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昌華?龔耀昌?苗杰?王永麗
〔關鍵詞〕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國際課程;本土化;上海市閔行區(qū)
一、問題提出
自教育部2012年12月頒發(fā)新修訂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以來,不少學校已經開始在德育課以及體育課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除了課堂指導以外還包括課外活動。2012年5月,上海市閔行區(qū)開始在中小學校進行《健康與幸?!氛n程試點項目?!督】蹬c幸福》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引進的美國中小學主流教材,由中國人民大學俞國良、雷靂兩位教授主譯主審。課程圍繞身體、心理、家庭與社會生活的健康教育問題,培養(yǎng)學生十項生活技能,如管理壓力、解決沖突、運用溝通的技能,拒絕技能,做負責任的決定,分析影響健康的因素等。項目第一年共有12所中小學自愿加入試點項目。
2013年6月,我們訪談了試點學校校長,并對學校參與項目的教師、學生和家長進行了問卷調查和數據收集。
二、試點學校參加《健康與幸?!氛n程本土化實施項目的動機
通過對12所中小學校校長的訪談,可以把他們參加《健康與幸福》課程本土化實施的原因歸納為以下四點:第一,《健康與幸?!氛n程教材的體系與學校辦學理念非常切合,可以拓展學?,F有的辦學宗旨,將世界文化與民族精神有效結合;第二,《健康與幸?!方滩闹械氖畟€框架體系有很強的操作指導性,對每一項生活技能和心理情緒的教育用豐富多彩的活動滲透到各個學科,通過繪畫、講故事、角色扮演等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和體驗;第三,實施《健康與幸?!氛n程可以對國內和本校德育、體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教材進行豐富和補充;第四,探索和提高教師自身心理健康水平、教育理念和手段,有效幫助學生從生活化和綜合性的角度解決成長過程中的心理問題。
例如,平南小學校長表示,選擇這個項目是因為《健康與幸福》課程教材的體系與學校教育目標非常切合,它教學生怎樣成為一個講原則的人,怎樣按照規(guī)則去做事,怎樣真正地了解自己,以及處理好自己的心理問題,解決沖突等,這本書中的十個框架體系的操作指導性非常強。相比上海所編的兩綱教育中的有關品社內容,或者有關學生身心教育的書籍,《健康與幸?!范嗔藢嵺`操作這一部分,貼近孩子的生活且通俗易懂。在整個框架體系中還注重在每一個知識點安排一些批判性思考的建議,這種類型的模板能夠讓師生看到和原來我國的品德、身心健康、心理疏導教材布局上的不一樣,彌補了國內教材的不足。
閔教附學校校長認為,《健康與幸?!愤@門課程,與其把它定位為一門引進的課程,不如定義為一種引進的教育理念。長期以來,中國的教育更重視人的發(fā)展程度及其以后對社會發(fā)展的作用,但不太注重人本身的幸福性、人文性、發(fā)展性,所以學校此次把教育與健康幸福聯系起來,把“幸福”定位為學生通過接受教育得到的人本身的目標或是宗旨,這是閔行教育的一種進步?,F在,學校不再只是關注學生學業(yè)的質量,而且開始關注學生本身作為人的健康幸福程度,要求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健康習慣,并為終生的健康與幸福打下堅實的基礎。
還有些校長認為,《健康與幸?!氛n程教材與本校辦學理念高度吻合,讓孩子們擁有健康的心理、情緒、行為和生活方式。如梅隴小學結合“和、靜、怡、真”的中國歷史經典文化,浦江一小以“龍文化”的傳統民族精神和《健康與幸?!返目茖W理念相結合,支持培育學生成為致力于祖國發(fā)展又能面向世界的現代小公民。
三、試點項目成為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新路徑
《健康與幸?!氛n程圍繞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區(qū)和環(huán)境健康等十大主題,融合了生理學、醫(yī)學、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倫理學和環(huán)境科學等多學科知識。十項生活技能貫穿于每一個章節(jié),詳細講解如何制定健康目標,運用溝通技能,做負責任的決定,分析影響健康的因素,管理壓力,解決沖突,實踐健康行為,獲取有效的健康信息、產品和服務以及做健康的倡導者。
在校長訪談中,我們調查了實驗學校的課程管理與教學支持,總結了以下七個方面的經驗。
(1)實驗學校在校內成立專門負責健康與幸福課程的團隊。
(2)實驗學校對健康與幸福課程進行研發(fā),根據學校文化特色進行校本化實施。
(3)實驗學校為參與課程的教師提供不同程度的培訓。
(4)實驗學校能將健康與幸福行為融入其他課程的教授過程中。
(5)部分實驗學校教師在學期內使用形成性評價并分析利用學生測評的數據結果。
(6)部分實驗學校鼓勵家長和社區(qū)組織參與到健康與幸福課程活動中。
(7)部分實驗學校將健康與幸福課程研究納入學校發(fā)展規(guī)劃中。
校長們介紹了以學校為主體的《健康與幸福》課程本土化的主要做法。如君蓮學校將健康與幸福課程與學校之前進行的尊重教育結合在一起,尊重教育是強調做人的基本準則,健康與幸福課程尊重學生的差異與個性。實驗小學將健康與幸福課程的實施融入學校的“啟蒙養(yǎng)正,明禮成人”的辦學活動。同樣,梅隴中學將課程實施與已有的“正面成長課”和“生活體驗課”進行整合;閔教附校的“陽光教育”,浦江一小的“龍文化”,梅隴小學的“茶文化”等都在課程實施中起到有效整合的主導作用。
學校實施《健康與幸福》課程,采取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學校課程以及社會教育基地課程有機整合,與家庭、社區(qū)結合,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實施方式,既不完全拿來照搬,又遵循原教材的設計思想并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保證每學期30~40課時的多種形式的授課,將課程的教學內容滲透到心理拓展課、生命科學探究課、品德與社會、品德與生活課、體育衛(wèi)生拓展課、外語課和學??鞓钒肴?、班會等校園活動中。
談到《健康與幸福》課程實施帶來的教師教學的變化,校長們指出,剛開始時學校請有心理專業(yè)背景的班主任在班級內試驗,發(fā)現課堂把控很嚴,說教內容太多,孩子消化不了。課程專家認為,所有的道理必須在游戲中互通,在交往中體會。而且由于備課量太大,課程每天讓一個教師上是不行的。試點學校在區(qū)教研聯合體的支持下,成立了《健康與幸?!方虒W團隊,項目組教師相互商量,制作教案。跟心理健康有關的讓心理教師上,家庭教育讓德育教師上,身體健康內容很適合體育教師,講故事是語文教師,根據相關主題,學校讓適合的教師來授課。例如,美國教師做心理疏導時用可樂瓶搖一搖可樂便迸發(fā)出來的例子來告訴學生不良的情緒必須發(fā)泄出來。這對教師的啟發(fā)很大,讓他們知道這門課是非常生活化的,要借用可能的輔助手段,通過游戲、聊天的方式,讓孩子真正有所體驗。
四、《健康與幸?!氛n程實施效能評估
《健康與幸?!讽椖繉嵤┬茉u估的目的是了解每所試點學校項目實施的具體效果,主要采用了以下四種評估方法。
第一,學年末用試卷來檢測學生對“健康與幸福”課程所教授的知識和十大生活技能的掌握情況。
第二,通過學生問卷調查來評估學生在心理健康行為和態(tài)度方面的轉變。
第三,通過教師和家長問卷調查來核實和評估學生在行為和態(tài)度方面的轉變,以及家長和教師對課程的滿意度、教師教學情況和可改進的地方。
第四,通過校長訪談來評估學校的管理和“健康與幸?!闭n程本土化實施情況。
當問到課程實施以來教師和學生發(fā)生的變化時,校長們深有感觸,稱《健康與幸?!窞椤鞍割^寶典”。教師們感到課程不僅為學生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提供了指導,也教會教師如何身心放松、緩解壓力,如何更好地管理時間,如何與學生和家長交流溝通,尊重自己的感情和心理需要,以達到深入理解和尊重學生和家長的需要。問卷調查結果顯示,130位參加試點的教師中,96% 的教師感到通過《健康與幸福》課程的實施,他們更多地關注到了學生心理健康;85%的教師更多地鼓勵學生積極與別人溝通;89% 的教師加深了對健康與幸福的理解;90%以上的教師能夠更加全面有效地幫助學生。
在學生心理和言談舉止的變化方面,67%的教師感到學生課上課下敢與自己交流互動了,95%以上的教師認為通過一年的《健康與幸?!氛n程實施,學生們更好地理解了健康的含義,健康不僅是身體健康,還包括心理健康和家庭社交健康。校長們介紹了學生們在自主學習、開展健康飲食飲水調研、低碳新生活、幫助家長洗碗做家務、關心爺爺奶奶的健康方面的可喜變化。學生在《健康與幸?!氛n程當中學會了如何控制情緒,如何了解自我,如何面對輸贏、挫折,如何安慰家人,如何解決和同學的沖突,如何面對霸道、欺負人、慫恿別人干壞事的同學等。學生們逐漸在課堂內外實踐做負責任的決定,做一個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幸福生活的閔行學生。
整體來說,閔行區(qū)健康與幸福課程實施以來,學生在知識、行為與態(tài)度方面發(fā)生了可喜的變化。美國麥格希教育測評中心的評估結果
顯示:
第一,健康與幸福課程在2012~
2013學年的校本化和本土化實施對于學生健康知識的掌握、健康行為和態(tài)度變化有積極影響;
第二,學生、教師、校長和家長對于課程的實施非常滿意;
第三,參加試點的校長和教師一致認為,健康與幸福課程的實施應從小學開始,并持續(xù)在中學各年級中實施,這樣才能對少年兒童身心的健康發(fā)展真正發(fā)揮實效。
(作者單位:1.美國麥格希教育測評中心(CTB/McGraw-Hill);2.上海閔行區(qū)教育學院,上海,200241;3.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北京,100816)
編輯 / 王晶晶 終校 / 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