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平
我國教育工作長期以來受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影響,改革創(chuàng)新步伐不快。如何跟上世界快速發(fā)展與進步的潮流,培養(yǎng)符合時代要求的人才?這要求教育者們必須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革傳統(tǒng)教育模式,針對教學對象和教學內容,科學地進行教學設計。
追隨課程改革的步伐,筆者先后參加了研究課的學習,公開課的展示,PPT課件制作比賽,南京市英語學科“兩課評比”,南京市個人課題的研究,參與江蘇省信息化大賽等,不斷探索與嘗試怎樣在高職英語課堂中有效開展信息化教學。
最近聽了北京亦莊實驗小學李振村校長的《全課程講座》、南師大張一春教授的《微課制作實踐研討》和雨花臺區(qū)電化教育館俞斌的《直面微課攝制》等講座。雖然沒有真正制作過微課,但是筆者初步理解到,什么是微課、微課的“四微特點”和“十大特征”等。筆者深刻體會到,要制作出一堂好的微課,除了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心血之外,還必須具備以下四術。
一、學術
無論教什么課程做什么研究,都需要具備較高的學術專業(yè)素養(yǎng)。作為一名職業(yè)學校的英語教師,除了具備英語學科的專業(yè)知識,還要時刻用教育學、心理學等與時俱進的國內外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武裝自己。
那么,如何培養(yǎng)一個人較高的學術素養(yǎng)呢?筆者認為,要勤學、好問、善思、多寫、常改。平時閱覽教育書籍,多鉆研教材,注意積累教學經驗,常反思多記錄,有想法和前輩交流,有時間就寫總結和論文。
最近筆者在看2014地平線報告,接觸到最新的概念:翻轉課堂、學習分析技術、三維打印、游戲和游戲化學習、量化自我、生活和虛擬助理。這些技術給教育帶來的影響將是:讓人們更容易地接觸更豐富的信息,并與之互動,運用新的方式,產生新的智慧。其中“游戲和游戲化學習”給筆者帶來的啟發(fā)是:職業(yè)學校學生英語基礎差,學習興趣不濃,而游戲化學習恰恰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整合游戲資源,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從而更快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例如在進行問路指路這一內容的教學時,筆者運用小汽車在地圖上行駛的一個flash,讓學生一邊用鼠標玩游戲,一邊進行句型的操練。
二、心術
做任何一項教育教學研究必須開動腦筋用心思考,設計一堂微課更是如此。要想方設法,用經過精心設計的信息化教學,使學習者自主學習獲得最佳效果。陶行知說:“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fā)出來,才能達到心靈的深處?!?/p>
看了好幾節(jié)微課,筆者發(fā)現,微課視頻的前兩分鐘比較吸引人。但是能讓筆者一直有興趣從頭看到尾的卻不多。所以,設計出的微課要能緊緊抓住學習者的眼球,必須要有創(chuàng)意有新意。
新課程標準強調對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培養(yǎng),教師自身首先就要具備獨特的創(chuàng)造思維。作為現代教育者,可以從變幻莫測的大千世界和無奇不有的網絡世界中獲取無限靈感。比如,筆者從電視廣告中就能受到啟發(fā)。從英文廣告中可以吸取出翻譯的技巧,廣告的構思和創(chuàng)意也可以給筆者的信息化教學設計帶來靈感。
三、技術
在信息時代,教育面臨的發(fā)展形勢是學習途徑網絡化,知識的增長與網絡發(fā)展同步。隨著技術越來越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人的基本認識方式正在發(fā)生意義深遠的改變,學習者漸漸由“l(fā)earn from IT”(從技術中學習)轉變成“l(fā)earn with IT”(用技術學習)。
日益普及的社交媒體正在改變人際交流、表達思想、呈現信息以及判斷內容質量與價值的方式。2014年地平線報告指出,地球上近40%的人口經常使用社交媒體。全世界排名前25的社交媒體平臺共享了63億個賬號。教育工作者、學生、校友以及普通大眾經常性地使用社交媒體來分享科學等方面的進展信息。社交媒體已經在教育的每一個領域都產生了重要的牽引作用,這已是不爭的事實。
因此,教師作為教育的引導者,善于利用網絡,熟練運用相關教育教學的社交媒體、軟件和平臺已成為必備的教育技術?,F階段的社交媒體主要包括社交網站、微博、微信、博客、論壇、播客等等。常用教育APP搜索有蘋果教育、谷歌教育、工程師爸爸和易迪樂園等。微課制作的常用軟件工具有Camtasia Studio錄屏軟件、Screencast-O-Matic錄屏軟件、SmoothDraw白板工具、幾何畫板等。
四、藝術
信息化教學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F在人們參加任何會議和任何課程,幾乎都離不開現代信息技術。如何在現代教學中巧妙使用信息技術,便成為一門藝術。教師掌握了足夠的信息化教學藝術,可以提高教學效率,有利于提高教育質量。微課視頻的設計中,字體、字數與速度、模板及背景、時間控制、提示性信息、字幕和結束總結等,每一個細節(jié)都是有講究,具有藝術性的。
教師想提高信息化教學的藝術,應開闊眼界,通過多種途徑和資源獲取相關的素材來豐富和充實課程內容。這種豐富和充實不是簡單的擴充內容,而是通過多種方式的整合,去除冗余信息和減少無意義學習,使課堂教學新穎、有內涵。
總之,合理巧妙地進行信息化教學設計需要準備很多,除了理論學習還有實際操作。如何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來進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如何根據教學目標更有效地把多媒體和網絡技術應用于教學之中,使之為教學服務,還有待更多的英語教育工作者進行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