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紅
2011年版《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把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作為英語教學的五項基本目標之一。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還應對英語國家文化背景知識給予足夠重視,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加強英語背景文化知識教學。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克服母語的干擾,形成良好的英語思維習慣,把英語學“活”用“活”,達到初中英語教學的目的,還有助于學生融東西方文化于一身,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yǎng)。
廣州地區(qū)初中學生使用的現(xiàn)行英語教材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牛津英語,三個年級的學習內容題材豐富多樣,跨文化意識的體現(xiàn)較為明顯。作為外國語學校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但要掌握語言基礎知識,而且更要學會運用跨文化知識來交際。無論是在學校一年一度舉行的“外語節(jié)”,或是學生自愿參加的一年一度的國外游學夏令營等活動中,對于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特別是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顯得尤為重要。
一、概念界定
提到英語跨文化教學,人們很自然聯(lián)想到跨文化差異,人類文化中有著許多共性的東西。但也不可否認,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之間也存在著差異,尤其是在交際文化方面,東西方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這給學習正確使用英語帶來一定的困難。有時對同一個詞匯,對同一個稱呼,對同一個手勢,對同一句話,英美人的理解與中國人的理解就大不一樣。所以我們的英語教學,首先應該搞清楚什么是跨文化意識。
跨文化意識(intercultural awareness)是指對異國文化與本國文化的異同的敏感度,和在使用外語時根據(jù)目標語(如英語)文化與本國文化來調整自己的語言理解和語言產生的自覺性??缥幕庾R培養(yǎng)是外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了解文化差異,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有利于加深對本國文化的認識,同時能用客觀的標準去評判異國文化,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世界意識和人文修養(yǎng),使學生能較為恰當?shù)皿w地進行交際。
二、跨文化意識在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中的滲透
1. 在閱讀課教學目標中強調跨文化意識的重要性。
教師在閱讀課教學中,要有目的地深挖教材的文化內容,在教學中滲透跨文化意識。本人在教授廣州教材(牛津版)七年級Unit 2 Travelling around the world時,在目標設置上除了知識目標外,還特別強調文化的滲透,例如在教學目標中特別強調:
A) Guide Ss to learn to write a postcard and comprehend the passage -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
B) Encourage Ss to talk about their holiday plans and appreciate the famous place of interest and culture as well.
教師在教學中不但自己要清楚教學目標,還要向學生介紹清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讓學生懂得在學習并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也要了解一些相關的跨文化知識。
2. 利用教材中“文化角”板塊,滲透跨文化意識。
根據(jù)現(xiàn)行教材中每個單元設置的“Culture Corner”板塊,本人有意識將“文化角”板塊中的內容與閱讀課的內容相結合,通過一定的教材整合讓學生了解更多的跨文化知識。例如在教授廣州教材(牛津版)八年級Unit 5 Educational exchanges時,在介紹一些有關文化交流及交換生概念外,教師會將教材中“文化角”板塊中的“文化沖擊(culture shock)”作為閱讀課前的引入,讓學生了解相關知識,并帶著問題去閱讀:How do you deal with culture shock? To deal with culture shock, you can: try and make new friends;keep a diary; write about all your new experiences; call your parents and friends and tell them about these new things.課堂中通過講練結合,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讓學生慢慢學會思考,學會溝通,使學生逐漸形成跨文化意識,為培養(yǎng)能力做好鋪墊。
3. 聯(lián)系生活實際,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語言學習是理論的積累,也是實踐的運用,只有將語言與生活結合,才能不斷鞏固知識、更新知識。本人通過在閱讀教學中鼓勵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教師可對教材中常出現(xiàn)的一些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英語國家的文化知識進行擴展,例如在講到上海牛津版八年級上冊Module 2 Unit 4 Great inventions時,不只是讓學生了解課本內提到的三項世界發(fā)明(The Wheel,The telephone,The bulb),還讓學生講中國的偉大發(fā)明:如The importance of the gunpowder, The invention of paper, even papermaking technology and so on. 同時,在課堂布置作業(yè)時,可將文化滲透從課內延伸到課外,讓學生設計Great Chinese Inventions 手抄報等,挖掘學生潛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雖然現(xiàn)行教材中有很多介紹英語國家的文化知識,但對于一個外語學習者來說,僅掌握教材中的文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教師應在科學地使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文化內涵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校本教材等補充相關的內容,拓寬文化資源。為了使學生了解更多的知識文化,我鼓勵學生閱讀自訂英語報刊,并選摘一些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旅游、體育、藝術等方面的材料在課前五分鐘值日生報告中與大家交流分享,讓學生適度了解一些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展視野。
[本文系廣州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 教師能效專項課題“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跨文化能力的培養(yǎng)”(編號2012B067)的階段性成果]
責任編輯 鄒韻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