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友智
摘 要:本文從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攤鋪、碾壓瀝青混凝土路面和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接縫三個方面,分析了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zhì)量控制要點。
關(guān)鍵詞:瀝青混凝土 路面施工 質(zhì)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U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6(a)-0064-01
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zhì)量管理水平其施工質(zhì)量使用性能及其使用壽命有著決定性作用。從目前國內(nèi)路面施工的具體情況看,在一些施工方面,如施工工序、工藝管理以及施工材料取樣質(zhì)量鑒定等,都存在不少問題,這就不可避免地使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zhì)量不高,導致其早期有各種病害出現(xiàn)。由此來看,我們必須重視對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質(zhì)量控制,強化施工管理,從而使路面施工質(zhì)量不斷提高。下面就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zhì)量控制要點作簡要分析。
1 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攤鋪
1.1 鋪筑前要認真檢查基層質(zhì)量
當開始鋪筑瀝青混凝土路面之前,必須認真檢查基層質(zhì)量情況,特別是在基層之中粗骨料較為聚集的區(qū)域松散比較容易出現(xiàn),發(fā)現(xiàn)這樣問題,必須處理好后才可開展鋪筑。具體處理措施:若松散比較嚴重,就應整體挖起這片區(qū)域,再將基層料重新填筑,并將其壓實后再灑水,使其表面水分充足有保證,再將透層油以及粘層油灑上。若松散不嚴重就僅將松散區(qū)域刨出來掃凈,然后再將透層油以及粘層油灑上。當攤鋪機即將到達該施工地點,可以人工方式對瀝青混合料進行換填,再壓實后攤鋪。
1.2 瀝青面層的鋪筑
松鋪的具體厚度依照試驗階段所確立的松鋪系數(shù)來確定,當攤鋪機在基層啟動之時熨平板與平衡梁后滑靴下要將松鋪厚度相等的木板墊上,而且當啟動的之際,攤鋪機應逐漸從零開始加速,這樣就可能最大限度地克服掉由于阻力過大而導致的面層橫向波浪出現(xiàn)。運料車與攤鋪機之間的距離應在10~30 cm之間,當運料車以空擋停車后應由攤鋪機主動推其前行。螺旋布料器應在整個攤鋪過程保持均衡并把混合料向兩邊均勻地提供,避免出現(xiàn)因快慢不均導致供料不均勻以及粗細料之間發(fā)生離析等情況出現(xiàn)。若下雨在攤鋪過程中出現(xiàn),就必須將施工終止,同時要處理好那些尚且未壓實成型的剩余混合料。當混合料被雨淋過的必須廢棄。對于那些有著不規(guī)則的外形、不同的路面厚度以及空間受限和構(gòu)造物接頭等無法使用攤鋪機作業(yè)的區(qū)域,必須征求工程監(jiān)理的允許帶可以人工進行攤鋪。當路面實施攤鋪機攤鋪之時,應把方向機器關(guān)鍵調(diào)整好,同時需要操作人員精力集中地細心進行作業(yè)。
2 碾壓瀝青混凝土路面
2.1 初壓階段
當結(jié)束公路攤鋪之后,便可展開初壓工作,必須對初壓的長度嚴格控制,為確保瀝青熱量不流失必須做到高效和迅速。通常初壓時可選擇鋼輪壓路機進行1~2次的靜壓,使路面的基本水平有初步保證。當開展碾壓時,必須確保由外至內(nèi),循序漸進的向前、向內(nèi)碾壓的機走路線。當遇到比較高的路面,則應按照從低至高實施碾壓。遇到有坡的地方也應按照從低至高實施碾壓。完成初壓之后,必須將路面碾壓的強度、有無路拱等問題安排專人來檢查,當發(fā)現(xiàn)比較大的質(zhì)量問題,就要及時做彌補重壓,從而使初壓效果有保證。
2.2 復壓
復壓應在結(jié)束初壓后馬上進行并必須一次性地完成,確保不重壓。這要求我們應將碾壓路線盡量壓縮,通常要控制在60~80 m之內(nèi)。如果屬于組合型號的壓路機,就必須檢查全部壓路機的振幅,使碾壓效果和路面的平整性有可靠保證。重型輪胎壓路機為密級配瀝青混凝土的最佳碾壓器械,如此才能讓碾壓強度有保障。這要求壓路機的質(zhì)量在25 t以上并且每一個輪胎壓力在15 kN以上。如果質(zhì)量沒有達標就需要裝載重物到達標為止。當閑置時,必須保證輪胎的充氣壓力在0.5 MPa以上,受熱后充氣壓力在0.6 MPa以上,并要求所有輪胎保持一致的氣壓,必須相比鄰近碾壓帶要重疊1/3~1/2,且有達標的強度。如果大粒徑的粗集料為混合料里主體,則最好采用振動壓路機來復壓。如果瀝青路面在3 mm以下,就不能運用振動壓路機進行碾壓,相比鄰近碾壓帶應重疊10~20 cm。
3 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接縫
3.1 縱向接縫
當縱向接縫出現(xiàn)在攤鋪過程中應采取熱接縫進行處理,要將前一臺攤鋪機的混合料勻出10~20 cm左右,以便在以后的高程基面作業(yè)應用,然后采取跨縫碾壓的方式清除掉接縫的痕跡。若屬于比較特殊的施工情況,冷接縫處理為最好。這個時候應增設(shè)擋板或者切刀進行處理,或者當處于未冷卻的狀態(tài)則可將邊上多余部分以鎬刨除,冷卻后不能再繼續(xù)進行切割。
3.2 橫向接縫
應以垂直平接法來處理一級公路的橫向接縫,對于別的級別的接縫采取自然碾壓即可。若瀝青比較厚則可以階梯型方式進行嘗試。對于比鄰上下層的橫向接縫要必須把1 m左右的錯位留出來。斜接法適用中、下層的接縫,而采用垂直平接法適合上層。當進行接縫處理之時,必須將預熱工作在已碾壓完的部分做好預熱工作,如此就可促進混合料粘性的提高。
總之,由于瀝青路面得到廣泛的應用,為了促進施工質(zhì)量的提高,就需要我們把質(zhì)量檢測體系制定出來,全程控制瀝青材料的質(zhì)量,從而促進瀝青路面施工質(zhì)量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 郭大進,沙愛民,孫建華,等.運用紅外熱像儀改善瀝青混合料溫度離析效果的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0(5).
[2] 鹿中山,楊樹萍.瀝青路面的施工質(zhì)量控制[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