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偉+張艷秋
[摘 要]本文主要闡述近年來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圖書館在讀者服務工作方面的突破,采用從“請進來”到“走出去”,從“書本位”到“人本位”的服務理念,加強高校圖書館內涵建設的同時優(yōu)化服務模式,圖書館工作得到讀者認可,實踐經(jīng)驗值得國內高校圖書館參考。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服務模式;讀者服務
1、引言
傳統(tǒng)圖書館的讀者群在逐漸流失,要想適應時代發(fā)展要求,我們必須進行轉型[1]。轉型不僅僅是表面的改變,還涉及到圖書館深層次的變化。我館在新館投入使用后,不斷挖掘深層次服務,開展一系列的讀者活動,縮短了圖書館與大學生之間的距離,提高了圖書館文獻資源的利用率,提升了大學生的讀書熱情, 滿足了讀者的個性化服務需求。
2、從“請進來”到“走出去”擴大服務邊界
傳統(tǒng)圖書館的基礎服務基本上是以陣地服務為主,采用“請進來”式服務模式,服務地點以圖書館書庫和閱覽室為主。而“走出去”式服務模式,是借助各種通訊介質,把圖書館的服務拓展到圖書館物理空間以外,使讀者不必親臨圖書館就可以享受各項服務的一種形式?!白叱鋈ァ狈漳J绞棺x者無需到圖書館即可獲取所需文獻信息,節(jié)約讀者檢索查詢文獻所需時間。
2.1開展原文傳遞服務
為了彌補我校圖書館館藏資源、尤其是外文文獻館藏資源的不足,滿足讀者對館外文獻資源的需求,圖書館檢索中心現(xiàn)面向校內讀者開展原文傳遞服務。網(wǎng)上委托讀者須在圖書館主頁下載“原文傳遞委托單”,填寫后發(fā)送附件到“ywcdfw@163.com”,得經(jīng)檢索中心相關工作人員確認,完成委托。委托完成后,工作人員向相應的文獻服務機構發(fā)送傳遞請求,收到文獻后,通過e-mail發(fā)送給讀者,三個工作日內便可免費獲得全文,受到了用戶的熱烈歡迎。
2.2 開展推薦閱讀服務
當今信息社會,文獻信息資源的數(shù)量相當龐大,信息過載問題使讀者在查閱文獻過程中往往浪費大量時間,我館針對這個問題積極開展推薦閱讀服務。利用超星移動圖書館通過讀者借閱史,為讀者進行個性化的信息過濾。假如讀者經(jīng)常借閱關于公務員考試方面的書籍,在公務員面試過程中對讀者有所幫助的《公務員禮儀修養(yǎng)》這本書,圖書館將以手機短信息形式向讀者推薦[2]。
2.3開展讀者薦購服務
在圖書館主頁開辟專門的“讀者薦購”資源推薦專欄,通過圖書館郵箱tushuguan@hljucm.net,隨時收集讀者的推薦意見,及時回饋讀者推薦是否被采納。并在新書上架前,以郵件或短信形式提前通知讀者被推薦圖書具體上架日期并為其提前預約新書,使這些薦購者能夠第一時間見到所推薦的圖書。
另外在校內人流密集地舉辦閱讀活動,邀請書商到校展閱新書,學生現(xiàn)場選擇書籍,填寫薦購書單后,圖書館工作人員現(xiàn)場采購書籍并加工上架簡化借閱流程,薦與閱形成良性循環(huán),提高讀者的薦購熱情和這些圖書的利用率。
通過這種“走出去”與“請進來”的拓展方式,將學科服務滲透至教學科研的各個角落。更多的讀者成為圖書館資源建設的參與者和受益者,也在無形中將圖書館的邊界擴大至整個校園甚至校外。
3、從 “書本位”到“人本位”搭建交流平臺[3]
“書本位”強調的是靜態(tài)信息,而“人本位”則更加強調動態(tài)知識的交流,只有更多的為讀者提供知識和信息的交流平臺,圖書館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社會效能。
3.1開展推薦閱讀服務
讀者在選擇適合自己的書籍過程中往往浪費大量查找時間。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提升讀者閱讀質量,組織名人、專家推薦其認可作品書籍,起到導師引導閱讀作用[4]。根據(jù)專家推薦書籍的閱讀簡介關鍵字,讀者可快速、準確檢索到自己想要的書籍。推薦書籍人選可以是本校、外校及社會專家教授,盡量做到推薦閱讀涉及社會發(fā)展的各個方面,滿足學生的豐富需求。
3.2注重讀者回饋
讀者回饋是推薦閱讀活動的有序開展的源動力。愛讀書的人都以書會友,自己推薦的書得到大眾的認可是對推薦者最高的褒獎。通過信息網(wǎng)絡技術,讀者可對被推薦書籍進行讀后感評論或對其進行投票評論(紅票認可、黑票不認可),來提升推薦者等級、影響力及繼續(xù)推薦書籍的熱情。薦與閱形成良性循環(huán),提升讀者的閱讀量和閱讀熱情。
3.3增強文化內涵
增強文化內涵主要是讓讀者自己來設計自己的“書房”。廣泛開展圖書題材的書畫展和攝影展,將其中的優(yōu)秀作品篩選出來,懸置于各個圖書館墻壁空白處,設計屬于讀者自己的“文化墻”。讀者在這里可以展示自我及交流彼此心聲,和別人分享自己的成功和失敗,創(chuàng)建讀書氛圍,讓讀者在圖書館內有歸屬感。
4、結語
數(shù)字閱讀時代高校圖書館的轉型需要圖書館界同仁共同努力實現(xiàn),每一次新的嘗試都是推動圖書館事業(yè)前進的動力。完善高校圖書館對內服務,圖書館才有可能對外面向社會服務。承擔一部分社會文化和教育作用,使那些結束學校教育的年輕人和廣大民眾不斷提高知識技能。
參考文獻:
[1]屈菡.[EB/OL]. (2012-07-23)[2013-09-30].http://epaper.ccdy.cn/html/2012-07/23/content_76268.htm.
[2]邵敏,李欣.圖書館拓展服務探析與案例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1(5):5-10.
[3]王應華.圖書館基礎服務重點轉移之我見[J].圖書館論壇2009(3):117-119.
[4]程文艷,張軍亮,周紅梅.國外高校圖書館推廣閱讀文化的實例及啟示[J].圖書館建設2012(5):47-54.
[摘 要]本文主要闡述近年來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圖書館在讀者服務工作方面的突破,采用從“請進來”到“走出去”,從“書本位”到“人本位”的服務理念,加強高校圖書館內涵建設的同時優(yōu)化服務模式,圖書館工作得到讀者認可,實踐經(jīng)驗值得國內高校圖書館參考。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服務模式;讀者服務
1、引言
傳統(tǒng)圖書館的讀者群在逐漸流失,要想適應時代發(fā)展要求,我們必須進行轉型[1]。轉型不僅僅是表面的改變,還涉及到圖書館深層次的變化。我館在新館投入使用后,不斷挖掘深層次服務,開展一系列的讀者活動,縮短了圖書館與大學生之間的距離,提高了圖書館文獻資源的利用率,提升了大學生的讀書熱情, 滿足了讀者的個性化服務需求。
2、從“請進來”到“走出去”擴大服務邊界
傳統(tǒng)圖書館的基礎服務基本上是以陣地服務為主,采用“請進來”式服務模式,服務地點以圖書館書庫和閱覽室為主。而“走出去”式服務模式,是借助各種通訊介質,把圖書館的服務拓展到圖書館物理空間以外,使讀者不必親臨圖書館就可以享受各項服務的一種形式。“走出去”服務模式使讀者無需到圖書館即可獲取所需文獻信息,節(jié)約讀者檢索查詢文獻所需時間。
2.1開展原文傳遞服務
為了彌補我校圖書館館藏資源、尤其是外文文獻館藏資源的不足,滿足讀者對館外文獻資源的需求,圖書館檢索中心現(xiàn)面向校內讀者開展原文傳遞服務。網(wǎng)上委托讀者須在圖書館主頁下載“原文傳遞委托單”,填寫后發(fā)送附件到“ywcdfw@163.com”,得經(jīng)檢索中心相關工作人員確認,完成委托。委托完成后,工作人員向相應的文獻服務機構發(fā)送傳遞請求,收到文獻后,通過e-mail發(fā)送給讀者,三個工作日內便可免費獲得全文,受到了用戶的熱烈歡迎。
2.2 開展推薦閱讀服務
當今信息社會,文獻信息資源的數(shù)量相當龐大,信息過載問題使讀者在查閱文獻過程中往往浪費大量時間,我館針對這個問題積極開展推薦閱讀服務。利用超星移動圖書館通過讀者借閱史,為讀者進行個性化的信息過濾。假如讀者經(jīng)常借閱關于公務員考試方面的書籍,在公務員面試過程中對讀者有所幫助的《公務員禮儀修養(yǎng)》這本書,圖書館將以手機短信息形式向讀者推薦[2]。
2.3開展讀者薦購服務
在圖書館主頁開辟專門的“讀者薦購”資源推薦專欄,通過圖書館郵箱tushuguan@hljucm.net,隨時收集讀者的推薦意見,及時回饋讀者推薦是否被采納。并在新書上架前,以郵件或短信形式提前通知讀者被推薦圖書具體上架日期并為其提前預約新書,使這些薦購者能夠第一時間見到所推薦的圖書。
另外在校內人流密集地舉辦閱讀活動,邀請書商到校展閱新書,學生現(xiàn)場選擇書籍,填寫薦購書單后,圖書館工作人員現(xiàn)場采購書籍并加工上架簡化借閱流程,薦與閱形成良性循環(huán),提高讀者的薦購熱情和這些圖書的利用率。
通過這種“走出去”與“請進來”的拓展方式,將學科服務滲透至教學科研的各個角落。更多的讀者成為圖書館資源建設的參與者和受益者,也在無形中將圖書館的邊界擴大至整個校園甚至校外。
3、從 “書本位”到“人本位”搭建交流平臺[3]
“書本位”強調的是靜態(tài)信息,而“人本位”則更加強調動態(tài)知識的交流,只有更多的為讀者提供知識和信息的交流平臺,圖書館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社會效能。
3.1開展推薦閱讀服務
讀者在選擇適合自己的書籍過程中往往浪費大量查找時間。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提升讀者閱讀質量,組織名人、專家推薦其認可作品書籍,起到導師引導閱讀作用[4]。根據(jù)專家推薦書籍的閱讀簡介關鍵字,讀者可快速、準確檢索到自己想要的書籍。推薦書籍人選可以是本校、外校及社會專家教授,盡量做到推薦閱讀涉及社會發(fā)展的各個方面,滿足學生的豐富需求。
3.2注重讀者回饋
讀者回饋是推薦閱讀活動的有序開展的源動力。愛讀書的人都以書會友,自己推薦的書得到大眾的認可是對推薦者最高的褒獎。通過信息網(wǎng)絡技術,讀者可對被推薦書籍進行讀后感評論或對其進行投票評論(紅票認可、黑票不認可),來提升推薦者等級、影響力及繼續(xù)推薦書籍的熱情。薦與閱形成良性循環(huán),提升讀者的閱讀量和閱讀熱情。
3.3增強文化內涵
增強文化內涵主要是讓讀者自己來設計自己的“書房”。廣泛開展圖書題材的書畫展和攝影展,將其中的優(yōu)秀作品篩選出來,懸置于各個圖書館墻壁空白處,設計屬于讀者自己的“文化墻”。讀者在這里可以展示自我及交流彼此心聲,和別人分享自己的成功和失敗,創(chuàng)建讀書氛圍,讓讀者在圖書館內有歸屬感。
4、結語
數(shù)字閱讀時代高校圖書館的轉型需要圖書館界同仁共同努力實現(xiàn),每一次新的嘗試都是推動圖書館事業(yè)前進的動力。完善高校圖書館對內服務,圖書館才有可能對外面向社會服務。承擔一部分社會文化和教育作用,使那些結束學校教育的年輕人和廣大民眾不斷提高知識技能。
參考文獻:
[1]屈菡.[EB/OL]. (2012-07-23)[2013-09-30].http://epaper.ccdy.cn/html/2012-07/23/content_76268.htm.
[2]邵敏,李欣.圖書館拓展服務探析與案例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1(5):5-10.
[3]王應華.圖書館基礎服務重點轉移之我見[J].圖書館論壇2009(3):117-119.
[4]程文艷,張軍亮,周紅梅.國外高校圖書館推廣閱讀文化的實例及啟示[J].圖書館建設2012(5):47-54.
[摘 要]本文主要闡述近年來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圖書館在讀者服務工作方面的突破,采用從“請進來”到“走出去”,從“書本位”到“人本位”的服務理念,加強高校圖書館內涵建設的同時優(yōu)化服務模式,圖書館工作得到讀者認可,實踐經(jīng)驗值得國內高校圖書館參考。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服務模式;讀者服務
1、引言
傳統(tǒng)圖書館的讀者群在逐漸流失,要想適應時代發(fā)展要求,我們必須進行轉型[1]。轉型不僅僅是表面的改變,還涉及到圖書館深層次的變化。我館在新館投入使用后,不斷挖掘深層次服務,開展一系列的讀者活動,縮短了圖書館與大學生之間的距離,提高了圖書館文獻資源的利用率,提升了大學生的讀書熱情, 滿足了讀者的個性化服務需求。
2、從“請進來”到“走出去”擴大服務邊界
傳統(tǒng)圖書館的基礎服務基本上是以陣地服務為主,采用“請進來”式服務模式,服務地點以圖書館書庫和閱覽室為主。而“走出去”式服務模式,是借助各種通訊介質,把圖書館的服務拓展到圖書館物理空間以外,使讀者不必親臨圖書館就可以享受各項服務的一種形式?!白叱鋈ァ狈漳J绞棺x者無需到圖書館即可獲取所需文獻信息,節(jié)約讀者檢索查詢文獻所需時間。
2.1開展原文傳遞服務
為了彌補我校圖書館館藏資源、尤其是外文文獻館藏資源的不足,滿足讀者對館外文獻資源的需求,圖書館檢索中心現(xiàn)面向校內讀者開展原文傳遞服務。網(wǎng)上委托讀者須在圖書館主頁下載“原文傳遞委托單”,填寫后發(fā)送附件到“ywcdfw@163.com”,得經(jīng)檢索中心相關工作人員確認,完成委托。委托完成后,工作人員向相應的文獻服務機構發(fā)送傳遞請求,收到文獻后,通過e-mail發(fā)送給讀者,三個工作日內便可免費獲得全文,受到了用戶的熱烈歡迎。
2.2 開展推薦閱讀服務
當今信息社會,文獻信息資源的數(shù)量相當龐大,信息過載問題使讀者在查閱文獻過程中往往浪費大量時間,我館針對這個問題積極開展推薦閱讀服務。利用超星移動圖書館通過讀者借閱史,為讀者進行個性化的信息過濾。假如讀者經(jīng)常借閱關于公務員考試方面的書籍,在公務員面試過程中對讀者有所幫助的《公務員禮儀修養(yǎng)》這本書,圖書館將以手機短信息形式向讀者推薦[2]。
2.3開展讀者薦購服務
在圖書館主頁開辟專門的“讀者薦購”資源推薦專欄,通過圖書館郵箱tushuguan@hljucm.net,隨時收集讀者的推薦意見,及時回饋讀者推薦是否被采納。并在新書上架前,以郵件或短信形式提前通知讀者被推薦圖書具體上架日期并為其提前預約新書,使這些薦購者能夠第一時間見到所推薦的圖書。
另外在校內人流密集地舉辦閱讀活動,邀請書商到校展閱新書,學生現(xiàn)場選擇書籍,填寫薦購書單后,圖書館工作人員現(xiàn)場采購書籍并加工上架簡化借閱流程,薦與閱形成良性循環(huán),提高讀者的薦購熱情和這些圖書的利用率。
通過這種“走出去”與“請進來”的拓展方式,將學科服務滲透至教學科研的各個角落。更多的讀者成為圖書館資源建設的參與者和受益者,也在無形中將圖書館的邊界擴大至整個校園甚至校外。
3、從 “書本位”到“人本位”搭建交流平臺[3]
“書本位”強調的是靜態(tài)信息,而“人本位”則更加強調動態(tài)知識的交流,只有更多的為讀者提供知識和信息的交流平臺,圖書館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社會效能。
3.1開展推薦閱讀服務
讀者在選擇適合自己的書籍過程中往往浪費大量查找時間。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提升讀者閱讀質量,組織名人、專家推薦其認可作品書籍,起到導師引導閱讀作用[4]。根據(jù)專家推薦書籍的閱讀簡介關鍵字,讀者可快速、準確檢索到自己想要的書籍。推薦書籍人選可以是本校、外校及社會專家教授,盡量做到推薦閱讀涉及社會發(fā)展的各個方面,滿足學生的豐富需求。
3.2注重讀者回饋
讀者回饋是推薦閱讀活動的有序開展的源動力。愛讀書的人都以書會友,自己推薦的書得到大眾的認可是對推薦者最高的褒獎。通過信息網(wǎng)絡技術,讀者可對被推薦書籍進行讀后感評論或對其進行投票評論(紅票認可、黑票不認可),來提升推薦者等級、影響力及繼續(xù)推薦書籍的熱情。薦與閱形成良性循環(huán),提升讀者的閱讀量和閱讀熱情。
3.3增強文化內涵
增強文化內涵主要是讓讀者自己來設計自己的“書房”。廣泛開展圖書題材的書畫展和攝影展,將其中的優(yōu)秀作品篩選出來,懸置于各個圖書館墻壁空白處,設計屬于讀者自己的“文化墻”。讀者在這里可以展示自我及交流彼此心聲,和別人分享自己的成功和失敗,創(chuàng)建讀書氛圍,讓讀者在圖書館內有歸屬感。
4、結語
數(shù)字閱讀時代高校圖書館的轉型需要圖書館界同仁共同努力實現(xiàn),每一次新的嘗試都是推動圖書館事業(yè)前進的動力。完善高校圖書館對內服務,圖書館才有可能對外面向社會服務。承擔一部分社會文化和教育作用,使那些結束學校教育的年輕人和廣大民眾不斷提高知識技能。
參考文獻:
[1]屈菡.[EB/OL]. (2012-07-23)[2013-09-30].http://epaper.ccdy.cn/html/2012-07/23/content_76268.htm.
[2]邵敏,李欣.圖書館拓展服務探析與案例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1(5):5-10.
[3]王應華.圖書館基礎服務重點轉移之我見[J].圖書館論壇2009(3):117-119.
[4]程文艷,張軍亮,周紅梅.國外高校圖書館推廣閱讀文化的實例及啟示[J].圖書館建設2012(5):4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