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霞
溫家寶總理在北京大學視察的時候,一位化學學院學生向溫總理提出了如何理解錢學森關于中國大學為什么培養(yǎng)不出杰出人才的問題。錢學森之問是橫亙在中華民族心中一個很大的刺痛,卻也值得我們深思反省:在教育的過程中,到底應該用什么尺度和標準來衡量、評價學生才能挖掘?qū)W生的潛能,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促進學生個性的發(fā)展,乃至來推動整個民族、國家的發(fā)展?
其實,對學生的評價方法很多,不同人對同一個人做出不同的評價,同一個人采用不同的方法也會對同一個人得出不同的評價。對學生的評價不能單純地從一方面或者固定某種程序,應堅持下面三原則:全面、個性、發(fā)展。社會是個大舞臺,培養(yǎng)的學生不僅是政治家,不僅僅是科學家更需要各行各業(yè)的能手,只要他具備造福社會的能力,不違法就是培養(yǎng)人才成功的一部分。所以,我們應該辯證、客觀公正、多方面、具有前瞻性地來評價學生。
要正確評價學生,首先就要相信、鼓勵學生。給學生以信任和鼓勵,讓身心在信任和鼓勵中茁壯成長。給學生充分的信任,他也能創(chuàng)造出讓我們意想不到的驚喜。學生的自信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教師在校的培養(yǎng),充分相信學生,喚起他們的責任心,給他們以展示自己的空間,并不斷鼓勵,學生的能力就能在老師的關心下放量增長。初中學生個性和能力都有待開發(fā)和完善。如果我們僅憑他人認識或個人淺度認識去給一位學生下定論,簡單粗暴的去評價他,就此忽視他的發(fā)展,我們就成了扼殺學生未來的庸師。如果我們能細致觀察每一位學生,因材施教,并不斷地創(chuàng)造適合其發(fā)展的空間,我們就不愧“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高尚稱號。
客觀說,學生在感受教育的過程中是非常敏感的,他們從教師的眼神、語氣、行為舉止各個方面都在揣測是否公平,如果出現(xiàn)偏袒就有損教師在學生中的良好形象,是他們純凈的心靈收到傷害。學生的個性需要得到張揚,創(chuàng)造力需要激勵、挖掘、培養(yǎng)。老師家長的評價至關重要。老師的一句不經(jīng)意的話可能傷害學生終生,也可能使學生受益終生,對學生的評價尤其如此。教師在課堂教育中應該通過富有藝術(shù)性的“說教”來評價學生,讓學生在意識到自己的不足的同時也能反省自己該怎么做,充分的挖掘出學生潛意識中的天賦。根據(jù)教學進度,我在課堂教學中適當?shù)拇┎辶恕罢n前五分鐘”、“學生自制課件”、“學生自主講課”等環(huán)節(jié),我驚奇的發(fā)現(xiàn),平時所謂的“差等生”,在制作課件方面有很高的技術(shù)性,他們運用電腦自如的程度有時連我都自嘆不如,學生自己有時候設計的教案、講的課比我這個自認為教學還比較“新潮”的老師還要符合新課標的要求。
初中生正處在懵懂的少年時代,由于心理比之于生理發(fā)展的相對滯后,心理上處于懂事和幼稚之間。有時難免會做出一些有悖常理的事情,但他們大膽肯學,有錯能改。教師如能在此刻容許他們犯錯誤,給他們改進的機會,相信學生一定能在老師的引導中不斷完善自己,做一個德才兼?zhèn)涞娜恕?/p>
有人說:“不變的老師,流水的學生?!弊哌^了五年的教學生涯,我要說:“老師也要變,老師和學生一起成長才是真正的教學相長。”在與學生相處的日子里,我們要懂得與時俱進,要懂得適時改變評價學生的標準。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是學生的領路人,而正確評價學生,多方位評價學生,就像一盞指路明燈,能使學生們看清楚自己存在的價值,使每個學生都有成就感,責任心,都有上進的欲望和動力,都有努力的方向。這其中要以學生為中心、要以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要以社會的需要為中心、要以國家民族的命運前途為中心、要以人類的生存發(fā)展為中心。只有圍繞中心,才使我們的教育便得有意義。才是我們評價學生的出發(fā)點和最終歸宿。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的學生在知識、能力、創(chuàng)造力、興趣、愛好、情感、態(tài)度、意志、品格等多方面發(fā)揮出自己的特長,讓他們有限的生命發(fā)揮出無限的光芒。劉墉說:“識才的老師,能把每個學生調(diào)教成天才。”是的,我們何不把我們的學生調(diào)教成天才呢?或許通過我們的共勉與努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能培養(yǎng)更多更全方位更具創(chuàng)新精神的杰出人才來。更為重要的是,我們的學生,我們的孩子將會更加自信、更加健康、更加快樂地成長。
責任編輯 鄒韻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