靜、優(yōu)美、舒適,不受干擾。
1.3 訓練方法 ①首先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問卷(PSQI)對60名潛艇艇員施測,將PSQI>7分的艇員做為訓練組,其余做為對照組[7];②對訓練組進行心理減壓放松及睡眠引導訓練。整個訓練分為“韻律按摩-放松減壓-輔助睡眠”3個步驟。訓練時間每周2 次,每次40min,供氧10min,共訓練16 次。訓練者坐上艙椅,戴好生理傳感器(包括指脈、呼吸帶、血氧傳感器),經(jīng)艙椅和頭罩的自動調(diào)整后,進入訓練模式。一段時間的韻律按摩和基值采集完成后,系統(tǒng)自動確定放松時間,在語音提示下開始放松減壓。放松減壓結束后,進入輔助睡眠階段,根據(jù)訓練者的需求選擇喜好的輔助類型(包括專業(yè)音樂、α 腦波音頻刺激、香薰等)和訓練模式(包括呼吸調(diào)整、意向放松、肌肉放松、α 腦波誘導);③整個訓練結束后,再次使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問卷(PSQI)進行測評。
1.4 評價指標 智能心理多功能減壓訓練系統(tǒng)在訓練前、后監(jiān)測訓練者的脈搏、PNN50、呼吸頻率、H 放松指數(shù)、B 放松指數(shù)、綜合放松度。整個訓練實時顯示脈搏、呼吸曲線圖,PNN50 變化圖。H 放松指數(shù)是通過考察心率的頻率、周期方面的變化來評估人體放松程度,B 放松指數(shù)是通過分析呼吸頻率的變化趨勢來評估人體放松狀態(tài),綜合放松度是綜合反映訓練者在整個訓練過程中的放松效果。H、B、綜合放松度的數(shù)值越大,表明精神狀態(tài)越協(xié)調(diào),情緒越平靜,精神越輕松。
1.5 統(tǒng)計處理 全部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7.0 軟件包進行t 檢驗。
2.1 訓練前后潛艇艇員睡眠質量指數(shù)的比較 訓練前,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問卷(PSQI)測量,PSQI>7分的有12人,將其作為訓練組,在PSQI<7分的艇員中隨機抽取12人作為對照組。訓練前訓練組在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障礙、日間功能障礙5個因子上的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在催眠藥物、睡眠效率上的得分高于對照組,但差異不顯著。訓練后訓練組在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效率上的得分高于對照組,在睡眠時間、睡眠障礙、日間功能障礙上的得分低于對照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訓練組訓練后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障礙、日間功能障礙的得分顯著低于訓練前(P<0.01),在睡眠效率、催眠藥物上的得分低于訓練前,但差異不顯著,見表1。
表1 訓練前后潛艇艇員睡眠質量指數(shù)的比較(±s)
表1 訓練前后潛艇艇員睡眠質量指數(shù)的比較(±s)
注:* P<0.05,**P<0.01,下同
2.2 訓練組訓練前、后脈搏、呼吸、PNN50 指數(shù)的比較 訓練組訓練后脈搏、呼吸、PNN50 的得分顯著低于訓練前(P<0.01),H 放松指數(shù)為(76.48±44.33),B 放松指數(shù)為(89.31±24.58),綜合放松度為(89.56±30.24),見表2。
表2 訓練組訓練前后各項生理指標的比較(±s)
表2 訓練組訓練前后各項生理指標的比較(±s)
從研究結果來看,通過智能心理多功能減壓系統(tǒng)訓練的潛艇艇員,他們的睡眠質量指數(shù)的各項因子得分顯著降低且與對照組無顯著性差異,說明智能心理多功能減壓訓練系統(tǒng)可以有效的改善訓練者的睡眠狀況。但在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效率因子上的得分訓練組訓練后顯著低于訓練前高于對照組,說明訓練者還存在一定的睡眠問題,這可能是由于潛艇艇員長期在高強度、高精神壓力下工作,精神極度緊張,心情難平復,心理壓力大,導致入睡時間長、睡眠效率低的睡眠方式已經(jīng)成為習慣,短時間的行為訓練還未能完全改善,影響睡眠質量的情況依然存在。從訓練組訓練前后各項生理指標的變化來看,行為訓練對訓練者的脈搏、呼吸、PNN 50 的調(diào)節(jié)有一定的作用,能夠在儀器的指導下進行放松,對改善睡眠有促進作用。
潛艇艇員由于環(huán)境的特殊,工作和生活條件非常艱苦,尤其在長期航行過程中,潛艇艇員身心負荷更為嚴重,必然影響潛艇艇員的睡眠質量。潛艇艇員擔負國防的重要使命,其工作性質要求其隨時處于高應激狀態(tài),長期經(jīng)受晝夜顛倒,睡眠不足的情況不可避免。由此研究結果提示,一是要指導潛艇部隊積極開展以提高潛艇艇員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水平為主要目標的心理衛(wèi)生工作,保持較高睡眠質量;二要定期組織開展關于健康睡眠的培訓與教育,幫助潛艇艇員建立健康的睡眠衛(wèi)生習慣;三要在平時為潛艇艇員開展減壓放松訓練與指導,使其掌握自主調(diào)節(jié)、舒緩壓力、促進睡眠的有效方法,保證良好的睡眠,維護身心健康。
[1]趙靜波,解亞寧,任忠文,等.高原軍人的睡眠質量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J].中國神經(jīng)精神疾病雜志,2006,32(2):154-156
[2]付兆君,鄭軍,劉晶,等.睡眠障礙飛行員工作績效的改變[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9,17(1):66-68
[3]汪洪,劉詩翔,周小平,等.高原軍人睡眠質量對選擇反應時間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19(4):419-420
[4]田靜,洪威,高麗紅,等.綜合性心理干預對飛行人員睡眠障礙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21(7):1012-1013
[5]陳素娟,張瑞喬,張林基,等.軍隊療養(yǎng)青年軍人睡眠質量調(diào)查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西北國防醫(yī)學雜志,2013,34(1):11-14
[6]周瑾,李萌,李春林,等.綜合心理疏導對某部官兵失眠癥干預效果的觀察[J].人民軍醫(yī),2013,56(8):874-875
[7]張作記.行為醫(yī)學量表手冊[M].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雜志社,2001:292-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