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辛子
冷飯熱菜各不同
◎ 唐辛子
中國人和日本人雖然膚色臉孔都長得比較接近,但飲食習慣差異明顯,性情也因此大不一樣。
日本料理是“冷料理”:生魚片、生蔬菜、冷飯團……全是冷的、涼的。當然,日本人也會給這些生冷食物配個湯,但絕不會是“熱湯”而是“溫湯”。日本的“熱湯”只在澡堂里有,因為日本人管洗澡水叫“湯”。
吃多了生冷的東西,日本人的性格也自然和他們吃的料理一樣。說好聽點是日本人很理智,說難聽點就是日本人和他們的料理一樣“生冷”。大家都說日本料理是用來“看”的料理,講究造型,追求視覺的美感。這也有些類似日本人的為人——例如日本人講究公共場所的禮儀,追求待人接物的得體。
但是日本料理很少有香味,看上去很美,卻刺激不了人的食欲。這就像你與日本人打交道一樣,你時刻感受到對方禮節(jié)的周全,感受到一種得到尊重的滿足——但是,也就僅此而已。你很難更進一步地與其“臭味相投”或是“香味相投”。
中國菜則不一樣,講究色香味。吃中國菜最重要的是必須趁熱吃,菜熱的時候胃口大好吃得張揚,菜一旦涼下來,即使是山珍海味,也難提起胃口。因此我們中國人這種“趁熱吃菜”型的民族,相比日本人要來得熱情開朗,但也更容易激動與情緒化。情緒來了一片高昂,情緒過后一片凄涼。
一個世世代代總吃著生冷食物長大的民族,你能期待他們擁有大喜大悲的淋漓盡致的性格嗎?(摘自《唐辛子IN日本:有關教育、飲食和男女》復旦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