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學廣
【摘要】閱讀一直以來是學生學習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對小學語文閱讀來說同樣如此。文章針對當前語文閱讀教學的一些現(xiàn)狀,結(jié)合閱讀的一系列特征,探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提升閱讀能力的策略,以期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一些指導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升能力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閱讀部分一直是學生的難點,同時又是學生學習中的灰色地帶,容易被忽視,對小學生閱讀來講,更是如此。閱讀能夠增強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增加獲取知識的途徑,也是學習語言的一種方式,與其他學習板塊一樣同等重要[1]。因此,加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十分重要。文章接下來將結(jié)合語文教學實踐,分析提升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必要性、方法和策略。
一、提升閱讀能力的必要性
在人類社會,語言文字是維系交流的最有效形式,特別是到了當代,通過語言文字獲取信息的渠道和重要性都大大增加。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針對小學生學習特點和接受水平,注重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中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方法,對于小學生語言思維的發(fā)展大有益處。小學生處在語言學習的基礎階段,打好語文閱讀的基礎,對于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重要意義。同時,鑒于閱讀在語文課程中所占比重較大,學好閱讀也是小學生能進入一個比較好的中學的有效方式。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僅對小學生的語言發(fā)展,也對小學生的能力提高和升學有著很大作用。
二、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
(一)重知識傳授不重能力培養(yǎng)
盡管幾年來素質(zhì)教育出現(xiàn)的相關頻率增多,也被人們所重視,但在當前小學語文教育階段,認識以傳統(tǒng)的方法為主,被人所看好的“快樂學習”也沒有起到相應的效果,語文教育還是沿著“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tǒng)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在知識傳授方面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這種模式的弊端也比較明顯,其中之一就是重知識輕能力[2]。教師在教學中只注重給學生講授知識,而不太關注學生是否具備獨自學習和掌握某種知識的技能。這種教學模式導致的結(jié)果是,學生只會死記硬背,不懂得將知識靈活運用,不會舉一反三。因而這種教學模式在注重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無疑是需要改進的。
(二)重平時訓練不重方法傳授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還有一種弊端就是重平時訓練不重方法傳授。在教育界有一句名言: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想讓學生掌握一種學習技能,通常是讓學生在反復的訓練中逐漸熟悉那種學習技能,而缺少相應學習方法的總結(jié)和指導,在學習中提倡“熟能生巧”等應試教育中通行的學習方法。隨著當今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學習節(jié)奏也必然加快,當今教育注重全面發(fā)展,因此學生在一門課上的時間相對比較少,因而讓學生掌握一些有效的學習方法十分重要。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今后的語文閱讀教學中,認真總結(jié),認真實踐,摸索出一條被學生接受又有比較好的學習效果的學習方法來。
三、提升閱讀能力的策略
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育中提升閱讀能力,這是每一個小學語文教師都會思考的問題,筆者以自身語文教育經(jīng)驗,提出以下方法,為提升小學生閱讀能力作一些參考。
(一)轉(zhuǎn)變教學理念,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
建構(gòu)主義認為,學生在學習中充當主體角色,教師只是學習中的引導者。因而,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秉承構(gòu)建注意這一理念,以學生為主體。在具體教學中,就要讓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筆者以人教版小學四年級課文葉圣陶先生的《爬山虎的腳》為例,現(xiàn)在教學一開始展示PPT,播放爬山虎圖片,并讓同學們猜測這是什么,依據(jù)學生反映循循善誘,將學生注意力吸引到本篇課文要講的主題內(nèi)容上來,其次以一個問題“同學們見過爬山虎嗎,它的腳又是什么樣的呢”這個問題讓學生看書并討論,之后統(tǒng)計學生各方面意見進行總結(jié),最為參考答案向?qū)W生展示,對積極發(fā)言的學生進行充分肯定,對未發(fā)言學生進行鼓勵。通過這樣設計的閱讀教學,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生了解了爬山虎的腳是怎樣的一回事,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學會了獲取有效的信息,得到了鍛煉,構(gòu)建主義的學習目的初步達成。
(二)積極創(chuàng)設有利于閱讀教學的課堂環(huán)境
在教學中學習氛圍很重要,良好的學習氛圍能自覺約束學生行為,使學生向好的方面發(fā)展。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依據(jù)現(xiàn)有的條件,向?qū)W生提供一些閱讀書物,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在課堂上可以有目的性地導入一些背景知識,增加學生的知識面。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培養(yǎng)好的閱讀習慣,教授合適的閱讀方法
習慣是后天鍛煉中具有的一種本能反應,在閱讀教育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閱讀習慣,讓學生逐漸具有自我意識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同時,教授給學生合適的閱讀方法,進一步幫助學生提升閱讀能力。
四、結(jié)束語
總之,小學語文閱讀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獲取知識能力的基礎性教育,語文教師要在實踐教學中不斷總結(jié),探索出適合自己教學的提升閱讀能力的方法。
參考文獻
[1]陸裕婷.影響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因素分析以及教學對策[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11(10).
[2]劉雅茹.小學語文閱讀能力與知識信息量的攝入[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10(4).
(編輯:唐榮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