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民
摘 要:體育課是一項需要學生反復練習、頗為耗費體力的活動,學生在教學中容易感到疲勞和枯燥,此時,教師可以采取創(chuàng)設音樂情境、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等方法來實施體育教學。,讓學生感受到體育運動的美好,有趣。而不是傳統(tǒng)的僅僅以動作技能的教學為中心。
關鍵字:情景教學;審美情趣;小學體育
1 情境教學法的概念與作用
1.1 情境教學法能提高小學生的注意力
小學生的好奇心強,活潑好動,上課時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使得注意力的集中時間較短,采用情境教學法能把小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學中并且長久地保持在學習中。
1.2 情境教學法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情境教學法以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目標,而不是僅僅以動作技能的教學為中心,將枯燥乏味的動作講解和訓練融入到真實的情境當中,讓學生在快樂的體驗中學習,在學習中體驗到快樂,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1.3 情境教學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體育雖然表現出較強的競技性,但是,運動員所展現出嫻熟的動作、優(yōu)美的姿勢、頑強拼搏的精神無不是美的一種體現。情境教學法把多媒體引入課堂教學,通過呈現優(yōu)美的畫面,讓學生在欣賞運動員的精彩表演時受到美的陶冶,提高了他們的審美情趣。
2 小學體育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
2.1 創(chuàng)設音樂情境
體育畢竟是一項需要學生反復練習、頗為耗費體力的活動,學生在教學中容易感到疲勞和枯燥,此時,教師可以采用創(chuàng)設音樂情境來實施教學的方法,用舒緩的音樂放松學生的身心,讓學生感受到體育運動的美好,且節(jié)奏感強的音樂能夠振奮學生的精神、鼓舞學生的士氣。比如,在體育課剛開始的時候,教師可以播放像“西班牙斗牛曲”或者“健康歌”之類鏗鏘有力、振奮人心的樂曲,以鮮明強勁的節(jié)奏充分調動學生的運動細胞,使學生產生一種躍躍欲試、激情澎湃的感覺,一旦學生以這種精神狀態(tài)投入到學習中,教學效果不言而喻。當學生練習得比較累、心情煩躁的時候,教師可以播放一些輕松舒緩的音樂,用優(yōu)美舒緩的音樂引導學生進入美妙的遐想中,放松身心,愉悅精神。
2.2 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
教師可以抓住小學生喜歡聽故事、好玩的特點,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和感興趣的話題入手導入新課,聚合學生的注意力。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故事性的導入能夠為整節(jié)課奠定良好的開端,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引領學生在故事情景中進行體育鍛煉,比如,教學二年級學生“單、雙腳跳”的動作時,教師可以抓住小學生喜歡模仿的心理,用故事“小青蛙與小白兔”展開教學內容,讓學生在模仿喜愛動物的過程中進行練習,這樣既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輕松愉快、充滿笑聲的氛圍中完成教學要求,又有助于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
2.3 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
多媒體技術集圖畫、聲音和文字于一體,為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提供了很多的有利條件。比如,對于高年級的學生而言,跑步是一項非常辛苦的運動,因此,教師在進行這項運動的訓練前,可以先播放一些為祖國贏得榮譽的長跑運動員跑向終點和站在領獎臺上激動人心的場景,以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并增強他們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2.4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和聯想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置問題情境,這也是教學中經常使用的一種有效方法。教師的有效提問可以引發(fā)學生積極的思考與聯想,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并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問題情境的設置一定要有啟發(fā)性,能夠引發(fā)學生的積極思考。比如,筆者在教學一年級學生“各種姿勢起動的自然跑”的內容時,讓學生先自己采用不同的形式跑步,再提出問題:“哪一種起跑姿勢的起動最快,效果最好?”,引導學生慢慢從實踐中總結出各種起跑姿勢的特點,進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起跑姿勢,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學生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積極思考,學生在邊想邊練中自然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3 運用情境教學法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3.1 情境的設計要圍繞教學目標
情境教學只是一種教學手段,而不是最終目的,因而,教師必須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設定。
3.2 從學生實際出發(fā)
雖然小學生都有一定的共性,但是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各有自己的特點,對于年齡較小的低年級如一年級、二年級的學生而言,教師需要適當增加游戲和富有故事情境的教學內容;而對于高年級比如五年級、六年級的學生來說,教師就應該增加一些帶有教育意義的情境設計,比如觀看優(yōu)秀運動員的比賽錄像增強愛國情感、開展小組比賽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角色扮演(比如讓學生扮演裁判、評委等)激發(fā)學生的責任感和學會換位思考等等??傊?,教學情境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年齡和特點,才能實現教育目標和教學效果。
3.3 情境的設計要自然貼切
教師在設計教學情境時要盡可能地貼近教學內容,盡量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這樣才顯得自然貼切,讓學生感到合情合理;否則,不僅起不到好的教學效果,反而不倫不類、貽笑大方。
3.4 注重學生的情感投入
情境教學成功的關鍵在于學生是否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是否情不自禁地進入到教師預設的情境中,比如,教師讓學生扮演青蛙,有的學生覺得沒意思而應付差事得完成動作,有的學生卻真的把自己想象成一只自由跳躍在天地之間的青蛙,甚至在練習中會情不自禁地笑出聲。因此,在運用情境教學法時,教師一定要注意學生對活動情境的情感投入,并進行適當的調節(jié)和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