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琴等
[摘要] 目的 分析昭通市各類疫苗預防接種異常反應(AEFI)的發(fā)生情況,評價各類疫苗的安全性和接種服務質(zhì)量。方法 通過全國AEFI監(jiān)測系統(tǒng)收集昭通市2013年報告的AEFI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學方法進行分析。結果全市報告56例AEFI,其中一般反應32例(57.14%),異常反應11例(19.64%),偶合癥3例(5.38%),心因性反應2例(3.57%),不明原因8例(14.29%)。報告發(fā)生不良反應的疫苗有8種,報告的總疑似異常反應發(fā)生率為1.7/10萬,以卡介苗的發(fā)生率最高。在報告的預防接種不良反應中,以發(fā)熱、接種部位紅腫硬結出現(xiàn)等表現(xiàn)最為常見。結論通過實際工作接觸發(fā)現(xiàn),發(fā)生AEFI的因素很多,要改進疫苗制備純度工藝,提高業(yè)務人員的自身綜合素質(zhì),嚴格掌握疫苗禁忌證,規(guī)范接種流程能減少AEFI的發(fā)生。增強公眾接種意識,從而提高全市預防接種水平。
[關鍵詞] 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分析;對策
[中圖分類號] R18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4)29-0093-03
The analysis on the surveillance of 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 in Zhaotong city,2013
MA Yuqin1 CAO Jianguo1 LI Shuxiang2 YANG Lu3
1.Outpatient Department,Zhaoto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in Yunnan Province,Zhaotong 657000,China;2. Bureau of Health of Ludian in Yunnan Province,Ludian 657100,China;3.Zhaotong City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in Yunnan Province, Zhaotong 657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EFI causing by various vaccines and evaluate the safety of vaccine in Zhaotong, in order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strategy for reducing the incidence rate of AEFI and inoculation of servicial quality. Methods The AEFI data in 2013 were collected through the monitoring control system for AEFI in Zhaotong. The descriptive methodology is used in this study. Results The 56 AEFI cases were reported including 32 cases with general reaction(57.14%),11 cases with abnormal reaction (19.64%),3 cases with coincidental reaction (5.38%), 2 cases with psychogenic reaction (3.57%) and 8 cases with unknown reasons(14.29%). Adverse reactions were induced by 8 vaccines, and the total rate of suspected AEFI was 0.017‰ especially the BCG. The most commonly reported adverse events were fever, local reaction and partly callosity. Conclusion There are many factors of AEFI in practical works,and we should prepare purity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staff's comprehensive quality, strictly control of various vaccines pre-vaccine contraindication. The standard vaccination process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EFI. To enhance the public's awareness of vacaination,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 city's vaccination.
[Key words] Vaccination; 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Analysis;Strategy
隨著現(xiàn)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壽命得以延長,可各種傳染病卻相應地增加。在計劃生育工作取得很大成績后,不管是農(nóng)村或城市,人們更加重視生命健康,特別是兒童,所以預防接種疫苗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普及。如今疫苗生物技術日新月異,疫苗種類和數(shù)量日益增多,每個人的身心健康狀況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接種疫苗后發(fā)生不良反應情況也存在差異;預防知識教育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在自我保護意識加強,在關注疫苗接種效果的同時,也擔心接種帶來的異常反應。進行預防接種不良反應監(jiān)測,對各種疫苗接種進行客觀評價意義重大。本研究通過對2013年全市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jiān)測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采取相應措施,降低AEFI的發(fā)生率。endprint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3云南省昭通市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AEFI病例。
1.2 方法
參照衛(wèi)生部《全國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jiān)測方案(試行)》關于AEFI的定義與分類[1],按發(fā)生的原因不同分為:①不良反應(包括一般反應和異常反應);②疫苗質(zhì)量事故反應;③接種事故;④心因性反應;⑤偶合癥等5種。每種特定疫苗的報告發(fā)生率由上報的AEFI數(shù)與該疫苗接種人數(shù)而得到。
1.3統(tǒng)計分析
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
2 結果
2.1 AEFI病例地區(qū)分布
2013年我市11個縣(區(qū))共報告56例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病例,其中有4個縣(36.36%)報告數(shù)<4例。
2.2 AEFI病例性別與年齡分布
在報告的56例AEFI中,男女性別比為1.15∶1(30/26)。<1 歲的有13例(其中2月齡有3例,3月齡有1例,4月齡4例,5月齡1例,6月齡3例,7月齡1例)占23.21%;1 歲3例,占5.36%;1.6~3 歲9例,占16.07%;4~6 歲5例,占8.93%;≥7 歲26例,占46.43%。
2.3 AEFI時間分布
在報告的56例AEFI中,全年各月均有案例報告,其中以3~9月份報告居多,占報告病例數(shù)的85.56%。報告病例最多的為9月份,報告12例,占21.43%;12月份最少,僅1例。
2.4 AEFI反應類型
在報告的56例AEFI中,一般反應45例,占80.36%;異常反應4例,占7.14%;偶合癥3例,占5.36%;心因性反應2例,占3.57%;不明原因2例,占3.57%。
2.5 AEFI的癥狀及臨床診斷
在報告的56例AEFI中,發(fā)熱19例,占33.93%;局部紅腫16例,占28.57%;局部硬結11例,占19.64%;過敏性皮疹4例,占7.14%;淋巴結炎1例,占1.79%;暈針1例,占1.79%;其他2例,占3.57%。
2.6 AEFI病例發(fā)病時間間隔分布
在報告的56例AEFI中,接種后1 d內(nèi)發(fā)生27例,占48.21%;接種后2~3 d發(fā)生12例,占21.43%;接種后4~7 d發(fā)生8例,占14.29%;接種8~14 d發(fā)生3例,占5.36%;接種后15 d發(fā)生6例,占10.71%,見表1。
表1 2013年昭通市AEFI病例發(fā)病間隔分布(×10-2)
2.7各種疫苗AEFI報告發(fā)生率
報告發(fā)生反應的疫苗品種共8種,累計報告接種總劑次3 175 383次,計算各種疫苗的總疑似異常發(fā)生率為1.76。其中各類疫苗中的一般反應、異常反應、偶合性、心因性和不明原因反應分別為1.42/10萬、0.13/10萬、0.09/10萬、0.06/10萬和0.06/10萬。接種卡介苗出現(xiàn)AEFI的發(fā)生率最高為6.30/10萬,其次為Hib為5.45/10萬,見表2。
2.8 AEFI轉(zhuǎn)歸
在報告的56例AEFI中,治愈46例,占82.14%;好轉(zhuǎn)8例,占14.29%;2例不詳占3.57%。
3 討論
為預防和控制各種傳染病,國家擴大免疫規(guī)劃(EPI)[2]范圍,接種疫苗種類增多,受種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可能性也不斷增加??捎靡呙珙A防的傳染病種類漸漸增加,甚至少數(shù)傳染病已得到基本消除或消滅,人們對疫苗接種后的預防效果慢慢加以肯定,同時也對其負面影響給予更多關注。2013年昭通市AEFI檢測體系表明,全市11縣(區(qū))預防接種工作運行狀況良好,未發(fā)生重大差錯事件和疫苗質(zhì)量事故。全年報告的56例AEFI病例中,以一般反應為主,計45例,占報告的80.36%。按時間分布以9月份最多,報告12例,占全年報告的21.43%,與國內(nèi)有關文獻報道相似[3]。低年齡組<1歲13例,占23.21%,分析原因顯示,此年齡段兒童除開展國家免疫基礎外,主要為2、4、6月齡注射云南省玉溪沃森西林瓶包裝Hib疫苗,1天內(nèi)引起發(fā)熱、局部紅腫硬等一般反應,而“易填充”包裝很少出現(xiàn)?!?歲年齡組反應最多為27例,占48.21%,主要由于9月份開展麻疹強化控制策略實施[3]和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有關。AEFI報告系統(tǒng)顯示麻疹疫苗接種后AEFI病例增多現(xiàn)象,同時也說明AEFI監(jiān)測系統(tǒng)在昭通市11縣(區(qū))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運轉(zhuǎn)良好,靈敏性高。WHO統(tǒng)計顯示,已經(jīng)建立或正在建立疫苗不良反應事件檢測系統(tǒng)的國家由2001年的53.4%提高到2004年的68.2%[4]。
臨床癥狀中,以一般反應為主,占71.43%,其中注射Hib后1~2 d內(nèi)注射部位紅腫、全身中度發(fā)熱最為明顯,這可能與疫苗的西林瓶稀釋均勻度和個體差異所致,與國內(nèi)有關文獻報道接近[5]。由于檢測系統(tǒng)對輕微的一般反應不要求進行報告,因此檢測系統(tǒng)報告一般反應的例數(shù)不能代表一般反應的實際水平。
卡介苗的有效接種對預防和減少兒童結核病,尤其是對預防結核性腦炎和粟粒性肺結核具有一定效果,是結核病控制措施之一[6]。然而近年來因接種卡介苗引起的不良反應增多,卡介苗接種存在較大的風險[7]。據(jù)有關資料報道卡介苗不良反應增多,絕大多數(shù)(90%以上)是由疫苗本身固有特殊性引起的一般反應,嚴重不良反應或并發(fā)癥極少見,僅為0.57%。資料顯示,新生兒接種卡介苗12周后卡痕率約95.19%,陽轉(zhuǎn)率約97.23%[8],陽轉(zhuǎn)率高,預防性好,安全可靠。
昭通市AEFI檢測總體上各項工作指標達到標準要求,但還需完善預防接種門診疫苗的宣傳、動畫視頻和宣傳欄,應加大醫(yī)護藥房解釋告知力度。檢測方法大多為被動,主動監(jiān)測開展少,存在報告局限性,臨床醫(yī)生首診報告制度尚未建立,存在一定漏報的可能性。上報案例還需在確保數(shù)據(jù)及時完整、真實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這樣才能對開展疫苗安全性評價做出有效的判斷。為不斷完善預防接種工作和提高預防效果,還應針對預防接種工作者加強理論培訓和技能培訓,將人員能力建設定為首要任務和工作重點,制定合理的培訓計劃,使新進員工盡快熟悉預防接種工作專業(yè)技能,成為預防接種隊伍中的業(yè)務骨干。針對市區(qū)存在的工作人員老齡化、非醫(yī)學專業(yè)比例較高的問題,應注重因材施教,充分利用繼續(xù)教育和年度考核培訓等機會,提高其業(yè)務能力。對于確實不能勝任的,應實施轉(zhuǎn)崗分流制度,以保證切實提高預防接種人員隊伍的業(yè)務素質(zhì),保證預防接種工作質(zhì)量[9]。另外在實際工作中常常會遇到很多與疫苗及疫苗接種有關的疑點,處理不當不僅貽誤病情,而且會給嬰幼兒及兒童帶來負面的影響,因此預防接種機構應積極與附近醫(yī)院建立、建全溝通應對機制,及時正確處理預防接種異常反應。
[參考文獻]
[1] 衛(wèi)生部. 全國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jiān)測方案(試行)[S].2010.
[2] 歐陽琳. 云南省免疫規(guī)劃簡明手冊[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123-127.
[3] 武文娣,劉大衛(wèi),李克莉,等. 中國2010年含麻疹成分疫苗強化免疫活動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jiān)測分析[J]. 中國疫苗和免疫,2012,(5):402-407.
[4] 陳秀麗,龔海平,王榮,等. 連云港市162例預防接種不良反應監(jiān)測分析[J]. 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雜志,2009,36(5):955-970.
[5] 馬福寶,刁連東,湯奮揚. 江蘇省預防接種反應報告系統(tǒng)的建立與評價[J]. 中國計劃免疫雜志,2004,10(1):49-51.
[6] 吳逢波,徐珽,陳澤蓮,等. 幼兒接種卡介苗不良反應的臨床特征及相關因素分析[J]. 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08, 28(3):250-251.
[7] 潘家國,許衛(wèi)國,孫照平,等. 300例BCG接種后淋巴結及接種局部異常反應和處理[J]. 中國防癆雜志,2007, 29(1):34-36.
[8] 胡京坤. 新生兒接種卡介苗后疤痕與結核菌素反應之間關系[J]. 中國防癆雜志,2010,32(8):475-476.
[9] 廖曉偉. 瑞安市預防接種工作人員現(xiàn)狀調(diào)查[J]. 上海預防醫(yī)學雜志,2010,22(3):142.
(收稿日期:2014-06-03)endprint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3云南省昭通市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AEFI病例。
1.2 方法
參照衛(wèi)生部《全國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jiān)測方案(試行)》關于AEFI的定義與分類[1],按發(fā)生的原因不同分為:①不良反應(包括一般反應和異常反應);②疫苗質(zhì)量事故反應;③接種事故;④心因性反應;⑤偶合癥等5種。每種特定疫苗的報告發(fā)生率由上報的AEFI數(shù)與該疫苗接種人數(shù)而得到。
1.3統(tǒng)計分析
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
2 結果
2.1 AEFI病例地區(qū)分布
2013年我市11個縣(區(qū))共報告56例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病例,其中有4個縣(36.36%)報告數(shù)<4例。
2.2 AEFI病例性別與年齡分布
在報告的56例AEFI中,男女性別比為1.15∶1(30/26)。<1 歲的有13例(其中2月齡有3例,3月齡有1例,4月齡4例,5月齡1例,6月齡3例,7月齡1例)占23.21%;1 歲3例,占5.36%;1.6~3 歲9例,占16.07%;4~6 歲5例,占8.93%;≥7 歲26例,占46.43%。
2.3 AEFI時間分布
在報告的56例AEFI中,全年各月均有案例報告,其中以3~9月份報告居多,占報告病例數(shù)的85.56%。報告病例最多的為9月份,報告12例,占21.43%;12月份最少,僅1例。
2.4 AEFI反應類型
在報告的56例AEFI中,一般反應45例,占80.36%;異常反應4例,占7.14%;偶合癥3例,占5.36%;心因性反應2例,占3.57%;不明原因2例,占3.57%。
2.5 AEFI的癥狀及臨床診斷
在報告的56例AEFI中,發(fā)熱19例,占33.93%;局部紅腫16例,占28.57%;局部硬結11例,占19.64%;過敏性皮疹4例,占7.14%;淋巴結炎1例,占1.79%;暈針1例,占1.79%;其他2例,占3.57%。
2.6 AEFI病例發(fā)病時間間隔分布
在報告的56例AEFI中,接種后1 d內(nèi)發(fā)生27例,占48.21%;接種后2~3 d發(fā)生12例,占21.43%;接種后4~7 d發(fā)生8例,占14.29%;接種8~14 d發(fā)生3例,占5.36%;接種后15 d發(fā)生6例,占10.71%,見表1。
表1 2013年昭通市AEFI病例發(fā)病間隔分布(×10-2)
2.7各種疫苗AEFI報告發(fā)生率
報告發(fā)生反應的疫苗品種共8種,累計報告接種總劑次3 175 383次,計算各種疫苗的總疑似異常發(fā)生率為1.76。其中各類疫苗中的一般反應、異常反應、偶合性、心因性和不明原因反應分別為1.42/10萬、0.13/10萬、0.09/10萬、0.06/10萬和0.06/10萬。接種卡介苗出現(xiàn)AEFI的發(fā)生率最高為6.30/10萬,其次為Hib為5.45/10萬,見表2。
2.8 AEFI轉(zhuǎn)歸
在報告的56例AEFI中,治愈46例,占82.14%;好轉(zhuǎn)8例,占14.29%;2例不詳占3.57%。
3 討論
為預防和控制各種傳染病,國家擴大免疫規(guī)劃(EPI)[2]范圍,接種疫苗種類增多,受種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可能性也不斷增加。可用疫苗預防的傳染病種類漸漸增加,甚至少數(shù)傳染病已得到基本消除或消滅,人們對疫苗接種后的預防效果慢慢加以肯定,同時也對其負面影響給予更多關注。2013年昭通市AEFI檢測體系表明,全市11縣(區(qū))預防接種工作運行狀況良好,未發(fā)生重大差錯事件和疫苗質(zhì)量事故。全年報告的56例AEFI病例中,以一般反應為主,計45例,占報告的80.36%。按時間分布以9月份最多,報告12例,占全年報告的21.43%,與國內(nèi)有關文獻報道相似[3]。低年齡組<1歲13例,占23.21%,分析原因顯示,此年齡段兒童除開展國家免疫基礎外,主要為2、4、6月齡注射云南省玉溪沃森西林瓶包裝Hib疫苗,1天內(nèi)引起發(fā)熱、局部紅腫硬等一般反應,而“易填充”包裝很少出現(xiàn)?!?歲年齡組反應最多為27例,占48.21%,主要由于9月份開展麻疹強化控制策略實施[3]和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有關。AEFI報告系統(tǒng)顯示麻疹疫苗接種后AEFI病例增多現(xiàn)象,同時也說明AEFI監(jiān)測系統(tǒng)在昭通市11縣(區(qū))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運轉(zhuǎn)良好,靈敏性高。WHO統(tǒng)計顯示,已經(jīng)建立或正在建立疫苗不良反應事件檢測系統(tǒng)的國家由2001年的53.4%提高到2004年的68.2%[4]。
臨床癥狀中,以一般反應為主,占71.43%,其中注射Hib后1~2 d內(nèi)注射部位紅腫、全身中度發(fā)熱最為明顯,這可能與疫苗的西林瓶稀釋均勻度和個體差異所致,與國內(nèi)有關文獻報道接近[5]。由于檢測系統(tǒng)對輕微的一般反應不要求進行報告,因此檢測系統(tǒng)報告一般反應的例數(shù)不能代表一般反應的實際水平。
卡介苗的有效接種對預防和減少兒童結核病,尤其是對預防結核性腦炎和粟粒性肺結核具有一定效果,是結核病控制措施之一[6]。然而近年來因接種卡介苗引起的不良反應增多,卡介苗接種存在較大的風險[7]。據(jù)有關資料報道卡介苗不良反應增多,絕大多數(shù)(90%以上)是由疫苗本身固有特殊性引起的一般反應,嚴重不良反應或并發(fā)癥極少見,僅為0.57%。資料顯示,新生兒接種卡介苗12周后卡痕率約95.19%,陽轉(zhuǎn)率約97.23%[8],陽轉(zhuǎn)率高,預防性好,安全可靠。
昭通市AEFI檢測總體上各項工作指標達到標準要求,但還需完善預防接種門診疫苗的宣傳、動畫視頻和宣傳欄,應加大醫(yī)護藥房解釋告知力度。檢測方法大多為被動,主動監(jiān)測開展少,存在報告局限性,臨床醫(yī)生首診報告制度尚未建立,存在一定漏報的可能性。上報案例還需在確保數(shù)據(jù)及時完整、真實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這樣才能對開展疫苗安全性評價做出有效的判斷。為不斷完善預防接種工作和提高預防效果,還應針對預防接種工作者加強理論培訓和技能培訓,將人員能力建設定為首要任務和工作重點,制定合理的培訓計劃,使新進員工盡快熟悉預防接種工作專業(yè)技能,成為預防接種隊伍中的業(yè)務骨干。針對市區(qū)存在的工作人員老齡化、非醫(yī)學專業(yè)比例較高的問題,應注重因材施教,充分利用繼續(xù)教育和年度考核培訓等機會,提高其業(yè)務能力。對于確實不能勝任的,應實施轉(zhuǎn)崗分流制度,以保證切實提高預防接種人員隊伍的業(yè)務素質(zhì),保證預防接種工作質(zhì)量[9]。另外在實際工作中常常會遇到很多與疫苗及疫苗接種有關的疑點,處理不當不僅貽誤病情,而且會給嬰幼兒及兒童帶來負面的影響,因此預防接種機構應積極與附近醫(yī)院建立、建全溝通應對機制,及時正確處理預防接種異常反應。
[參考文獻]
[1] 衛(wèi)生部. 全國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jiān)測方案(試行)[S].2010.
[2] 歐陽琳. 云南省免疫規(guī)劃簡明手冊[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123-127.
[3] 武文娣,劉大衛(wèi),李克莉,等. 中國2010年含麻疹成分疫苗強化免疫活動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jiān)測分析[J]. 中國疫苗和免疫,2012,(5):402-407.
[4] 陳秀麗,龔海平,王榮,等. 連云港市162例預防接種不良反應監(jiān)測分析[J]. 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雜志,2009,36(5):955-970.
[5] 馬福寶,刁連東,湯奮揚. 江蘇省預防接種反應報告系統(tǒng)的建立與評價[J]. 中國計劃免疫雜志,2004,10(1):49-51.
[6] 吳逢波,徐珽,陳澤蓮,等. 幼兒接種卡介苗不良反應的臨床特征及相關因素分析[J]. 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08, 28(3):250-251.
[7] 潘家國,許衛(wèi)國,孫照平,等. 300例BCG接種后淋巴結及接種局部異常反應和處理[J]. 中國防癆雜志,2007, 29(1):34-36.
[8] 胡京坤. 新生兒接種卡介苗后疤痕與結核菌素反應之間關系[J]. 中國防癆雜志,2010,32(8):475-476.
[9] 廖曉偉. 瑞安市預防接種工作人員現(xiàn)狀調(diào)查[J]. 上海預防醫(yī)學雜志,2010,22(3):142.
(收稿日期:2014-06-03)endprint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3云南省昭通市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AEFI病例。
1.2 方法
參照衛(wèi)生部《全國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jiān)測方案(試行)》關于AEFI的定義與分類[1],按發(fā)生的原因不同分為:①不良反應(包括一般反應和異常反應);②疫苗質(zhì)量事故反應;③接種事故;④心因性反應;⑤偶合癥等5種。每種特定疫苗的報告發(fā)生率由上報的AEFI數(shù)與該疫苗接種人數(shù)而得到。
1.3統(tǒng)計分析
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
2 結果
2.1 AEFI病例地區(qū)分布
2013年我市11個縣(區(qū))共報告56例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病例,其中有4個縣(36.36%)報告數(shù)<4例。
2.2 AEFI病例性別與年齡分布
在報告的56例AEFI中,男女性別比為1.15∶1(30/26)。<1 歲的有13例(其中2月齡有3例,3月齡有1例,4月齡4例,5月齡1例,6月齡3例,7月齡1例)占23.21%;1 歲3例,占5.36%;1.6~3 歲9例,占16.07%;4~6 歲5例,占8.93%;≥7 歲26例,占46.43%。
2.3 AEFI時間分布
在報告的56例AEFI中,全年各月均有案例報告,其中以3~9月份報告居多,占報告病例數(shù)的85.56%。報告病例最多的為9月份,報告12例,占21.43%;12月份最少,僅1例。
2.4 AEFI反應類型
在報告的56例AEFI中,一般反應45例,占80.36%;異常反應4例,占7.14%;偶合癥3例,占5.36%;心因性反應2例,占3.57%;不明原因2例,占3.57%。
2.5 AEFI的癥狀及臨床診斷
在報告的56例AEFI中,發(fā)熱19例,占33.93%;局部紅腫16例,占28.57%;局部硬結11例,占19.64%;過敏性皮疹4例,占7.14%;淋巴結炎1例,占1.79%;暈針1例,占1.79%;其他2例,占3.57%。
2.6 AEFI病例發(fā)病時間間隔分布
在報告的56例AEFI中,接種后1 d內(nèi)發(fā)生27例,占48.21%;接種后2~3 d發(fā)生12例,占21.43%;接種后4~7 d發(fā)生8例,占14.29%;接種8~14 d發(fā)生3例,占5.36%;接種后15 d發(fā)生6例,占10.71%,見表1。
表1 2013年昭通市AEFI病例發(fā)病間隔分布(×10-2)
2.7各種疫苗AEFI報告發(fā)生率
報告發(fā)生反應的疫苗品種共8種,累計報告接種總劑次3 175 383次,計算各種疫苗的總疑似異常發(fā)生率為1.76。其中各類疫苗中的一般反應、異常反應、偶合性、心因性和不明原因反應分別為1.42/10萬、0.13/10萬、0.09/10萬、0.06/10萬和0.06/10萬。接種卡介苗出現(xiàn)AEFI的發(fā)生率最高為6.30/10萬,其次為Hib為5.45/10萬,見表2。
2.8 AEFI轉(zhuǎn)歸
在報告的56例AEFI中,治愈46例,占82.14%;好轉(zhuǎn)8例,占14.29%;2例不詳占3.57%。
3 討論
為預防和控制各種傳染病,國家擴大免疫規(guī)劃(EPI)[2]范圍,接種疫苗種類增多,受種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可能性也不斷增加。可用疫苗預防的傳染病種類漸漸增加,甚至少數(shù)傳染病已得到基本消除或消滅,人們對疫苗接種后的預防效果慢慢加以肯定,同時也對其負面影響給予更多關注。2013年昭通市AEFI檢測體系表明,全市11縣(區(qū))預防接種工作運行狀況良好,未發(fā)生重大差錯事件和疫苗質(zhì)量事故。全年報告的56例AEFI病例中,以一般反應為主,計45例,占報告的80.36%。按時間分布以9月份最多,報告12例,占全年報告的21.43%,與國內(nèi)有關文獻報道相似[3]。低年齡組<1歲13例,占23.21%,分析原因顯示,此年齡段兒童除開展國家免疫基礎外,主要為2、4、6月齡注射云南省玉溪沃森西林瓶包裝Hib疫苗,1天內(nèi)引起發(fā)熱、局部紅腫硬等一般反應,而“易填充”包裝很少出現(xiàn)?!?歲年齡組反應最多為27例,占48.21%,主要由于9月份開展麻疹強化控制策略實施[3]和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有關。AEFI報告系統(tǒng)顯示麻疹疫苗接種后AEFI病例增多現(xiàn)象,同時也說明AEFI監(jiān)測系統(tǒng)在昭通市11縣(區(qū))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運轉(zhuǎn)良好,靈敏性高。WHO統(tǒng)計顯示,已經(jīng)建立或正在建立疫苗不良反應事件檢測系統(tǒng)的國家由2001年的53.4%提高到2004年的68.2%[4]。
臨床癥狀中,以一般反應為主,占71.43%,其中注射Hib后1~2 d內(nèi)注射部位紅腫、全身中度發(fā)熱最為明顯,這可能與疫苗的西林瓶稀釋均勻度和個體差異所致,與國內(nèi)有關文獻報道接近[5]。由于檢測系統(tǒng)對輕微的一般反應不要求進行報告,因此檢測系統(tǒng)報告一般反應的例數(shù)不能代表一般反應的實際水平。
卡介苗的有效接種對預防和減少兒童結核病,尤其是對預防結核性腦炎和粟粒性肺結核具有一定效果,是結核病控制措施之一[6]。然而近年來因接種卡介苗引起的不良反應增多,卡介苗接種存在較大的風險[7]。據(jù)有關資料報道卡介苗不良反應增多,絕大多數(shù)(90%以上)是由疫苗本身固有特殊性引起的一般反應,嚴重不良反應或并發(fā)癥極少見,僅為0.57%。資料顯示,新生兒接種卡介苗12周后卡痕率約95.19%,陽轉(zhuǎn)率約97.23%[8],陽轉(zhuǎn)率高,預防性好,安全可靠。
昭通市AEFI檢測總體上各項工作指標達到標準要求,但還需完善預防接種門診疫苗的宣傳、動畫視頻和宣傳欄,應加大醫(yī)護藥房解釋告知力度。檢測方法大多為被動,主動監(jiān)測開展少,存在報告局限性,臨床醫(yī)生首診報告制度尚未建立,存在一定漏報的可能性。上報案例還需在確保數(shù)據(jù)及時完整、真實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這樣才能對開展疫苗安全性評價做出有效的判斷。為不斷完善預防接種工作和提高預防效果,還應針對預防接種工作者加強理論培訓和技能培訓,將人員能力建設定為首要任務和工作重點,制定合理的培訓計劃,使新進員工盡快熟悉預防接種工作專業(yè)技能,成為預防接種隊伍中的業(yè)務骨干。針對市區(qū)存在的工作人員老齡化、非醫(yī)學專業(yè)比例較高的問題,應注重因材施教,充分利用繼續(xù)教育和年度考核培訓等機會,提高其業(yè)務能力。對于確實不能勝任的,應實施轉(zhuǎn)崗分流制度,以保證切實提高預防接種人員隊伍的業(yè)務素質(zhì),保證預防接種工作質(zhì)量[9]。另外在實際工作中常常會遇到很多與疫苗及疫苗接種有關的疑點,處理不當不僅貽誤病情,而且會給嬰幼兒及兒童帶來負面的影響,因此預防接種機構應積極與附近醫(yī)院建立、建全溝通應對機制,及時正確處理預防接種異常反應。
[參考文獻]
[1] 衛(wèi)生部. 全國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jiān)測方案(試行)[S].2010.
[2] 歐陽琳. 云南省免疫規(guī)劃簡明手冊[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123-127.
[3] 武文娣,劉大衛(wèi),李克莉,等. 中國2010年含麻疹成分疫苗強化免疫活動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jiān)測分析[J]. 中國疫苗和免疫,2012,(5):402-407.
[4] 陳秀麗,龔海平,王榮,等. 連云港市162例預防接種不良反應監(jiān)測分析[J]. 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雜志,2009,36(5):955-970.
[5] 馬福寶,刁連東,湯奮揚. 江蘇省預防接種反應報告系統(tǒng)的建立與評價[J]. 中國計劃免疫雜志,2004,10(1):49-51.
[6] 吳逢波,徐珽,陳澤蓮,等. 幼兒接種卡介苗不良反應的臨床特征及相關因素分析[J]. 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08, 28(3):250-251.
[7] 潘家國,許衛(wèi)國,孫照平,等. 300例BCG接種后淋巴結及接種局部異常反應和處理[J]. 中國防癆雜志,2007, 29(1):34-36.
[8] 胡京坤. 新生兒接種卡介苗后疤痕與結核菌素反應之間關系[J]. 中國防癆雜志,2010,32(8):475-476.
[9] 廖曉偉. 瑞安市預防接種工作人員現(xiàn)狀調(diào)查[J]. 上海預防醫(yī)學雜志,2010,22(3):142.
(收稿日期:2014-06-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