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楊
新課改的下的教學要求指出,現(xiàn)今教師應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確保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學生應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主動的并不失個性的投入到學習中去,并與教師建立一種平等互助的學習關系。那么教師應如何響應新課改的要求,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完善學生的個性化學習,以加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并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從而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與個性化的發(fā)展,值得我們深入的探討研究。
一、個性化教學的基本內涵
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運用與發(fā)展首先依托的就是教師個性化教學工作順利有效的開展。教師的個性化教學在古代就已經提倡,有句古語叫做因材施教,講的就是教學要針對學習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體情況進行不同的教育,和今天我們所提倡的個性化教學是一致的。教師在教學活動時應考慮到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認知水平和自身素質,在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特點的前提下選擇適合的學習方法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這樣才能彌補學生所缺,發(fā)揮學生所長,從而樹立學生對學習的自尊心、自信心,并提高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與獨立性,最終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的發(fā)展。
二、如何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一)了解學生的個體化差異
保障個性化教學最基本的方面就是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個體化差異。不同的學生作為不同的個體,其差異性是多種多樣的。無論是智力水平、思維方式還是學習習慣包括對于英語學科的喜愛程度等等都有著不同。所以教師開展個性化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對學生的個體化差異進行全面的掌握。比如說,教師可以通過家訪與學生的父母溝通、通過和學生的互動,還有學生在課堂上或課外活動時的表現(xiàn)等多種方式來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狀況,建立一個相關的檔案,從而更好的設定自己的教學內容,以完善自己的教學活動并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比如說學生A與學生B,他們學生成績相當,但A性格開朗,很喜歡在課堂上回答問題,甚至有點愛出風頭。B卻過于內斂,不愛講話,與同學們的溝通也很少。所以在進行教學時,就要讓A在性格上收一點,少些表達,多些思考??梢远噙M行聽力活動的練習,而B,則可以以練習英語口語的方式鼓勵他多說化、甚至可以參與生動的英語活動,比如模仿英語動畫的發(fā)音,讓其性格能開朗些,與其他同學的溝通也多些。
(二)注重師生在課堂上的互動
根據(jù)新課改的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本,強調教師的引導性作用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yǎng)對學習英語的興趣與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多多與學生進行互動,改變以往教師一味的教授而學生被動聽講接受的狀態(tài)。注重發(fā)展學生的學習能力、自主探究能力。教師更多的是提供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并與學生建立平等互助的關系。以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并提高學生的自我領悟能力。而當學生能力出現(xiàn)制約的時候,教師及時引導,與學生共同找出問題所在,共同探究思索,這樣記得確立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也能鍛煉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與合作意識。
比如說,英文閱讀的學習。常常教師都是先講個別單詞、短語的意思,然后是整段話的語法結構和翻譯,然后讓學生做筆記。這樣會減弱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也會磨平學生的個性,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然后教師更多的作為引導者和合作者,那么教學效果一定更好。
(三)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的一些途徑
1.培養(yǎng)學生的自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有著自我學習能力,課后自習能力。準備好需要的學習工具,包括詞典、語音資料等,根據(jù)自身的學習能力與課程內容為自己進行學習設定,比如每一天背誦多少的單詞量,或是看英文配音的小電影,還有就是對自己存在疑問的知識進行查證,培養(yǎng)自身的學習能力,自習能力不僅可以尊重自身的個性發(fā)展也鍛煉了自學能力。
2.布置個性化的課后作業(yè)。教師在布置作業(yè)的時候可以有基本的作業(yè)要求,除此之外,可以根據(jù)學生不同的英語水平與學習能力,布置個性化的課后作業(yè)。例如基礎好的同學可以布置一些較難的作業(yè),而基礎差的則可以布置一些較為簡單的。聽力不好的同學多聽,口語表達較差的同學多練習口語。這樣,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可以有自己發(fā)揮的空間,對英語學習就不會輕易的放棄。
3.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例如英文歌唱比賽、編寫英文報、給英語動畫配音等等,既能讓學生積極參與又能鍛煉學生英語能力的歌曲,又可以讓他們自由發(fā)揮,促進其個性發(fā)展。
個性化學習的運用與發(fā)展不僅是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也是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必然選擇。教師們應認真落實新課改的精神,在教學過程中,鍛煉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并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養(yǎng)成。不要讓我們的教育培養(yǎng)出很多的相似者,而是讓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自我,使學生們的未來有更多的不同與可能。
參考文獻
[1]郭延兵.現(xiàn)代漢語課程個性化教學策略探析[J].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04)
[2]尹子武.因材施教,全面發(fā)展——談英語教學中的個性化教學[J].考試周刊,2011,(15)
[3]邱曉軍.多元智力理論框架下的英語個性化教學[J].中國成人教育,2007,(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