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曉珊
摘要:《蘭花花》是一首陜北民歌,一首散于民間的“信天游”唱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本文通過對歌曲《蘭花花》的藝術(shù)處理,讓大家了解歌曲的特色和魅力,如何唱好這一首歌曲。
關(guān)鍵詞:背景 音樂分析 歌劇魅力
一、創(chuàng)作背景
蘭花花的原名叫姬延玲,于1919年出生在延安臨鎮(zhèn),她長得十分招人喜歡,可以說是傾國傾城,僅次于中國四大美女。在紅軍攻下臨鎮(zhèn)時,蘭花花與部隊里一位年輕的戰(zhàn)士情投意合,并發(fā)誓永不分離。不久紅軍接到新的任務(wù),兩人不得不分離。在當(dāng)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下,當(dāng)蘭花花的父母知道蘭花花與人相愛一事非常惱火,把她強行嫁與惡棍任小喜,后來任小喜死后,蘭花花又被迫嫁與一個麻臉富人,蘭花花最終不滿社會的腐朽、不滿父母的保守以及對情人的思念,在這種痛苦下郁郁寡歡而死。戰(zhàn)士回來后,為他寫下了這首《蘭花花》。
二、音樂分析
(一)《蘭花花》的音樂元素
《蘭花花》的音樂元素主要來自與信天游,是流傳在西北廣大地區(qū)的民歌形式。其歌詞是以七字格二二三式為基本格式的上下句變文體。而表現(xiàn)則以浪漫主義的比興手法見狀,例如《蘭花花》這首樂曲一共有八段唱詞,在前兩段的唱詞中,第一段的第一句用的是“興”,第二段的第一句用的是“比”。以五谷中的高粱最高比喻蘭花花最美,以青線、藍線顏色的光彩奪目來襯托蘭花花的動人風(fēng)采,使用了“興”的手法?!缎盘煊巍返那{(diào)由上下各樂段多次反復(fù)構(gòu)成,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平衡,清晰?!缎盘煊巍犯骶涑~字?jǐn)?shù)沒有平格的限制,但比較對秤,押韻。其內(nèi)容主要以反映愛情,婚姻,反抗壓迫爭取自由為主。
(二)板式和拍子
《蘭花花》的板式——中板——慢板——快板——搖板——行板,拍子也由剛開始的4/2拍變?yōu)?/4拍——4/2拍——散拍子——4/4拍。演唱的速度是:開始的是由“中速、稍自由,激昂到緩慢”,到“緩慢、悲傷、漸快、慢而弱”——“突快、憤怒、反抗地、緊打慢唱、急迫地”——“開闊、無限激情、慢而弱的”這樣的過程。
三、歌唱的技巧與情感特征
(一)歌唱的位置
位置是歌唱者經(jīng)常要提到的一個詞。通常對于位置的解釋是“聲音的高位置”“打哈欠”“哭著唱”。歌唱的高位置要求歌唱者必須有較深的呼吸,喉嚨一定要打開,喉頭保持穩(wěn)定,解決換聲區(qū),用軟起音不要用硬起音等。訓(xùn)練高位置聲音,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形成高位置聲音,主要是口咽腔和鼻咽腔,而鼻咽腔在聲音的高位置中占很重要的地位,但鼻咽腔聲音不是鼻音而是在氣息的支持下,通過口腔后部的齒音,坐住喉結(jié)而產(chǎn)生的。鼻咽腔在歌唱中用于起音,用鼻咽腔起音叫軟起音,這種聲音的特點柔和、自然,而且較明亮,具有高位置的特點。低位置聲音聽上去大部分是開放著唱的,聲音是扁平的、橫的,沒有垂直和豎立的感覺,也沒有很大的音量,聲音越往上越窄,越擠,到換聲區(qū)以上有喊叫的感覺,而且音色變化很小,也不能唱出漸強漸弱的聲音,聲音是緊迫的,傳不遠,更談不上有穿透力。因此就不能完整地演唱好一首歌曲。
這段歌詞旋律慢了一倍,以訴說為主,唱歌時張嘴與吸氣同時進行,此時當(dāng)唱第一句時,“正月里那個說媒”軟腭要抬起來,要感覺到累,氣吸要隨著歌曲的節(jié)奏從后背吐出去,軟腭要始終吸著。每句詞的最后一個字都要帶點哭腔的味道,這樣能夠體現(xiàn)出主人公蘭花花的無助與痛苦。最后有一句“你要死來你早早死,你早早的死”,這句話中的“死”字,要有種爆發(fā)的感覺,像火山一樣噴出去,表達了蘭花花此時心中的恨。
(二)唱歌的情感
語言是歌唱的基礎(chǔ),而歌唱是建立在語言基礎(chǔ)上的藝術(shù)。用語言和音樂的有機結(jié)合來傳達情意。在歌唱中必須做到聲音與語言的高度統(tǒng)一,就必須做到字正腔圓。在演唱時語言處理的非常得當(dāng),咬字吐字自然親切,與音樂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從中我們可以得到的提示:在演唱時要特別注意語態(tài),既要有清晰地咬字吐字又要有聲音的完美統(tǒng)一。
歌曲中“青線線藍線線,藍個瑩瑩地天,生下一個蘭花花,實實地愛死個人”,這句體現(xiàn)了陜北民歌獨有的味道,“生下”按陜北這一帶的方言要唱平舌音,讀為(sengha)、“愛”要唱“ng-ai”,字頭要唱“ng”,歸韻要唱“ai”,“實實”讀為(sisi)、哥哥讀為(guoguo),“人”字也不是唱前鼻音“ren”而是唱后鼻音“reng”,還有“線”“子”這些字要唱成兒化音“線兒”“子兒”,“藍線線”和“田苗子兒”都是四度甩腔,此外第二段結(jié)束時那個“蘭花花好”再唱第二個“花字時應(yīng)加一個下滑音,這樣唱才會感到親切有味,極大的增添了歌曲的魅力。
四、結(jié)論與建議
陜北民歌《蘭花花》用敘述的方式講述了蘭花花堅決不屈服的剛烈性格,對周家的老猴子的鄙視,同時也反映了蘭花花渴望愛情、追求愛情的決心。歌曲矛盾沖突強烈,對蘭花花性格的刻畫非常到位,因此使《蘭花花》成為經(jīng)典歌曲,至今盛傳不衰。后來它經(jīng)過改編使得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音樂完美結(jié)合,推動了我國漢民族民歌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胡士平.剖析我的一首歌[M].成都:四川成都出版社,1998.
[2]馮志蓮.民歌新論[M].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03.
[3]周青青.中國民歌[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