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婕紓
摘 要:高等學校人才派遣制度作為一種靈活的用人機制,隨著高校人事制度的不斷改革發(fā)展,在中國高校中已興起。人才派遣制度的存在有其社會因素,但是在管理過程中對被派遣的高等學校教師造成了身份困惑、職業(yè)發(fā)展困惑和薪酬福利困惑。
關鍵詞:高等學校;人才派遣;現實困惑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28-0207-02
一、高校人才派遣制度的發(fā)展
2000年以后,隨著事業(yè)單位推行聘任制的開展,人才派遣制度開始在部分高等學校中實施,高校人才派遣用人制度與企業(yè)中“外包”概念類似。人才派遣也稱人才租賃,是指人才派遣機構根據用人單位的需要,把能滿足不同期限和完成不同任務標準的人才派遣到用人單位,并負責管理這些人才,完成由派遣而產生的所有事務性工作[1]。與人事代理制度的不同,人才派遣中“人”屬于人才派遣機構,被派遣人與派遣機構簽訂勞動合同,被派遣人與用人單位只是一種工作服務關系[2],而不存在隸屬關系。這一制度的實施使高校人才的分層分類管理得以實現,管理的分層分類必然導致管理的因人而異,因身份而異。雖然人才派遣制度對于高校本身有眾多優(yōu)勢,它可以降低高校用工成本和法律風險,可以讓高校人事管理部門從事務性工作中脫身而出,集中精力開展核心工作,也可以優(yōu)化高校用人結構,提高用人自主權,但是從被派遣教師角度出發(fā),面對人才派遣制度現狀,存在很多困惑。本文擬從身份困惑、職業(yè)發(fā)展困惑、薪酬福利困惑三方面進行分析。
二、高校人才派遣教師的現實困惑
1.身份困惑。在中國,高等學校作為準公益型事業(yè)單位,一直享受“終身制”的優(yōu)質待遇,是很多知識分子在擇業(yè)時的首選,但是面對高校逢進必考,編制緊縮的現狀,20世紀90年代以來,高校逐步采取了人事代理制度和人才派遣制度解決用人緊缺問題。于是,“鐵飯碗”對于很多編外教師并不是終身制的,尤其在人才派遣中,教師與第三方派遣機構簽訂合同,本質上并不屬于高校的一份子,這樣的現狀影響了高校教師的組織忠誠,歸屬感不足。面對終身制的優(yōu)勢,每年成千上萬人參加事業(yè)單位的公開招聘,為了就是走進體制內,真正成為一名高校教師,但是隨著2014年7月國務院《事業(yè)單位人事管理條例》的頒布,從法律層面規(guī)定事業(yè)單位應與工作人員簽訂聘用合同,并提出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要依法參加社會保險,面對如此重大的改革,過去的身份不同是否將成為歷史,今后是否能一視同仁,是困擾高校人才派遣教師的首要問題。
2.職業(yè)發(fā)展困惑。根據美國著名人力資源管理專家加里·德斯勒的職業(yè)生涯階段理論,職業(yè)生涯可以劃分為五個階段。高校教師由于學習年限較長,碩士研究生畢業(yè)參加工作時至少25歲,按照加里·德斯勒的理論,25~44歲屬于職業(yè)生涯的確立階段,也是大多數人職業(yè)生涯中的核心部分。在這一階段人們希望能夠找到合適的職業(yè),并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有助于在此職業(yè)中去的永久發(fā)展的各項活動中[3]。高校教師在這一年齡段也是在教學、科研、進修等方面最能夠創(chuàng)造價值和成就的時間,但是由于人才派遣教師的性質不同,很多單位有特殊規(guī)定,比如財務、人事、基建等部門不允許招聘人才派遣教師;還有一部分高校在學習進修等方面區(qū)別對待人才派遣教師,例如,有的學校規(guī)定人才派遣教師不允許脫產學習,不報銷出國學習、攻讀學位的費用等??梢?,高校種種的不平等條約給派遣教師的職業(yè)發(fā)展制造了重重阻礙。
另一方面,高校人才派遣教師職業(yè)發(fā)展大部分依然是遵循專業(yè)技術職稱序列,但是人才派遣的高校教師人事關系在人才派遣機構,職稱評定等專業(yè)技術職務晉升要通過政府管理部門的審核,很多派遣機構并沒有上述權限,人才派遣教師也沒有在政府管理部門備案,所以,人才派遣教師的職稱評聘只是一種校內行為,是一種“內部飯票”。這些在職業(yè)發(fā)展中的困惑和阻礙影響了高校人才派遣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3.薪酬福利困惑。目前,部分高校中尚未實現人才派遣教師與編制內教師的同工同酬,即使實現了同工同酬,但是扣除人才派遣教師每月繳納的“五險一金”費用,還是比在編教師工資水平低,這樣不僅導致人才派遣教師實際工資的減少,高校還要支付相應社保費用、派遣費和管理費。人才派遣制度一方面導致了被派遣教師薪酬低,另一方(下轉213頁)(上接207頁)面也加重高校財政負擔。而且,在取暖費、托費、科研獎勵、自建房分配等方面,人才派遣教師仍不能與正式在編職工享受同等待遇。在薪酬縱向水平比較上,根據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的薪酬管理課題組2014年7月發(fā)布的調查結果顯示,高校教師年收入10萬元以下的近五成,很多青年教師屬于月光一族[4]??梢姡瑢τ谛劫Y水平本就不高的高校教師,人才派遣教師薪水更要略低一籌。
三、高校人才派遣教師何去何從
面對當前形勢下高等學校人事制度隨著《事業(yè)單位人事管理條例》的深入改革,高校人才派遣教師制度必將逐步完善,現在所面臨的身份困惑、職業(yè)發(fā)展困惑以及薪酬待遇困惑都將隨著制度的完善而解決。在解決過程中,政府應該做好頂層設計,制度上把關,落實上監(jiān)督,財政上支持;各高校應該嚴格按照國家政策要求,突破重圍,切實解決高校人才派遣教師的諸多問題,為人才派遣教師“正名”,為人才派遣教師提供更加靈活多樣的職業(yè)發(fā)展通道,并且真正做到同工同酬,一視同仁;人才派遣機構要完善自身職能,加強業(yè)務服務水平,更好地為高等學校和派遣教師服務。
參考文獻:
[1] 張艷榮,閆惠林.人才派遣模式探析[J].河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6):44-46.
[2] 山鳴峰,李雙.從人事代理到人才派遣—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5,(11):57-60.
[3] 周文霞.職業(yè)生涯管理[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
[4] 近五成高校教師年薪不足10萬青年教師多月光[EB/OL].http://china.cnr.cn/ygxw/201407/t20140711_515828575.shtml.
[責任編輯 安世友]endprint