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平
游戲教學以其生動活潑的形式、競賽性強等特點把增強體質、增進健康、促進體育運動技術的掌握和運動技能的提高等體育課教學目標完美結合起來,進而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游戲氛圍中緩解壓力,提高身體的各項機能,達到提高身體綜合素質的目的。那么,該如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開展游戲教學呢?
一、設計具有一定意義的體育游戲
1. 符合中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
中學生神經系統(tǒng)正處于興奮與抑制不均衡的階段,容易出現(xiàn)注意力穩(wěn)定性差、代謝過程旺盛、易于疲勞也易于恢復等問題。而這一階段他們的心理特征則是:精力充沛,情緒爆發(fā)比較快。中學生對新異事物容易產生興趣,對感興趣的事物總是優(yōu)先注意并存在向往心理,而在進行自身感興趣的活動和練習時,他們會發(fā)揮出超常的運動能力,也會加快運動技能的形成過程。所以教師在設計游戲的時候,要根據游戲本身的競賽性,選擇新穎的、內容豐富的、形式多樣的,且刺激性比較強的事物來引入教學。
2.設計的游戲要集健身、娛樂、教育于一體
體育游戲是以身體運動為表現(xiàn)形式的,游戲的具體內容與形式是可以預先設計的,它同時也是一種綜合性很強的體育手段,因此可以比較全面地鍛煉學生的身體。游戲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娛樂性,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將一些需要反復練習而本身又比較單調的基本技術動作安排于游戲之中, 以此激發(fā)學生練習的興趣, 提高教學效果。體育游戲的設計一定要為教學服務,要讓學生在游戲中學會合作和交往。同時,體育游戲應該具有一定的教育作用,以鍛煉學生的注意力和智力為目的,讓學生能夠在游戲中深刻理解團隊精神及同伴之間相互協(xié)作的重要性,從而使他們學會團結、學會寬容、學會相互鼓勵和幫助。
二、注意體育游戲的講解和示范
游戲講解、示范時教師要選擇合理的位置,使學生既能聽明白,又能看清楚。講解,最好就近游戲場地,整理好隊形,結合場地、器材,形象地進行講解。有些游戲不能在講解前就站成隊形,教師也必須保證學生聽得清、看得見。講解過程中教師應特別注意避免粗俗,防止無意中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心。復雜的游戲教師可以先講解重點,然后在游戲過程中結合具體的活動內容進行補充。在游戲中,在個別情況下游戲動作可讓學生示范,以此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提高學生獨立完成工作的能力。由于各種原因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錯誤動作及取巧行為,教師要及時強調游戲規(guī)則,進行重點提醒和警告。由于初中學生大多都具有較強的好勝心理,教師在游戲過程中可以把學生的競爭性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出來,提高學生的興奮度和積極性。
三、注意游戲的安全性
體育課是一門戶外運動課程,這就不得不強調安全問題了。任何游戲都必須防止意外事故的發(fā)生。這一點,教師應該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并相應地采取一些切實有效的措施。如:使用的場地要平坦、器材要牢固,發(fā)現(xiàn)問題要立即終止游戲等。另外,游戲的難度要根據年齡、性別、學生的個體差異等特點來確定,不能忽略游戲對象的體質、素質、技術水平等客觀因素。在從事運動量較大的游戲前,師生也同樣應該認真做好準備活動,以免發(fā)生關節(jié)扭傷和肌肉拉傷。游戲中要注意觀察幼兒體力的變化情況,科學合理地安排運動量。
四、注意游戲的公平性,給予有效評價
體育游戲勢必會涉及比賽,而比賽總有一定規(guī)則。規(guī)則的制定來自于教師,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以公平、公正的心態(tài)做出準確的評判。體育游戲教學的點評一般涉及以下幾個方面:學生的合作能力、體力情況、智力表現(xiàn)等。這個過程中,教師的點評要從宏觀上把握,以鼓勵為主,合理拓展游戲的外延,同時還要針對學生的各個方面來進行點評,所給出的點評語不僅要注意避免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心,還應該對學生有一定的激勵作用。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信心,還能溝通師生之間的感情,使教學變得有趣、有知且富含哲理。
五、注意游戲結束時的放松
體育課結束部分的主要任務是消除疲勞,促進學生自身身體技能盡快恢復,使學生能更快地從緊張狀態(tài)過渡到相對安靜的狀態(tài)。所以在游戲結束的時候,教師一定要注意開展一些融健康有趣、協(xié)調放松、輕松愉快為一體的放松活動,使學生的生理、心理得到放松,避免學生出現(xiàn)肌肉酸痛、情緒緊張等狀況。在教學中常見的放松游戲有:“韻律舞蹈”、“背人”、“鉆山洞”等。這些放松活動都可以使學生的心態(tài)慢慢緩和,使課程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游戲教學法不但可以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還可以有效地為學生減壓,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所以在游戲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游戲性質、學生情況、人數(shù)多少、游戲時間長短等設計出合理的游戲,讓全體師生可以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達到課程的教學目的,學到相關的知識。
(作者單位:江西石城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