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
摘 要: 合作學習是一種高效的教學策略,既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成績,又可以有效改善課堂氣氛,促進學生良好個性和社會性發(fā)展。因此越來越多的高校英語教師熱衷于運用合作學習策略。為進一步強化合作學習在英語精讀教學中的運用效果,擴大合作學習的應用范圍,本文從合作學習的計劃、實施、評價和反思等方面進行系統(tǒng)探討。
關鍵詞: 合作學習 英語精讀課 教學策略
一、引言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大學英語精讀是其中重要組成部分,精讀課程是貫穿于大學英語教學的一條主線。當前英語教學要求教師重新認識英語精讀教學的目的,改變傳統(tǒng)教學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
合作學習是一種在小組之間進行,富有創(chuàng)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和策略體系。為了消除和彌補傳統(tǒng)英語精讀教學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本文提出將合作學習策略用于大學英語精讀課堂,以此改善大學英語精讀教學現狀,并有助于英語教學改革的創(chuàng)新。
二、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合作學習鼓勵學生為集體的利益和個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務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理想。合作學習策略以小組成員合作性活動為主體,以小組目標實現為標準,以小組總體成績?yōu)樵u價和獎勵依據的教學策略體系。
合作教學理論認為每個學生由于發(fā)展水平、興趣愛好不同,對同一事物有不同理解和認識上的差異,而這種差異正是學生間可以進行交往與合作學習的前提。
在精讀課堂上,合作學習策略必須密切結合精讀課程教學現狀和特點,特別是分組方式、評分機制等,要切實為大多數學生所容易理解、接受和操作。只有這樣,合作學習才可能真正有效地應用于精讀課堂教學中。
三、合作學習策略的實施
1.樹立精讀課堂合作學習觀
精讀課堂上需要有融洽的師生關系和生生關系。傳統(tǒng)教學中只注重師生交往,生生交往往往被忽視。這是由于傳統(tǒng)教學以知識為中心,教學以個體認識為主,精讀課堂教學變成了教師與學生群體之間的單向交往,而缺少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多向交往。因此為了促進學生在課堂上的合作,教師首先要樹立課堂合作學習觀。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精讀課堂合作學習效率。其次,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知識的相關培訓,向學生介紹合作學習的原理、過程和要求等,這可以使學生做好合作學習的心理準備。為了確保學生將來能有更多合作,必須對學生進行正式的小組合作技能教學。只有當學生具備了一定的合作技能,才能順利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2.實施合作學習計劃策略
教師要根據精讀課堂的需要設計教學目標,包括學術性目標和社會性目標,精讀課的學術性目標必須根據學生的整體水平而定,而且要與教學任務和教學水平相符。社會性目標主要是指學生的合作技能目標。設定目標之后,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合作學習策略的教學過程和具體教學方法。然后根據教學任務和方法制定評價標準。與此同時,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分組。在確定小組規(guī)模時應綜合考慮學習任務、學生年齡、合作技能及參與程度等因素,為合作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在具體分組過程中,還應綜合考慮學生的成績、性別、能力、氣質、性格與家庭背景。此外,在精讀課堂上,教師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指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進行角色分工。角色分工能夠使所有學生都承擔一定角色并能保證所有學生全部參與到精讀課堂學習中。
3.實施合作學習課堂教學策略
在精讀課上實施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學策略時,教師既要關注課堂教學的過程,又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并關注學生對學習目標和任務的理解程度,合作學習的環(huán)境氛圍,以及學生的參與程度等,以此提高精讀課堂合作學習效率。
(1)整體教學階段的課堂教學策略
整體教學階段全班學生作為一個整體學習的過程,也是合作學習的前提和基礎。整體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應用生動直觀的手段讓學生明確合作學習的任務和具體目標,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師可以重點講述本單元的重點和難點,對其中的關鍵內容加以提示和點撥。
(2)組內互助合作階段的教學策略
在這一階段,小組成員通過組內互助合作,學習教師講解的內容,完成教師分配的任務。組內合作階段包括以下方面:分配學習任務、組員獨立學習、小組討論和匯報。教師要說明合作學習的要求和基本任務,激發(fā)參與合作學習的積極性。要根據教學內容,適當安排合作學習。比如在教學任務比較多或者遇到重點難點時,在學生意見產生較大分歧時,都可以組織合作學習。精讀課堂上進行合作學習的次數和每次合作學習的時間都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質量比數量更重要。
(3)組間交流階段的教學策略
在進行完組內互助合作之后,可以在精讀課堂上進行小組與小組之間的交流。這種交流既包括組間互助合作,又包括組間競爭。
組間合作時,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報告形式進行組間合作學習。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組間競爭學習。組間競爭學習可以采用問題搶答和測驗方式,各個小組通過完成作業(yè)或測試題目進行組間競爭。
組間的競爭和合作在性質上對立,但又密切聯系。精讀教學交往中就存在這種合作與競爭的關系。教師要善于把握這種關系,通過不同方法和措施,使小組內成員之間緊密合作,同時要使小組之間保持一定的競爭,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合作學習中受益。
4.實施合作學習評價策略
評價策略在合作學習策略的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在實現合作學習的計劃和目標之后,學生應該對合作學習的完成情況進行總體評估,從而發(fā)現問題,并對今后的精讀學習進行調整,以便更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
從最終的評價成果來看,教師既要重視評價學習結果,比如測驗成績、交際能力等,更要注重評價的實施過程,比如合作學習中的學習秩序、小組成員的參與情況和學習氣氛等。此外,不僅教師要進行評價,而且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組內的互評。這樣能大大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促進下一階段合作學習的順利進行。
5.實施合作學習反思策略
合作學習反思策略的實施仍是從兩個方面進行。首先教師要及時進行精讀教學反思,改善教學方法,優(yōu)化教學策略,并進一步明確后繼教學的方向。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反思。這個過程可以幫助小組成員及時發(fā)現問題,調整思路并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可以指導小組成員相互討論,相互監(jiān)督,從而對合作學習進行反思和調節(jié),對下一步學習目標的實現起到促進作用。
四、結語
合作學習策略作為有效的教學手段,運用到大學英語精讀教學中,可以有效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培養(yǎng)學生對于精讀課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其他課程的學習,也可以有效增強學生學習的合作性、能動性和辨析性。合作學習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提供了嶄新的切入點,對教學研究與教學實踐有積極的啟發(fā)作用。高校英語教師應進一步探索和研究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如何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社會技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Cuseo J.Collaborative &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A proposed taxonomy[J].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College Teaching, 1992( 2) : 45- 46.
[2]陳孝章.英語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的嘗試[J].教育研究與實踐,2008(9).
[3]劉興.大學英語教學中合作學習應用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下半月),2007(02).
[4]馬紅梅.英語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低效現象分析及應對[J].考試周刊, 200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