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利軍
【摘 要】教學乃是一門藝術,教師倘若能很好的掌握這門藝術,就會使教學過程變得輕松容易,也會讓學生以一種愉快的狀態(tài)來學習。本文在結合自身教學體會的基礎上,對物理教學中的教學藝術進行了探討,分別從興趣和提問以及語言藝術等方面來提出了相應的教學藝術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藝術;對策分析
我們都知道,物理這門學科是很抽象的,它同時又涉及到了數學、化學、生物以及地理等多個學科,因此,它的綜合性很強,而且學習的難度也比較大。物理的學習包括理論和實踐兩部分內容,要想學好它就要具備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較強的動手能力以及良好的計算能力。然而,如果要讓學生同時都能具備這些能力是不太現(xiàn)實的,因此,教師要盡可能的多想辦法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要把課堂內容和學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事物和現(xiàn)象緊密聯(lián)系起來,這樣才可以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進而實現(xiàn)教學目標。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如果學生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的話,那么他們對于各種現(xiàn)象和問題都會產生想進一步探究的想法,表現(xiàn)在學習過程中就是把自己的全部熱情都投入進來,對所學習的知識津津有味興致勃勃。我們經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就是這個意思。
1.要培養(yǎng)學生對物理現(xiàn)象的興趣
很多學生都很喜歡觀看生動有趣的物理實驗。例如在實驗的演示過程中,其中有很多的實驗器材都是學生沒見過的,而實驗中產生的各種光和聲的反應也都會激發(fā)起他們強烈的熱情和興趣,特別是當學生實驗之前的估計與實驗現(xiàn)象的結果完全不同時,就更會讓他們產生濃厚的一探究竟的興趣,進而會以很大的積極性投入到學習中去。
2.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把最新的教學理念及時融入到課程里,要廣泛的收集有關物理學方面的最新的成果以及最前沿的知識信息,將這些和教學內容結合起來,并利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此外,教師還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由于每個學生所掌握的知識水平都有差異,因此,在教學方法上也要因人而異,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都能感到自己可以學會并學好,這樣也才能夠使學生投入更多的熱情到物理學習中去。
二、掌握課堂提問的藝術
1.導入新課式提問
比如,在課堂中講授“動量”這個概念時,在導入時,教師可以先提兩個問題來進行切入。第一個問題是:遞給你一顆子彈你敢接,但為什么不敢接同樣的一顆從槍膛發(fā)出來的子彈呢?第二個問題是:空中氣體分子的運行速度是非常高的,可以達到105m/s,他們時時刻刻都在撞擊著我們最珍貴但也最薄弱的眼睛,然而為什么我們卻沒有感覺呢?這兩個問題都是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連的,通過這種提問,可以激發(fā)起學生進行探索的興趣和熱情,他們會想要知道問題的答案,進而也會以非常積極的態(tài)度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從而實現(xiàn)良好的教學效果。
2.聯(lián)系實際列舉式提問
物理學中的很多知識都是和實際生活緊密相連的,教師要善于在教學中多列舉一些生活中的實例,通過這些實例來說明物理現(xiàn)象和原理,這樣會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比如,我們生活中經常見到的,圓珠筆以及墨水筆的筆桿上面,都有一個小孔,這個小孔有什么作用呢?教師的這個提問緊貼實際生活,這個物理現(xiàn)象就發(fā)生在我們的身邊,這樣學生就會產生探究的興趣。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們可以掌握這種物理現(xiàn)象:由于筆桿內部都充滿著空氣,這些空氣會對筆桿內的油墨或者墨水產生壓力,如果筆嘴外面的大氣壓與筆桿內部的氣壓相等的話,那么油墨就不會被擠壓出來,倘若筆桿上面沒有這個小孔的話,筆桿內外的氣壓就很可能不相等,因此筆桿上面的小孔是為了使筆桿內外的氣壓保持一種平衡,從而以防油墨從筆嘴中漏出來。在物理教學中,教師通過這種和生活實踐相結合的提問方式來進行講解,既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會讓學生加深對于所學物理知識的理解。
3.創(chuàng)設情境提問
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的好奇心,要通過生活實例以及辯論性的討論來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啟發(fā),以便讓他們掌握知識并澄清自己學習中的錯誤認知。比如,在講授“物體的浮沉”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將三個外形完全相同的乒乓球同時浸沒在水中(其中兩個乒乓球中已經用注射器注入了適量的鹽水),然后向學生提問,兵乓球是上浮還是下沉?教師讓學生都說出自己的答案和理由,在學生期待問題的答案時,教師可以突然松手,結果乒乓球一個是上浮,一個是懸浮,另一個則是下沉。學生們往往都會感到不解,進而會追問為什么?教師通過這樣的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以極大的激發(fā)起學生們的好奇心,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他們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如此,教學效果才會有成效。
三、要注意物理教學語言的運用
1.要有豐富的情感
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語言是否具有情感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聽課情緒。教師在教學中首先要保持充沛的情感,倘若教師在講課中是一幅無精打采的樣子,照本宣科的來講,那么學生也會昏昏欲睡,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因此,在課堂中,教師要表現(xiàn)出飽滿的熱情,以富有情感的神態(tài)和語言來繪聲繪色的講解知識和內容,這樣才會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并讓他們和教師之間產生心理共鳴,從而確保教學效果。
2.語言要有節(jié)奏感
教師在課堂中一定要把握好語言的節(jié)奏,要善于調控自己的語速及語調。倘若教師的語速太快的話,就像“機關槍”一樣,這樣的語言會導致學生跟不上教師的思路,對于內容消化和理解的時間不夠用,學生就會感到很吃力;倘若語速太慢,就會導致課堂的氛圍比較沉悶,學生的聽課情緒就會受到影響。因此,在課堂中,教師要把握好語速的快慢緩急。如果整堂課,教師都用的是一種聲調來講解的話,就無法使學生受到感染,也不能提高自己的注意力,所以教師的語調應該保持抑揚頓挫。教師應該選擇和學生的理解相同步的語速和語調,這樣的節(jié)奏會使學生的思維保持在一個最佳的狀態(tài),從而促進教學效果的實現(xiàn)。
四、結語
教學藝術是多種多樣的,它體現(xiàn)出了一個教師的綜合素質。物理教師要在課堂實踐中不斷探索并提高自身的教學藝術,以便激發(fā)起學生物理學習的興趣,進而使物理教學達到理想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姜龍.淺談高職物理教學的語言藝術[J].科技信息,2011(2)
[2]冉碧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J].科學咨詢,2011(2)
[3]張會新.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探討[J].商場現(xiàn)代化,201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