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
【摘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學校提倡生本教育,我校也不例外。筆者作為學校的一名英語教師也積極加入生本教育的行列中,通過這幾年的教學實踐認為要實施生本教育,我們的首要任務應該是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更新教學理念,把課堂還給學生,把思考還給學生,讓創(chuàng)新走進課堂,讓課堂充滿活力。就英語教學而言,歸納到一點就是讓傳統僵化呆板的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活潑起來,讓學生愛學樂學,以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關鍵詞】初中英語 生本教育 英語課堂前置學習 合理分配
從我國源遠流長的教育文明來看,教師的師道尊嚴是不可挑戰(zhàn)的,而由“師道”衍生出來教師在課堂上占統治地位亦是不言而喻的。2000多年來“師本教育”一統中國,在課堂上教師依舊是主宰,日復一日地不辭勞苦地傳道授業(yè)。我們敬佩教師的敬業(yè),卻又悲哀地發(fā)現教師的辛苦“教”并不能換回學生真正的“學”。因此,我們需要變革。需要解放課堂,解放思想,讓老師成為主導,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生本教育,呼之欲出。 只有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學會了學,那才是教育的成功。
“生本教育”最大的特點是突出學生、突出學習、突出探究、突出合作。這對于我們傳統的教育來說是徹底的顛覆。對我們已經習慣了傳統的教學的老教師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但是我校的一些同事正在開展生本教育實驗,取得不錯的效果。為此我也“蠢蠢欲動”,開始在我的課堂進行生本實驗。以下是我在英語課堂中對生本教育的點滴實踐。
生本教學的第一站是前置學習。所以我非常注重學生的預習指導。只有做到以任務為導向,明確方向,預習才有效。尤其是英語課,“前置預習“決定著一節(jié)課的成敗。我在課前給學生布置好預習任務,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明確預習目標,做到有的放矢。我大概提前三天左右布置下一課的預習,并盡量選在星期五,以便讓學生有充裕的時間去預習。讓學生學會先解決自己能解決的問題,把不會的問題劃出來,上課的時候提問,讓老師重點講解, 做到有的放矢, 教師的教就更有效果了,學生學的也更有效。
成立“英語學習討論小組”。生本教育認為學生是天生的學習者,具有學習的天性,他們喜愛討論,也能夠通過討論深化對知識深度的認識。因此,“生本英語”要考慮的問題就是討論的生本化。我一般是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能力等因素,按照“互補互助、協調發(fā)展”的原則靈活分組,合理分配小組成員,讓每個組員明確各自職責。
案例一:每次我講解練習的時候,讓學生先討論這些問題,把自己不會的問題先進行討論,會的同學向不會的同學講解,個個爭做小老師,講解的過程中,自己對此知識更熟悉,不會的同學學到了更多,達到了雙贏;學生把討論出來的不會的問題提交給老師,老師在課堂講解的是學生不會的,這樣教學才更有效,實際上也達到了“三贏”的效果了。
案例二:有時候我們提出若干個問題,例如“What are the advantages of travelling?” 讓學生“Brainstorm”,集思廣益,學生暢所欲言,給了他們學習和練習說英語的機會,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案列三:再例如,以前我們講解語法的時候,通常先講用法,再進行練習鞏固。每次我們老師累的要死,但學生的學習效果卻很一般。這次我嘗試了一堂生本教育的英語語法課。在學生前置預習十分充足的基礎上,我在黑板上先例舉了五個過去將來時的典型例句。然后由小組討論過去將來時的含義、結構和時間關鍵詞。通過觀察,小組討論,小組派代表發(fā)言,小組間相互補充,最后得出了結論。更令我吃驚的是,有個小組還指出了要引起注意的地方。正因為學生自身主動的學,學生學得輕松,是“水到渠成”的感覺。
案例四:在教牛津初中英語9B Unit3 Travelling,我在學生回去做旅游預習之前,先進行了充分的指導,告訴他們旅游話題應該包括什么,如該旅游景點的地理位置,景色,食物,歷史文化等;并提供了Shangrila香格里拉這個案例,讓學生知道如何操作。然后學生分工合作,有的人負責講解歷史,有的人負責講解風景,有的人負責合成文章和呈現。結果,學生在呈現他們的文章的時候,精彩紛呈,或以精彩的話劇或以嘹亮的歌聲,吸引著我們去參觀,去探索…學生的才能是無窮的,你要學會去引導,讓學生們在活動中學習英語,達到了使用英語、用英語進行交際的目的。
“小課堂,大功夫”,好像那么簡單,卻又蘊藏著深奧的哲理;看似離我們很遠,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在生本英語的實驗課堂上,我把活動的空間,學習的空間交給了學生,把表現的機會也還給了他們,極大地挖掘了學生內在的潛能,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表達能力、創(chuàng)造力以及合作學習的能力,使學生能自主地、快樂地學習,真正地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fā)了他們學習英語的熱情。我愿意在“生本英語”中,做學生生命的“牧者”,去點燃學生的學習的火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